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零八回 兵锋 (第1/2页)
柱国眼中厉芒一闪:“魏忠贤作威作福,更胜刘瑾,岁,焉知他没有篡位夺权的野心?” 宋钟国愣了愣,突然哈哈大笑:“石社长果然好计,只是,此计能否成功,还在两可之间吧?即便此事成了,石社长以为,下一次会不会发生类似的事情的呢?” 石柱国抬头看了眼宋钟国这位辽东新秀,李彦既然没有出声喝止,可见对此人的说法,还是有些看法的。 至于宋钟国提到的,如何防止下一次发生类似的事情,作为华夏社的执行主编,大明仰天下之望的石柱国,自然不会没有思考。 “限制内监权力,重台谏,发展报刊民议,使政治清明,群小无所遁形,必能中兴我大明盛世……” “嘿嘿,果然是好办法!”宋钟国不停地冷笑,就连李彦也微微皱了皱眉头,石柱国的想法,未免也太理想化了。 宋钟国毫不客气地反问道:“既然如此,吾皇登基之初,东林诸人皆得到重用,所谓众正盈朝,不过如此。当彼时也,魏阉不过一小人,何以至今日,时局烂不堪,让一阉人掌握朝廷权柄,而众君子竟无丝毫反击之力?” 宋钟国的问题,隐隐直指问题的核心,不管是夏熙,还是石柱国,其实都已经想到那个答案,无非就是:魏阉蒙蔽今上,窃取了权柄。 然而,宋钟国的矛头所向,隐隐就是问题地本质:为何魏阉能够蒙蔽天启?为何蒙蔽了天启就能窃取权柄?这样地事情,以后是否能够避免? 李彦摆了摆手,没有就这个问题继续深入,在座的都不是一般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信念,想要在短时间里发生改变,也不太可能。 “进京以后。本官会在见到皇上以后。当面揭发魏忠贤地斑斑劣迹。我需要华夏社整理出具体、翔实地材料。以便于发难。为了增强发难地力度。在此之前。相关地材料。都要通过专刊地形式。在大江南北广泛发行。我想。皇上一定会通过一些途径去了解情况地。有了这个声势。魏忠贤想要蒙混过关。便不会那么容易。”李彦看着石柱国。开始安排此次进京地具体安排。 石柱国略一犹豫。微微点头:“华夏社一定竭尽全力。” 李彦点了点头:“此事。很关键。对于华夏社来说。也相当重要。” 李彦脸上微笑:“想当年。柱国你立志于华夏社。我们就曾讨论过报刊这个东西。存在地意义究竟是什么。宣传教化。维护正义。下情上达。上情下达。并且开创了一种言论自由地新环境。而现在。就是我们为了正义。为了自身地立场。而做出努力地时候。哪怕前途莫测。也需要一往无前。”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说得。不就是这个时候?” “柱国明白了?”石柱国欠身拱了拱手。脸上地神色渐渐变得无比简单。 李彦微微点了点头,他知道石柱国在这件事情上一定会全力配合,不过是出于两人的渊源也好,出于华夏系这个大群体地立场也好,还是石柱国本身的理念,他都不会怯于站出来的。 只不过,到了事情进一步发展的时候,他能够站在怎样的立场上,李彦就很难把握了,他多说这些,就是希望两人还能保留原来那种惺惺相惜的认同,哪怕是以后分道扬鏣,也不至于走到对立地那面去。 “另外有些事情,我们也是要做好准备的,人无害虎意、虎有伤人心,咱们这回是深入虎xue,不得不防,”李彦笑了笑,他地意图当然也不纯洁,可以说,此次进京,不管他用什么理由,以怎样的姿态,魏忠贤肯定是要将他看作大敌地。 当然,若是他能够主动示好,魏忠贤或许会乐于接纳,不过,李彦也懒得虚与委蛇,他与魏忠贤之间将要发生的,并非是一次普通地政治斗争,可以通过权谋来解决。他需要的,就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对决,影响越大越好。 “其一,华夏社立即撤出京城,撤回天津的厂区,在京的采集点,发行点,全部安排人手进行保护,华夏社搬到天津以后,哦,从现在开始,就着手整理材料,等一切安排妥当,立刻发起对魏阉的声讨,声势一定要大,我倒要看看,魏阉能不能堵住天下悠悠之口?”李彦目光扫过众人,信心十足地说道。 “其二,躲不是办法,咱们也不能做软弱可欺的 ,通知下去,各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