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二回 相迎 (第2/2页)
“是太白酒楼给好儿郎们送吃的……” “啊,怎么不早说?”前面的人赶紧让开,顺便拉着旁边那些没听到的:“大伙儿都让让啊,太白酒楼给好儿郎们送吃的了……” 这一位嗓门比较大,一声大吼,大伙儿就都听到了,连忙让开巷子口,让太白酒楼的人鱼贯而入。 有人就在旁边议论:“太白酒楼做得好,好儿郎千里迢迢,从辽东而来,是得好好品尝下咱们京城的美味,咱们可不能怠慢。” “是啊是啊!老夫别的不能,就是会做两双鞋子,这就回去搬了存货过来,”鞋铺的掌柜说道。 这个话头挑起来,大家都觉得不能光看,空着手不是个道理,一会儿功夫,巷子口就少了许多人,都回去拿东西了。 太白酒楼的金掌柜这会儿相当高兴,一时福至心灵,想来这么个办法,借着犒劳复辽军扬扬名,看起来效果不错。 不过,看到大家情真意切的样子,金掌柜也是被感动了,想想自个儿在京城做生意这么多年,当初广宁战败,辽西失守,京城里是人心惶惶,要不是李彦横空出世,力挽狂澜,这会儿建奴怕是就打到北京城来了。 虽然,明朝的人似乎都不认为建奴有打到京城来的实力,不过那个时候,是真的慌了。 现在好了,无敌的李彦和他的复辽军又在辽东打了胜仗,看来那个建奴是不足为惧了。 等到鞋店的掌柜让伙计挑了一担的鞋子来到巷子口,正好看到太白酒楼的人从里面出来,呼啦一下,大伙儿都围了上去,询问掌柜的看到了什么,复辽军的战士是不是都长得虎背熊腰,三头六臂。
大伙儿刚才明明是看过了复辽军的战士,不过说话的时候,还是喜欢夸大一些。 金掌柜的脸上又欣慰高兴又遗憾莫名,摇了摇头感慨道:“真仁义之师也!” 旁边的人都摸不着头脑:“俺们都知道复辽军是英勇之师、仁义之师,可掌柜的你说这句话是啥意思?” 金掌柜叹息道:“李大人说,他们复辽军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其中就有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军纪……” “啊,李大人不收?”旁边的人惊讶道。 “那些伙计还有你们带的饭菜呢?”有人发现金掌柜是一个人出来的。 有的人则不关心这些,大声叫道:“掌柜的,你见到李大人了?李大人长什么样的,是不是跟李左卫公差不多的美髯公?” “李大人才二十多岁,哪里来的美髯?”金掌柜笑了笑:“李大人说,饭菜都已经送来了,再拿回去就浪费了,大人考虑到酒楼的困难,就收下了那些饭菜,不过是按照酒楼里的价格给的钱,小的要给个折扣,李大人也不肯,李大人说,咱们这些人做点生意也不容易,平常交税养着他们这些当兵的,他已经很感激了,所以坚决不能占咱们的便宜,不但不要折扣,还给了送餐费,小的……小的……” 金掌柜说道最后,也哽咽着说不出话,其他人更是一片默然。 “咱交了税,原来是给好儿郎的,嘿嘿,”鞋铺的掌柜突然厚地笑了笑:“下回啊,再有收税的来,要多少俺都给。” “你傻啊!”金掌柜突然间大发雷霆:“那些收税的太监,收得再多,一分银子也到不了辽东,全给他们自己吞掉了,李大人在辽东,是自己经营的产业,朝廷就没给过……” 金掌柜突然僵在那里,大家也都愣这了,都没想到金掌柜的会突然情绪失控,说出这么一段话来。 人群中有个看热闹的书生突然冷冷一笑:“怎么不说了?你说的是事实,朝廷这些年,确实不给辽东银子了,辽东军是靠自己经营铁矿、盐场赚的钱维持军队,太监们收的那些银子,都孝敬他们九千岁呢!” “你是何人,竟然敢污蔑九千岁?”人群中突然有个尖细的嗓子叫了起来。 “宫里的太监?”大家纷纷扭头看向那个说话的人,面白无须,果然不是个男人! 那人很快发现情况不对,在人群中跌跌撞撞后退:“你们想干什么?你们敢污蔑九千岁,都给咱家等着吧……” 退出人群,那厮一溜烟地跑远了。 金掌柜猛一跺脚,叹息一声:“吾命休矣!” “怕什么,李大人不是说,你们交税给朝廷,他的军队就要保护你们的人身财产安全么?我们一起去找他好了!”说话的读书人排众而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