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工_第二三八回 工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三八回 工商 (第1/2页)

    营的整编,比预想中的要顺利很多,裁汰下来的兵)工程营,把总以上的军官,则给集中起来进行培训。

    工程营的待遇在事实上要比京营原先的情况更好一些,起码每个月的工钱都能足额发放,也比他们原先能领到的饷银多,何况工地上供应一日三顿,管够管饱,偶尔还能吃到荤腥,比之从前,好了不知多少。

    与运河疏浚工程不同,京通路、以及京津路的修造,虽然同样是由工部牵头组织,但是具体施工却是一家新成立的大明皇家工程社,该社由华夏商社、天津夏氏商社,以及几家大商号投资,工部出了一些人,按照辽南比较常见的股份制组建,实行商社式的管理。

    工部只要出钱,并对工程的质量进行监督,具体的施工组织,皆由北方工程社负责,实际上一个工程营的数千人,已经成为工程社聘用的员工,只是考虑到可能会引起争议,所以像这样的事情,采用的办法都是做而不说,秘而不宣。

    包括工部一些技术官吏,也让李彦给整到工程社,算是挂着官衔的工程技术人员。

    工程社中还包一些从原来的内监十二衙门派遣过去的太监,这些太监和内监的作坊,原本专门为皇室制造物品用具,如今李彦将这些内监衙门逐一清除,其中的太监也给分派到不同的商号、工坊和工程社。

    为了清理这些人员,裁撤监衙门,化解那些顽固分子的阻挠,李彦着手运作成立了一批以“皇家”命的商号、工坊和工程社,事实上些坊社都引进了许多民间资本,要是用后世的话来说,那就是“国有”还是“私营”,这些坊社介乎两者之间,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

    “皇家坊社”与过去不同的就是需要:负盈亏,宫内或者朝廷的需要都通过市场进行购买,眼下基本都是在这些坊社采购则扶持皇家坊社度过初期的发展;二则公开采办,容易遭到质。

    当然,公开采办将是发展的向李彦的授意下,夏熙整出了一份内宫采办的方法,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从有意提供商品的商家中,选择最优秀的了可以得到内宫的订单,还能够使用独有的“皇家”名称。

    夏熙曾经纵横商海到彦的这个办法,当时就很感慨:“若是当真能行些商号世家都会抢疯了,哪怕亏本,也愿意做。”

    李彦笑了笑道:“还是不要太过功利地好用这个名称授权。一来是给朝野有地人一个说法们总认为宫里用地东西。不能够随便采买事实上即便是宫里有那么些地内监作坊。很多东西还是从各地进贡上来地。期间花费几何。未必比采买更划算。品质也不见得就好了。咱们搞这个评比。选出最好地。给个皇家地牌子。当做贡品。那些人也没话说。”

    “不过更重要地。还是望藉此给民间地商家、作坊一个可靠地说法。鼓励民间发展工商业。所谓士农工商。应该四民并举。则我大明才能够长盛不衰!”

    “大人远见。怕是非一般人所能理解。此举却是商人之福!”夏熙感慨说道。

    “不仅是商人之福。所谓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工商业地发展。也会促进农业地发展。从而解决很多问题。”李彦希望夏熙能够帮助他实现一些事情。所以不厌其烦地向他叙述自己地想法。

    在新内阁体系之下。李彦虽然分管工部。但毕竟徐光启才算是真正地兵部尚书。有些事情。如果不取得徐光启地支持。李彦也不好直接插手工部地事情。

    夏熙在工部任职。有些事情就可以直接通过他来做。虽然说夏熙现在只挂了个营缮所大使地官衔。但是在李彦地支持下。实际权力并不小。

    “皇家的封号不能给得太多,一个行业就给一两个,而且还得控制发放的速度,开始可以多一点,而后一年两三个就行了,不能滥。不过可以趁着这个机会,给那些落选的也评评级,给个星号什么的,”李彦又跟夏熙讨论具体的做法。

    正如李彦和夏熙所想的那样,皇家封号和评级的消息一经传出,各地的商人闻风而动,这些商人都不是那种传统的游商,也就是通过货物贩卖赚钱的,他们中的很多都是在华夏工场的影响下,投资开办作坊、工场,有人因此聚敛了不少财富。

    第一次运作也说得清楚,是给内宫采购选择优质的用品,由各商家提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