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三章佳作传世 (第1/2页)
第五十三章佳作传世 上章说到王明因为县令李震的夸奖,意外的成为了现场的焦点,众人抱着各种想法的都有。 实际上王明在刘珂念自己的诗时,王明就已经在认真的来听了。认真来说那首《飞雪》的诗立意还是不 错的,只是文采有些欠缺,语言太过通俗。同时王明也在思考自己应该抄什么诗为好,王明听到要以一 物言志,赋诗一篇时,脑门里立即想起了唐朝黄巢的那首诗。 就是《菊花》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也是此时最能 够反应王明心中之志的诗,但是可惜场合不对,这是一首反诗,我们现在还不敢在外人面前表露自己的 野心。 王明谦虚的说道:“多谢县令大人夸奖,不过学生德才浅薄,没有什么出众的佳作,不过学生在游学的 途中到时听到一首不错的托物言志诗。若是各位同窗和先生不嫌弃的话,学生就当众念一念。” 众人听到王明这么说,下面顿时一片嗡嗡声,虽然声音比较小但是依王明的耳力还是知道他们都在说自 己厚颜无耻,竟拿别人的诗作来喧哗取众。 县令李震听到王明这么说,也有些失望,本来见王明独立特性,还以为王明是以为难得才子,谁知竟然 如此,但是又想到这可能是他的谦虚之言。于是就说到:“王秀才单说无妨,也让我们见识一下这首难 的诗作。” 王明见到李震这么相信自己,不仅有对他的评价又高了一些。也不推辞,王明就说道:“还请各位静一 静,认真听一听。”王明话刚落音,下面的嗡嗡声更大了,过了好大一会下面才总算静下来。 于是王明就接着说道:“名为《画菊》,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 落北风中。” 王明说过以后就闭口不言,这时台下一片寂静,众人都被这首诗的意境所吸引。 这首画菊诗与寻常赞扬菊花不俗不艳不媚不屈的诗不同,托物言志,深含诗人的抱负和追求。“花开不 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这两句咏菊诗,是人们对菊花的共识。菊花不与百花同时开放,她是不随 俗不媚时的高士。“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两句进一步写菊花宁愿枯死枝头,决不被北风 吹落,描绘了傲骨凌霜,孤傲绝俗的菊花,表示自己坚守高尚节cao。整首诗借物寓意,通过对菊花的描 写,赞扬了那些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隐士形象,押韵使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意思看似简单 明了,却蕴含着丰富的哲理,须细细品味,才能得其精髓。 这可以说是一首绝佳的诗篇,足以唱颂天下,名流千古,王明推脱是在游历天下的时候听到的,可是众 人却从来没有听说过这首诗。那么不言而喻这首诗就是王明自己做的,之前王明所说只不过是他的推托 之言,为了不过分打击在场其他人的积极性和自尊而已。瞬间王明的形象在众人之中高大起来了。 就连李震此时在听到王明的这首诗时,一时间也被震惊的说不出来话。虽然他之前就推断王明可能有些 文采,但是却没想到他竟然如此有才,就是自己一时间甚至就是一生也写不出如此的佳作,毕竟写诗与 做文章不同,他需要很高的天赋和灵性,不像文章仅仅需要渊博的知识。 但是李震虽然震惊,但是还有一些遗憾,因为他感觉王明已经隐隐约约的感觉到自己举办诗会的目的了 。借用这首诗来含蓄的拒绝自己可能的招揽,这首画菊,就是借以描绘菊花的傲骨凌霜,来表达自己的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隐士形象。 确实李震举办诗会不是没有缘由的,也不是仅仅为了催促沈平县的士子刻苦读书,以捞取政绩的,他还 还有很深的目的。李震想通过诗会来找寻一些人才,尤其是可堪造就的人才。李震本是京城礼部侍郎李 政的得意门生,之所以被下放到越州沈平县这个蛮荒之地,是因为他是被流放的! 李政官居礼部侍郎,堂堂三品大员,掌管天下的官员升迁大权,但是确是三皇子吴王赵弼的门下,这次 因为参与皇储之争,三皇子势弱,门下一众门生遭受牵连。李震是同进士出身,本来已经安排好他为翰 林院侍读,这次遭到老师的拖累,被流放到越州沈平县。 他刚到任是,心情非常郁闷,本来好好的差事,因为受到自己授业恩师的牵连竟被流放了,而且是最为 蛮荒的越州,而且自己的老师李政也被罢免了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