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无敌驸马_第二十二章 闭门思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二章 闭门思过 (第1/2页)

    PS:看《大唐无敌驸马》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议,关注网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qdread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本人知道书中有不少地方牵强附会、语焉不详,很难让读者满意。所以我打算让郭宇失踪一段时间,长大一些,一切从头开始。希望各位读者耐心等待,到时候希望多提意见。

    李世民略一沉吟道:“当时尚有周天子,何事纷纷说魏齐?这句话说得好!朕是天子,是这天下的主人,纵是圣贤也应该忠于天子,而不是为了一展抱负忠于有不臣之心之人,忠于谋反作乱之辈。不忠于天子,不孝于父母,不敬于兄长,就算才超圣贤朕亦不用。一些迷途之仕,朕望他们能及早回归正道。孔子游鲁卫,孟子说魏齐,实不足取,天下士子不可效法,于孔子言论应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玄龄,将朕这番话传出去,让天下读书人知道,到底该忠于谁?”

    李世民这一招高啊,关于孔孟的这一番说辞一出,世家大族们必定是大受打击,他们一直尊孔为圣,平日里为儒家经典作注,动不动就已圣人之言约束李世民,现在孔孟都有了缺点,李世民再做一些决策的时候就不会向以前一样处处受制,看他们脸色,就算他们有心想拿孔孟的言论制约李世民,李世民也可以有了说辞,这是集权的大好机会,他怎么可能不用。打击世家只是其一,其二就是李世民的几个儿子争权,朝中大臣有不少都暗中和几位皇子勾结,一些有才但又没有中举之士也将希望寄托于自己的主子,只等主子一登大统,自己便能重用,甚至不惜出一些馊主意,这些人已经不是终于李世民,而是自己暗中的主子。借孔子的名头压一压几个皇子,让他们收敛一些,也告诫朝中大臣,我李世民还没死,你们就急着找新主子了,识相的赶紧回头是岸,否则哪一天就用对君不忠的借口把你给办了。而且这话还是郭宇说的,和他没有关系,就算有人想找事,也是去找郭宇。这郭宇古灵精怪,这些世家豪门还真不一定能是他的对手,而且武功高强,精通医术,就算想暗中下手,也难成功,顶多就是给李绩小鞋穿穿,再不就是上门闹事,不过这都是小事。另外这郭宇也有些桀骜不驯,顺便以此来教训教训他,这样岂不是更好?

    李世民打的好算盘,郭宇哪里清楚,还以为自己这一顿打终于能免了。不过李世民的用意瞒不了李绩,李绩知道这下家里肯定会热闹非常,上门找事的人肯定不少,自己得赶紧回家准备才是。

    房玄龄这只老狐狸怎么能不明白李世民的用意,当即跪下道:“陛下圣明,臣房玄龄领旨。”

    李世民又道:“郭宇,你刚刚说不赞成孔颖达的教学方法,那你可有更好的教学方法?你师父可跟你说起过?”

    郭宇想了想说道:“皇上叔叔,这个小臣也说不好,师父认为孔子的因材施教绝对是个好的教学方法,只是后人不懂得运用而已。先生教学无非就是戒尺大棒,学生动不动就挨打。对于为何学习,他们心里都不明白,小臣认为在教学之中应该注重学生的思想,循循善诱,告诉他们为什么学习,为谁而学习,不学习又怎么办?父母平时应该关心自己的孩子,既不能放纵他们胡作非为,也不能太过严苛,惹起他们的厌学之心。有些孩子不喜欢读书,也不是读书的料,可是父母却硬逼着他们学习。

    就拿小臣昨日见的房大人的儿子房遗爱来说,十二岁了长得五大三粗,力气大的吓人,个子足有六尺,只懂得舞刀弄棒,于孔孟一道狗屁不通,如果让他习武,就算将来不能排兵布阵,但至少也能成为冲锋陷阵的猛将。可是只因房大人重文轻武,硬逼着他读书,如果长此下去这房遗爱一辈子也就毁了。

    所以小臣认为如果房大人真的是为了儿子好,就不能赶鸭子上架,逼着大男人绣花。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读书不一定是为了做官,而是为了明事理,长见识。人都是为了生存,只要有了见识,哪一行都足够他们生存下去,一技之长足以立身扬名。向小臣只是种个红薯,改了耕梨,就能封个伯爵,一辈子不愁吃穿。这就是最好的说明。”

    李世民听了郭宇一番话道:“说的有一定道理,不过士子乃是我大唐的根本,重士才能治国,但武将也不能忽视,否则如何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