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长沙战事起 (第2/2页)
下有些迷惑了:要我们配合?怎么配合。 两人不约而同的问道:“还请大公子示下”。 随即,刘琦低声的将自己的计划告诉了王粲和伊籍,两人听了后,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显然,还没完全弄明白刘琦的计划到底是何意,不过刘琦也不在乎他们是否是完全懂,只要在适当的机会配合一下就行了。 翌日,刘表坐在主位,堂下都是荆州有身份地位的官员,经过两日的商议,蔡瑁和蒯越已经商议出了此次出兵的方案,因此,他也打算将商议出来的方案上报给刘表,让他来定夺。 刘表问蔡瑁道:“军师,可有商议出破敌良策,此次出征,平定长沙叛乱的人选可有安排妥当啊!”。 蔡瑁则回答道:“主公,此次平定长沙的人选,属下和众位大人商议之后,一直推举我的族弟蔡和统领三万大军前往长沙平乱,还请主公定夺”。 蔡瑁之所以推举蔡和为此次平定长沙叛乱的领兵主将,主要就是,趁此机会,扩大蔡氏在荆南的影响力,要知道,荆南只是在名义上归刘表管辖,实则是地方割据。 所以,蔡瑁觉得这是一个好的契机,在他的暗示下,这些幕僚也都一直推举蔡和为这次平乱的主将,而蒯越则没多大的异议,只要不危害到他们蒯氏的利益,推举谁都无妨。 刘表听了之后,略有深意的说道:“举贤不避亲,既然军师和诸位都一直认为中茂(蔡和的字)能够领兵平定长沙的叛乱,如此,那孤也没什么意见了”。
就在这时,门外的护卫,恭敬的禀报道:“启禀将军,大公子在门外求见”。 当听到护卫的禀报之后,无论是刘表、还是蔡瑁、蒯越等人,都充满了疑惑,这大公子早不求见晚不求见,为何偏偏这个时候求见,要知道,现在可是议事的时辰,按理说,刘琦没有出仕,是没有资格进来的。 尽管如此,刘表还是吩咐门外的护卫让刘琦进来。 刘琦来到房内后,对着刘表一礼,恭敬的道:“孩儿见过父亲”。 刘表则是问道:“琦儿,你今日来有何要事啊”。 刘琦恭恭敬敬的回答道:“孩儿昨日听闻长沙太守张正初,挟桂阳、零陵起兵叛乱,此等贼子实该当诛,孩儿前来,是想询问父亲可否商议出派何人前往长沙平乱”。 刘琦这话一出口,堂下的人大致也明白了刘琦的意思,众人也都猜测到了,刘琦今天来的主要意图。 不错,刘琦今天来的目的,就是要把这次出兵长沙的领兵主将之位给拿到手,领兵出征。 蔡瑁听了后,淡淡的说道:“我等已商议出,推举蔡中茂为此次出兵的领兵主将,不知大公子可有何疑问”。 刘琦听了后,心下想道,好你个蔡瑁,够快的啊! 刘琦则是问道:“军师误会了,琦并无任何疑问,只是想请问一下军师,不知军师打算派遣多少人,前往长沙平乱呢!”。 蔡瑁则说道:“三万人足矣!”。 刘琦听了之后,大声的一笑:“哈哈,区区一群乌合之众,蔡军师则要派遣三万大军前往,军师也太高估了对方的实力了吧!”。 刘琦这一笑,显得有些失礼了,因此,已经有人开始对刘琦表示不满了,但是刘琦并不介意。 蔡瑁听了后,不由得有些恼怒了,责问道:“大公子,你这是何意,难不成你是在质疑我蔡某人办事不力”。 而刘表显然也对刘琦刚才的表现有些不满,质问道:“琦儿,长沙贼张正初率领三万之众,凭借长沙城的坚固,恐短时间内不能攻克,如今,派遣中茂领三万大军前往平叛,难道琦儿觉得为父的决断有失偏颇吗?”。 刘琦正色的道:“自父亲统领荆州以来,州内万里肃清,大小贼寇都心悦诚服的接受父亲的统治,百姓无不安居乐业,而现如今,长沙太守张正初起兵叛乱,挑起兵祸,人人得而诛之,其治下的百姓一定会怨声载道,治下的军队也将会离心离德,如此贼子,只是跳梁小丑罢了,如此一支民心不稳,军心不齐的叛军,何须要三万大军呢?”。 刘琦的话一出口,也博得了一些人的赞同,自刘表领荆州以来,荆州无不安居乐业,百姓富足,而此次张正初领兵反叛,一定会失去民意,不久必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