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刘琦_第43章 八千对三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3章 八千对三万 (第2/2页)

刘琦不由得说道:“父亲,孩儿此次前往长沙平乱,至于军中的将领,还需孩儿自己选定,还望父亲恩准”。

    刘表听了后,稍微思虑了一下,回答道:“琦儿可有合适的人选啊!”。

    刘琦听了之后说道:“孩儿此次出征,想向父亲推举三个人,如有这三人相助,孩儿定能破敌”。

    刘表听了后,不由得有些疑惑了,问道:“琦儿究竟是要推举何人,竟然有如此本领,这三人目前身在何处啊!”。

    蔡瑁一听刘琦的请求,也是谨慎的听着,他倒想看看,是何方神圣,有能力用八千士卒,平定三万大军

    刘琦回答道:“此三人都在荆州境内,他们分别是:南阳人黄忠,黄汉升;现驻扎在樊城蔡将军手下的军侯,文聘,文仲业;还有跟随孩儿一起从扬州来荆州的鲁肃,鲁子敬,如有此三人协助孩儿,孩儿此次必定大胜”。

    刘琦的这个阵容也是不可小视了:黄忠,猛将之才,文聘,大将之才,鲁肃,江东四英之一,既有猛将,又有谋臣,不胜,只能怪刘琦运气不好了。

    刘琦将这三人的姓名告诉刘表后,刘表思虑了一下:这三个人,都有些印象,文仲业他知道,是樊城的一个军侯,黄汉升,早年在自己手下为官,后来辞官了,至于那个扬州鲁子敬,则是从刘琦的口中听说过。

    至于三人的才能,刘表没什么了解,倒是那个军侯,他曾听说过,治军颇严,是一个将才,不过,只是一个军侯,起不了多大的作用。

    刘表不由得问刘琦道:“琦儿,此三人当真有你所说的那样厉害,姑且不说他们的才能如何,你推举他们三人,将作何安排呢?”。

    刘琦则是回答道:“文仲业,黄汉升,可做为领兵之将,鲁子敬,则为军师,如此即可”。

    一日后,一则官府布告传遍了整个荆州,大意为:

    “长沙太守张羡,起兵做乱,反叛朝廷,危害一方,人人得而诛之,为了维护州内安定,去暴举顺,命大公子刘琦为讨逆将军,拜鲁肃为军师,统帅奋威中郎将文聘,奋武中郎将黄忠,总计兵力共八千余人,王粲,伊籍二人随军出征,总理一切军中辎重,三日后,大军出征,一举荡平长沙张羡逆贼”。

    此消息一出,整个荆州一时轰动,一时间议论纷纷,倒不是因为刘琦出征了所引起的,主要是刘琦只带了八千人,要知道,张羡可是有三万余人啊,八千人打三万人,可是有得看了。

    不管别人怎么议论,刘琦现在的心情绝对不错,他梦寐以求的那个机会终于来了,是时候大展拳脚了。

    刘琦找来了两名护卫,把手中的两块绢帛交到了二人手中,命他们二人将这两块娟分别送往江陵的甘宁处和吕介处,这两名护卫,是上次跟随着刘琦,一起前往江陵的十护卫中的其中二人,因此都认识甘宁和吕介。

    随着布告的发出,涉及到此次出征的一系列任命文书,粮草调动,士卒调动的文书,也陆续的下发到各个将军和所要涉及到的官员手中。

    黄忠是第一个接到官府公文的,他目前就住在襄阳,很近,当黄忠接到任命书的时候,很是疑惑,自己已经辞官在家数年,怎么官府突然任命自己为中郎将,随讨逆将军刘琦出征,前往长沙平定叛乱?

    不过,当黄忠看到刘琦送来的那样物品后,也不在犹豫什么,反而是相当积极的打理好府中的一切,等着三日后,随刘琦一道出征长沙。

    鲁肃收到官府的公文后,也没表现出过多的惊讶,刘琦的某些计划,他是知道的,因此,立即打点好府中的一切,前往襄阳,与刘琦汇合。

    文聘是最后收到公文的,文聘可是疑惑了,自己一个小小的军侯,连大公子的面都没见过,怎么就被大公子推举给了州牧大人,并升职为中郎将,随大公子出征长沙?疑惑归疑惑,既然任命官文都发下来了,那就得照办不是,况且,这次升职了,是好事,所以,文聘立即办理好军中交接,前往襄阳,随军出征。

    三日后,襄江之上,一支规模颇大的船队顺江而下,这支船队,由一艘楼船,两艘艨艟,数十艘小船所组成,船队上旌旗林立,戒备森严,一杆“刘”字旗,挂在楼船的主桅杆上,异常醒目,在江风的吹动中咧咧作响。

    楼船之上,一名年青俊朗的男子,身着一身得体的武服,迎着江风,独立船头,脸上带着少许的兴奋之色,若有所思,此人正是此次出征长沙,平定叛乱的领兵主将,讨逆将军,刘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