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荐中华_第三部北伐中原 第二百九十章 步步设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部北伐中原 第二百九十章 步步设计 (第2/4页)

什么,叫着古风湖的表字说道:“快,快去把藏在咱家后院的那快鞑子的牌匾拿出去劈了,烧了,我再也不要看到那东西!”

    古风湖点点头,低低地问道:“老师,那两界先生他们组织地活动,老师还要去参加吗?”

    贺安生这才想起来那叮,“两界先生”许文积许两界让他参与地行动,老先生顿时勃然大怒:“糊涂,许两界糊涂啊.先前咱们都误会了陛下,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况且陛下那日只针对我一个人,为人臣子受点委屈算得了什么,岂能反对皇上?我观陛下,英明神武,这才开创了如此局面!也是宋朝合当灭亡.既有如此明主,又还要宋朝做甚?我虽当不了开国功勋,但也要做个大汉帝国的天字第一号忠臣,尽心尽力协助陛下开创太平盛世.许两界之事以后提也休提.谁要反对陛下,那就是朝廷之罪人,就得先从我这把老骨头上踏过去!”

    古风湖张了张嘴,一句话又咽了回去先生地变化也实在太快了……

    贺安生一日之间被提拔为“政和新置,太学院编制,”并被皇上亲自赐匾封为“今圣”的消息像阵风一样传遍了金陵,传遍了江南读书人中那些读书人从福建处得知.这个皇帝向来和读书人过不去,但从皇帝陛下对贺安生地举动来看.果然传言大都是靠不住的皇帝岂只是对读书人好,简直就是对儒生们恩宠有加而至于贺安生当日受辱之事,当事人贺安生也铁了心地决心卫护皇上的无上权威,回报陛下的知遇之恩这事在他嘴里说出来,变成了自己昏了头,说出了得罪陛下的话,但没有想到陛下天纵圣明,宽厚仁德,不仅赦免了自己,还给自己升了官!这贺安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身体没几日就康复,乐滋滋地顶着,政和新置.太学院编制”这一大官走马上任.不过似乎金陵衙门里对编写这一皇帝亲koujiao代办的事情不是非常热心,每日除了好茶好饭侍侯着老先生老先生可什么正事都没有做成.这当然不管皇上地事,全是这些地方官员不能很好的贯彻陛下地精神.为了不辜负皇帝的厚望,贺安生开始自己掏腰包编写着本,地方志”……

    与此同时,王竞尧可没有功夫去搭理这些事情,他在江南儒生之间的戏已经演足了,收拾这些人是以后的事情.此刻他最关心地还是在前线的将领.第一次北伐已经进入到了尾声,各线战场上地将领正在做着最后的扫尾工作。

    在北伐之前帝国就已经定下了明确的目标,当以长江为界,进取四川、湖南、扬州等地,将长江以南的城池纳入大汉帝国地势力范围和蒙古人形成隔江对峙的局面.而目前看来这一战略目标即将达成

    经过一连几次大型的浴血奋战,蒙古人在这些地方已经失去了强有力的作战部队.失去了控制,正在节节向后退缩.而各地汉人地争相起义驱逐蒙古暴政的自发行动,也让蒙古朝廷不堪重负.在这样地情况下,为了避免损失继续加大,同时为了重新整顿军队,以图日后卷土重来,忽必烈决定放弃这些地盘,将军队拉到长江以北,与大汉帝国形成隔江对峙地局面而后一边恢复元朝元气一边寻找机会重新再战。

    但让忽必烈头疼地是在长江以南尚有蒙古军队两万新附军八万,色目军一万多这些都是将来报仇的有生力量,忽必烈并不想放弃这些军队.而同样地,王竞尧也似乎是铁了心要把这些军队彻底歼灭一路穷追猛打,并在长江边上以三路包抄之势彻底包围了这些军队,用不了多少时候这些士兵将会成为汉军的盘中美餐。

    忽必烈有些坐不住了,他绝对不是一个只会凭仗血气之勇的皇帝,为了达到自己地目的,他能够让自己忍受最大的屈辱,就如同当年为了争夺汗位,在蒙古大汗面前,交出了自己全部军队.并最大限度地表现出忍让和谦卑!

    为了挽救自己地部队,还有那个成为俘虏的儿子忽必烈向大汉帝国派遣了自己地秘密使者。

    王竞尧知道这是另一场战斗,一场没有硝烟和刀枪的战斗,但这样的战斗,艰苦和凶险一点也不亚于在血rou横飞的战场.王竞尧并不急着就立刻谈判他足足把蒙古使者晾在了那里半个多月也没有召见,一直等到蒙古使者逐渐丧失了所有耐心为止。

    “陛下.萧龙来了!”一走进临时行宫,萧龙就直着嗓门说道“坐下来”王竞尧指了指边上,开门见山地说道:“看来鞑子实在忍不住了,我看把他们也晾得差不多了,是时候谈判了咱们的军队已经把鞑子十来万大军团团包围,随时都可以彻底歼灭之,你知道朕为什么要选择在这个时候和他们谈判吗?”

    “臣知道.”萧龙想也不想地就说道:“陛下的想法其一,是不想把蒙古人逼得太甚,以至于他们狗急跳墙.拼死一战;其二这么长时间的征战,帝国也伤了元气帝国的财政状况虽然强过鞑子,但实际上也到了强弩之末,再打下去只会得不偿失:其三这十来万的鞑子军队,看起来一口吃掉颇为诱人,但歼灭不如不歼灭,他们士气已失,除非连续打几个大胜仗,否则等若废物一般,与其彻底消灭,不如让蒙古人重新背上这个包袱,蒙古人的财政本来就已经不堪重负如果再多养十几万废物,嘿嘿……”

    “继续把你的想法说下去”王竞尧看萧龙打住了口,说道。

    “是.”萧龙恭恭敬敬地应了声:“少消灭十几万部队,对我们丝毫没有损伤.现在江南之地已经属于我们.加上我们又有强大地海外贸易支撑,只要过了两三年,帝国越强,而鞑子则愈弱战争有地时候并不是比拼军队的强弱,而是比拼两个朝廷的综合实力!试问,就算鞑子的军队天下无敌,但人无食、马无草,军队再强又有什么用?”

    王竞尧一言不发的注视着面前的这个年轻人,他面上冷漠的表情让萧龙无法得知皇上在那想些什么事情.这位同样年轻的皇帝,在离开泉州进行第一次北伐的时候.看起来是那样的充满了蓬勃的朝气,甚至还显得有些鲁莽但是,当萧龙再一次见到陛下的时候,却发现短短地几个月时间,皇上像是变了一个人,变的深沉了,不再像过去那样把所有的喜怒哀乐全部清清楚楚地写在脸上有地时候陛下会一个人呆呆的发愣上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