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6章 胡萝卜加大棒 (第2/2页)
子一样使唤,我理他们才怪。” “都怪你,好好的一个生意伙伴都让你赶走了,看你以后再去找谁交易铁矿石?”张静妤白了刘致远一眼,没好气地说着。 “切,怕什么。”刘致远压根就不敢损失掉这个供货商,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说道:“谁让咱手里有枪呢?你放心,用不了两天,柯尼社肯定会回来求咱们。” “唉,本来我们与柯尼社相处得好端端的,为什么偏要弄出这些不愉快来呢?” “华夏与倭国之间的关系,本来也是好端端的,为什么现在倭寇如此猖獗?”刘致远不答,反问道。 “那是因为倭奴奴性不改,忘恩负义,恩将仇报。”张静妤这时想起了刘致远上次遇刺之事,不禁咬牙切齿地说道。 “嗯,你说得对。但是,你能保证台岛上的蛮夷不会变成倭奴第二吗?如果我们为了所谓的好名声,像唐朝那样不遗余力地扶持柯尼社,你能保证他们以后不变成犯我中华的台寇?” 刘致远真的想归化台岛上的蛮夷,使他们汉化。不过,要想归化蛮夷,并不是一味地扶贫就行的,还要看清对象的真面目。先不说后世扶贫却越扶越贫的无奈,就说倭国,这对刘致远而言,就是一个很好的警例。 中华自问对倭国是仁至义尽的,自汉朝起,中原政权就开始对倭国进行经济上和文化上的“扶贫”。到了唐朝,更是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全面对倭进行“扶贫”。不但朝廷方面全力帮助倭国培养人才,而且民间也有很多商人将唐朝的各种先进科技引入倭国,甚至还有鉴真东渡,给倭国带去了宗教文化等等等... 可是到头来,中华得到了什么?有真诚的感恩吗?有善意的回报吗? 没有!通通没有! 中华民族得到的是倭寇的入侵,还有他们那沾满了中华百姓鲜血的屠刀。而这种武士刀,正是由唐代的唐刀改良而成。由此可见,扶贫是要看对象的,一不小心就会养出白眼狼。 有倭国这个血的教训在这里摆着,刘致远不得不慎重对待台岛上的蛮夷,他真怕自己好心办坏事,把台岛养成倭国第二。如果不看对象,不停地卖枪给台岛的的蛮夷,刘致远也不敢保证他们不会掉转枪头打向自己,或者是打向中华。真要是到了那个时候,手中有枪的台寇可能会比用武士刀的倭寇更可怕。 “啊!”张静妤闻听此言,不禁惊呼起来。她此时已经可以想到:如果台岛上的蛮夷变为台寇的话,那将会是多么的可怕,中华东南沿海只怕会永远宁日。
“怎么办?难道从此都不卖武器给蛮夷吗?”张静妤紧张地问道。 “不卖武器?”刘致远摇着头说道:“那可不行,不卖武器我们就没法把铁矿石和木材换回来。现在我们有两条路可以选:一是货卖多家,让台岛战争不止。二是找一个更好的合作对象,并且全面将其汉化。” 张静妤低头沉思地一会,说道:“第一条路不能走,现在倭寇之所以这么猖獗,这不正是因为倭国四处战争不止吗?另外,战争是要流血死人的,我不想看到台岛上的民众因我们而死。” “我个人也趋向于走第二条路子,不过,现在的柯尼社还不是最好的合作的对象。一来,柯尼社是实行的是长老制,根本就没有一个真正的族长来领导,在这种多头领导的统治下,就算是让他们一统台岛,也会很快陷入内部的分裂与争斗。另外,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现在只是向往华夏文化,想借为己用而已,并没有敬畏之心。没有敬畏之心,也就不懂得感恩图报,以后难免会变成倭寇第二。” “那我们究竟要怎么办?”这也不好,那也不行,张静妤疑惑地看着刘致远,问道。 “胡萝卜加大棒,要想制住手执如意金箍棒的孙猴子,就要用紧箍咒。” “咦,阿远你怎么知道孙悟空的故事?难道你也看过《西游释厄传》?不可能啊,这本书现在还没写完,在世面上根本就没有卖,我以前也只是在爹的书房里偷看到前面的手抄本。”张静妤大惑不解地看着刘致远,惊道。 “这有什么奇怪的,这个故事就在我的记忆中,可能是我小时候听到的故事。”刘致远一惊,心说:不好,这下露馅了。他马上编个理由糊弄过去,希望能掩盖过此事。 “嗯,原来是这样啊。”张静妤突然死死地看着自己的丈夫,问道:“你现在记起以前的事了?” “没有,我一想回忆以前的事,就头疼的要命。”刘致远装出一副痛苦无比的样子,双手死死地抱住自己的脑袋。 都怪自己不知道《西游记》成书的年代,以后再也不能胡乱引经据典了,弄不好就会把自己的真实身份显露出去,刘致远暗暗地告诫自己。说实话,他并不是害怕真实身份暴露出去会被爱妻嫌弃,他只是不想惹麻烦,因为穿越这种高科技玩意他自己都没弄清,根本就没办法向别人解释得清。 “这么痛苦就不要想,都是阿妤不好,阿妤以后再也不问你从前的事了。”张静妤见自己的丈夫如此痛苦,即焦急又自责,急忙过来帮他轻揉着额头。 “这下好多了,谢谢你,阿妤。”刘致远见爱妻不再疑心了,就不想再装,想把话题转到如此同化蛮夷上:“刚才我们说到什么地方了?” “你刚才说到了:胡萝卜加大棒,要想制住手执如意金箍棒的孙猴子,就要用紧箍咒。” “哦,对,对。”刘致远急忙点头,说道:“要想将蛮夷归化,不能一味地对他们好,还要让他们心存敬畏。想当年,三宝下西洋费钱费力不讨好,没能归化蛮夷的原因就是成祖皇帝没把下西洋的目标定位好。下西洋,不应该是为了讨一个所谓的天朝上国的虚名而向蛮夷派发红包,而是要开海疆,扬国威。” “君子小人,追名逐利。朝廷自号‘君子’,为一个虚名而舍利,这真是愚不可及。殊不知天下人人逐利,有钱拿时,自然是歌功颂德阿谀奉承;没好处的时候,就会冷嘲热讽,甚至落井下石反戈相向。如何才能威加四海呢?就是要有强大的武力,谁敢有异心,就灭掉谁。这才能让四方蛮夷心存畏惧,不敢再生异心。” 刘致远说着说着,不禁义愤填膺。遥想当年,郑和下西洋的舰队是何等的威武雄壮。可是这支无敌舰队居然放着辽阔的世界不去征服,这真是错失良机啊!现在国困民乏,不得不厉行海禁以自保,华夏这才痛失海上霸主的地位,而后世居然还被蛮夷的奴役... 可惜!可悲!可叹啊! “阿远,我们以后真的放弃柯尼社这个合作伙伴吗?”张静妤等自己的丈夫感慨完了,才问道。 张静妤是个重情念旧的人,定海军与柯尼社在这两个多月里合作还算愉快,她关心的是这种愉快的合作关系能否再进行下去,她真的不想就此失去这个朋友。 “这要看柯尼社自己的表现了,如果他们还是没有心存敬畏的话,他们未来的命运恐怕就是被别的部落灭掉。要知道,现在是弱rou强食的世界,你不去奴役别人,别人会反过来奴役你。”刘致远淡淡地说道,脸上那副冷冷的表情,让张静妤见了,都觉得冰冷无情。 古往今来,弱rou强食;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这是自然界的铁律,也是人类世界的铁律。 虽说很无情,不过很真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