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海上霸主_第106章 贩卖战俘(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6章 贩卖战俘(上) (第1/2页)

    十月初,北风那个吹啊。

    张静妤亲自给刘致远披上了一件裘衣,像所有普普通通的出征士兵的妻子一样,细细地嘱托自己的丈夫要保重身体,注意安全...

    “军帅,这一次出战,为什么没让我去。”黄宝定突然从军中跑了出来,请战。

    “你这小子,伤还没好,就好好地在军营里呆着吧。”刘致远白了他一眼,接着说道:“你小子负责保护好迎君港,还有夫人。如果这里出了什么岔子,本军帅重重罚你。”

    这一次,刘致远出海的目的,并不是作战,而是去做买卖。所以,不用带太多人。他只带了五艘战船,二百海军成员,两百陆战队成员和二十五名特战队成员。

    这五艘战船中,四艘是新造好的定远号战舰,一艘是普通的运兵船,上面关押着六百多俘虏。至于刘致远这一趟是去做什么买卖,明眼人一看即知:贩卖战俘。

    在明朝,战俘是相当值钱的东西。一个俘虏就是一个人头,一个人头就是十两到三十两银子不等。当然,王直这类十恶不赦之徒的人头,卖价会更高,估计在十万两以上。

    不过,刘致远想要的不是银子,他想要的只是硫磺和土硝。这两样东西,都是配制黑火药的原材料。硫磺在中原大地并不盛产,不过土硝倒是有很多。很多百姓都能用土法来生产这种东西,所以,这一次他要用王直来大量换取土硝。

    为了做成这笔买卖,刘致远向张静妤细细地打听了明廷将领中谁比较贪。后来,选定了时任广西兵备副使的殷正茂当作重要生意伙伴。

    话说这个殷正茂,在全国那也是小有名气。殷正茂字养实,号石汀,徽州府歙县殷家村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授行人,擢兵科给事中,后出任广西兵备副使。

    这位仁兄虽说很有才能,却是个名声在外的贪污犯。原先在北京兵部当个小小的七品给事中,就开始肆无忌惮地贪污受贿;后来放到地方军队就吃士兵的军饷。嘉靖皇帝忙于修道,自然不会浪费时间来反腐倡廉。再加上朝廷上有严老贪坐镇,下有众小贪横行无忌。可以说,嘉靖朝贪污盛行,贪官比皆是。但这位仁兄只上位几年,就从众贪中脱颖而出,贪得名声在外,贪得众人皆知,这也着实不易。

    另外,这位仁兄还跟王直是同乡,都是徽州府歙县人。把王直当货物一样卖给他的老乡,也可以说是让他们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说不定,还真能卖出个好价钱。

    本来,刘致远还想过了要把王直卖给王直的另一个老乡胡宗宪的,不过,胡宗宪这个人的人品太过于低劣,刘致远害怕被他算计。所以,刘致远决定舍退求远,把王直带到两广去找殷正茂交易。

    另外,刘致远也想过要把王直送给俞大猷戚继光等人,让他们报功领赏,也好升官发财。不过,他转念一想:俞大猷戚继光都是忠直之人,不会钻营耍诈。再加上jianian诈无比的胡宗宪是他们的顶头上司,王直到了他们的手中,最后还是便宜了胡宗宪而已。

    而且,以胡宗宪的人品,一定会再次颠倒功罪,俞大猷戚继光非但没有功劳,说不定还会获罪。反正这种事胡贼也不是第一次干了,想当年,岳父大人就是这么死掉的。

    便宜胡宗宪这个杀岳父的仇人?刘致远肯定不干!他就算是把王直扔下海去喂鱼,也不拿去便宜胡宗宪。

    虽说这一次顺道回两广,不过刘致远并没想回田州去看瓦氏夫人,他想等到来年五月之后有空了,再去那里小住一段时间,顺便说服她老人家带人搬迁到台岛上来。

    定海军顺着北风向南行,很快就过了东海,进入南海海域。由于这一次往来交易,属于走私性质,所以,刘致远让战船停在了珠江口外海,他只是带了几个人化装成和尚上岸去找人。

    这一次,刘致远也算是很幸运,因为他听说两广总督携治下所有武将,正在与远来贸易的葡萄牙人商议军火买卖之事。当然,殷正茂也来了,甚至直浙总督胡宗宪也派人来了。

    此时,葡萄牙人的代表与明方代表,在香山县治所会谈。如此良机,刘致远当然不会错过了,他也想看看葡萄牙人的大炮跟他自己铸的大炮有何不同。可以学习学习人家的一些经验,扬长避短嘛。

    香山县,后世中山市的前身,当时的澳门岛,还是香山县的辖区。自从嘉靖32年(1553年)起葡萄牙人就借口租借了澳门岛,自此之后,他们每每东来都会在澳门岛停留。停留期间,他们会上岸与明朝官员洽谈交易事项。其中,明廷会向他们大量定购进贡给嘉靖皇帝的龙涎香,当然,还有少量的军火交易。

    其实,早在永乐三年(1405年),明成祖就复置广东市舶司。并且规定了真腊、暹罗、占城等12国均由广州入贡。贡使到广州后,经广东布政司核对底簿后,由市舶司派员随同护送北京,再与北京礼部存档的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