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6章 步步进逼 (第1/2页)
唐顺之所担心的事,最终还是发生了。在与朝廷交涉无果之后,定海军正式对明朝宣战,集兵于崇明岛的定远号战船,铺天盖地地沿江而上,堵在了镇江与扬州之间,朝廷的生命线——京杭大运河被拦腰截断。 嘉靖年间,漕粮主要征自南直隶和浙江,约占全国漕粮的六成。除漕粮外,还有白粮,由苏州、松江、常州、嘉兴和湖州五府供纳,岁额二十一万四千石。均系当地出产的白熟粳糯米。漕粮是京、边(北边)军饷,白粮供宫廷、宗人府及京官的禄粮。 运河断,漕运断;漕运断,北方各地粮饷不济。漕运,乃大明朝的命门之所在,真正的牵一发而动全身。 另外,大运河不但是漕运的主通道,更是商旅北上南下的主通道。运河断,商旅断,这对整个大明朝有影响,无异于一次大海啸,时间越长,危害的面积越大。 而且,定海军的出先头部队继续沿江西进,兵临南京城下。从位于长江入海口的松江府华阴县到南京城一线,全部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下,长江沿岸各州府县的告急文书如雪片一般飞入朝廷。 “这是怎么回事?定海军是什么东西?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人告诉朕?”嘉靖皇帝彻底地暴怒了,捉起面前这一堆奏折劈头盖脸地向严嵩徐阶等内阁大学士砸去。 “圣上息怒,那些所谓的定海军,不过是一群海贼,成不了大气候。只要下令长江沿岸各州府县整军备战,严防他们上岸,日子一久,他们无所获就会退去。”严嵩如是说。 反正严老贪的老家在江西,定海军抢不到他家去。至于直浙一带,管他呢?不抢到自己的头上就行。这就是严老贪的觉悟,可不是一般的高。 “徐阶,你怎么不说话?”嘉靖对严嵩的说法很不满意,转向徐阶问道。 “臣不敢说。” “快说,现在都什么时候了,还有什么敢不敢的。” “这是定海军给本官发来的通牒,请圣上过目。”徐阶真的不敢说,只好把刘致远发给他的那封信递了上去。 这封信,徐阶已经看了无数遍,上面只有两点要求:一自由通商权,二,沿海各大小岛屿,为自由通商区,朝廷不得驻军。徐阶自知这两点要求,朝廷一点都不可能同意。 这封书信出自何心隐的手笔,文采非凡。信中引经据典,愣是把定海军说成是正义之师,威武之师,文明之师。随堂太监那阴柔的声音在大殿内响起,余音绕梁。可是在场所有人的脸色一个比一个难看,个个双眼冒火,狠不得把这封信给抢过来撕碎。 “圣上,徐阶私通海贼,意图谋反,圣上明查。”随堂太监的声音刚落,严嵩率先发飙。不过,他攻击的目标不是定海军,而是徐阶,直接把私通海贼的罪名给徐阶扣上。 这么大一个屎盆子,还怕整不死你?严嵩不禁有些得意。 听了严嵩这话,本来准备发飙的嘉靖的脸色阴晴不定,看了看徐阶,又看看了看其他人,最后,不动声色地问道:“这个定海军是什么来路?海上怎么突然之间就冒出这么大一个海贼?” “回圣上,此事臣等知之甚少,不过臣听说广东的水师提督俞大猷,原浙江总兵戚继光等人与此海贼有私交。这些人遗贼养寇,坐视海贼坐大,圣上应派人拘其回来审问。”胡宗宪说道,凭借颠倒功罪的本事,这个家伙步步高升,当上了兵部尚书。现在居然也入了内阁,成了严嵩最得力的走狗。 “此事当真?”嘉靖没有听信胡宗宪的一面之辞,转而向锦衣卫指挥使陆柄问道。 “据臣所知,俞大猷与戚继光等人确实与海贼有私交。” “马上派人把他们捉回来审问。” “圣上,戚继光现在就在天牢内侯审。”胡宗宪不忘提醒一句。 “把他押上来,朕要亲自审问。” 戚继光真的被捉起来了,这也全拜他的老上司胡宗宪所赐。一年前,戚继光于浙江与定海军通力合作,剿灭徐海所部倭寇。如此大功,本来应该重赏才是的。不过,胡宗宪在此之前,就上书皇帝说倭寇已经清靖,现在如果再把这些战报送上去,那岂不是打自己的嘴巴。 于是乎,胡宗宪再次施展颠倒黑白大法,有功的戚继光,愣是让他说成是私养兵勇,冒功领赏。戚家军拼死拼活杀了近万倭寇,非但赏银全无,就连这支军队也被说成是私人武装。这几个罪名扣到戚继光的头上,他也就被锦衣卫“请”到了天牢去吃了一年的牢饭。 不过,这也便宜了刘致远,戚家军所部,几乎全部归于他的帐下。这些义乌汉子真不是盖的,作战一个比一个勇猛,而且里面还有很多精通倭语的人才。在讨倭战争中,立下了不少功劳。 有功,自然是有赏。在这一点上,刘致远是相当公平的。这些义乌汉子从最底层士兵中再次崭露头角,大多数都进了特战队,成为重用的对象。 “朕听说你曾私通海贼,可有此事?” “海贼?罪臣不知陛下所指的是谁。”在天牢是一呆就是一年,时不时地还会被严刑拷打伺侯,三十来岁的戚继光看起来很憔悴,似乎是老了十多岁。不过他的中气依旧十足,声音洪亮。 “那帮自称是定海军的海贼。” “哦。”戚继光只是哦了一声,接着就一言不发。因为他知道:朝廷已经是非不分,黑白颠倒,说什么也没用。 “圣上问你话呢?”胡宗宪见对方要搞非暴力不合作,就厉声喝道。 “罪臣无话可说。” “你只要回答有还是没有。”胡宗宪逼问道。 戚继光鄙夷地看了胡宗宪一眼,还是继续沉默不语。 “有还是没有?”胡宗宪急了,再次逼问道。 “定海军是义军,不是海贼。”戚继光淡淡地回了一句。这时候,他早就把生死置之度外了,反正倭寇已平,心愿已了。至于自己的功罪,公道自在人心,多说无益。 “义军?!你口中的义军,现在陈兵于长江,断了朝廷的漕运路线。如此狼子野心的军队,与叛军无异,你居然称他们是义军?” “定海军本来就是义军,不过是被官逼急了,所以才反的。胡大人,想必您比在下更清楚其中的原因吧。”戚继光冷笑着说道。 “你...”胡宗宪指着对方,半天说不出话来。 “好了,都不要争论这些没用的。现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