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海上霸主_第155章 乱者,当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55章 乱者,当斩! (第1/2页)

    草草地平定了吕宋诸岛,刘致远只留下战舰十艘,兵力五百于吕宋。他们负责清理吕宋岛附近残存的海盗势力,以及督建新的军港,为以后的商船南下吕宋创造出一个安定的环境。

    定海军主力大军向东,直取东南半岛

    要说到东南半岛,那可真是一团乱麻,占城,暹罗,安南,真腊,金边王朝,澜沧王国等等各大小王国。先不说那些不靠海的小国,就说那个郑和下西洋到过的占城,它就是位于安南南部的一个小国,现在是安南的属国。不过,两国之间争战不止。而安南与大明朝的关系,那更是一团乱麻。

    永乐年间,安南陈朝的权臣胡季犛发动反叛,杀光了陈朝的宗室,自立为帝,号大虞。不过,这胡氏王朝只存在了七年,因为他反叛的陈朝是明朝的属国,并且是用欺诈的手段向明朝请封。

    后来,明成祖从陈氏后裔中得知胡氏反叛的经过,勃然大怒,派大军攻入安南,灭掉了胡朝。由于原来的国主陈氏宗室全灭,安南没有了国主继承者,最后并入了明朝,成为了明朝的一个郡县。

    可是好景不长,1418年(永乐18年),黎利起兵反叛明朝。1427年(明宣宗宣德二年),迫于国困兵乏,明宣宗下令从安南退兵。1428年,黎利废掉傀儡自立为王,国号大越。

    不过,这个靠反叛起家的黎氏王朝,也并不能保有多少年太平。立国一百年后,1527年(嘉靖六年),同样是因为权臣反叛。权臣莫登庸逼黎氏让位,建立莫朝。黎氏不甘心失败,割据安南南部,与莫朝对抗。从此,安南进入南北对屿时期。

    现在,安南境内南有黎氏王朝,北有莫氏王朝。黎氏王朝内又有占城割据,可以说是一团巨大的乱麻,剪不断,理还乱。可是,这个安南国的海岸线绵长,不理清它还不行。

    乱者,当斩!

    刘致远可不管这一团乱七八糟的乱麻,他压根就没想过要理顺它,只要带军一路横扫过去,快刀斩乱麻。

    由于安南地区海岸线绵长,刘致远也没有时间,也不想费时间进行一一清理。再说了,安南地区乱成一团,根本就没有多少海上势力。所以,刘致远决定在安南南部的湄公河入海口设立军事据点。

    以小搏大,以简驭繁才是王道。

    湄公河入海口,位于东南半岛的南端。在这里设立据点,海军沿海北上,可以清理安南沿海各地,向西可遥控暹罗国沿海;沿河北上,还可以深入东南半岛内陆。另外,这个据点与设立在马尼拉的军事据点隔海相望,互为犄角,将南海牢牢地控制住。

    这个湄公河入海口,是一个三角洲,有一个小镇,周围都是沼泽。附近是高棉人聚居之地,因水网密布,这一带被称当地人为“水真腊”。对于这么一个小势力,刘致远也懒得跟他们废话,直接派人攻入镇中。反抗者杀掉,投降者变为奴隶,建立军事据点的时候就是用他们来当劳力。

    在建港的同时,刘致远也没让海军闲着,派两队舰队沿海北上和西进,一路清扫安南与暹罗沿海,顺便多捉一些奴隶回来,便于加快新港的建设。

    新港,被刘致远命名为镇远港,以二儿子刘镇远之名命名。华历元年年末,刘致远打算把定海军停在镇远港过年。定海军并没有急于南下马六甲,而是派小股舰队先行探路。

    东南亚,冬天也是温暖如春。西进清理暹罗沿海和北上清理安南沿海的舰队连续返航,刘致远没有料到的是,居然带回了一个皇帝。而让刘致远更没想到的是,这个号为黎英宗的黎朝皇帝是主动跟定海军过来的,同时也是来寻求政治避难的。

    这个黎英宗,真的很有意思。由于在莫氏之叛乱中,黎氏直系皇孙被屠杀一空,另一个权臣郑检立黎氏旁支的黎维邦为傀儡,在清化继位,与北方的莫氏王朝对抗。这个傀儡就是黎英宗,其实这个时候,郑检把持南方黎氏政权的全部权力,凡事均可便宜裁决,然后才上奏,俨然一国之主。

    黎英宗不甘于当傀儡,所以,就偷偷地跑出清化,向定海军寻求庇护。统领北上的海军的主将叫李中朝,他马上意识到这个黎英宗对定海军来说,可能有利用价值,就把人给带回来了。

    就这么一个人,要兵没兵,要权没权,除了身份比较特殊之外,还真是一无是处。怎么安排他?刘致远一时半会还拿不定主意。

    其实,刘致远对这个黎氏很反感,你好端端地反什么明朝啊,现在被下臣给架空成傀儡,这也是现世报,活该!对于这种祖上就长有反骨的人,刘致远一点好感都没有。

    最后,刘致远决定:先跟安南北部的莫朝谈谈,如果谈拢了,就支持莫朝一统安南;如果谈不拢,就等一段时间,等明朝那边的南北统一了,再让明朝派兵攻入安南,直接将这些忘恩义的小人亡国灭种。

    对于莫朝,刘致远还是有一点好感的,虽然他们也是叛逆起家的逆贼,不过,他们贵在识相。据何心隐介绍,1540年天朝明军大兵压境,准备征讨莫氏篡弑之罪。是年十一月,莫氏国主莫登庸亲自与大臣一同到广西镇南关向明朝纳降求封,明朝下诏降安南国为安南都统使司,封莫登庸为安南都统使,轶从二品,世袭,银印。

    从此,安南法理上成了内属明朝的自治单位。莫登庸对此似乎也毫不介意,心安理得地对明自称都统使、对内继续称帝建元。

    听话的狗不好找啊,特别是那种特别听话且有自知之明的好狗。莫氏俨然具备了当好狗的条件,所以,刘致远才有意于和莫氏谈。至于黎氏,早死早好。当年他们起兵反明,杀了多少明朝“子弟兵”?这笔烂帐要算到他们的头上。

    果然,年关刚到,割据在升龙(河内)的莫氏就派使臣前来,而且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