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海上霸主_第159章 疯狂的香料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59章 疯狂的香料 (第1/2页)

    西方人对香料的疯狂追求,是东方人难以理解的。

    由于欧罗巴的自然资源不是很丰富,它没有中国或北美那种土壤肥沃、肥力丰厚的可耕种土地;欧罗巴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没有中国季风性气候的雨热同期或风调雨顺,而是多降雨,光照少——所以中世纪的欧罗巴农耕也并不发达。

    但要是维护生存,必须要有足够的食物。欧罗巴不适合农业,但是那里的气候适宜草场的发展,所以中世纪欧罗巴以畜牧业为主,欧罗巴人的饮食以rou食为主(后世也是如此)。

    既然以rou食为主,那问题就来了:冬天时寒冷,不能发展畜牧,所以中世纪欧罗巴人要在冬天来临之前储存好大量的rou食(像中国北方农家秋季储存大白菜一样)。

    可是,那已经不是新鲜的食物了,食物中没有相应的营养成分,所以导致冬季的rou食品根本没有味道,那吃起来是非常遭罪的。所以,就要利用香料来提味。

    这里所说的香料,指的是茴香、rou豆蔻、胡椒粒、大料等食物用调料。有了这些东西,可以保存食物,做菜时可以使没有味道的食物变得特别美味,所以者深受当时欧罗巴上层人士的喜爱。

    要是没了这些东西,那欧罗巴人就得吃没味的食物了——可是那根本就无法下咽!所以,香料在这时已经关系到欧罗巴人的存亡问题了,毕竟民以食为天啊!

    另外,十五世纪的欧罗巴人很不讲卫生,一生都不洗几次澡。再加上他们的城市没有排污系统,又脏又臭!所以,那些上层贵族不得不用香料来掩盖身上和周围的臭味。

    正是因为香料如此重要,而欧罗巴本土根本就不产这些东西,所以香料在欧罗巴是很珍贵的,价比黄金。

    本来可以由地中海贸易线从遥远的东方运到欧罗巴的香料,从十三世纪起,这种情况被奥斯曼土耳其的建立而打断。奥斯曼帝国是一个伊斯兰国家,与信封基督教的欧罗巴是敌对的,奥斯曼为了不让欧罗巴人好过,所以就彻底地断绝了欧罗巴的香料贸易路线。

    这样,被逼得捉狂的欧罗巴人不得不另找航线来获取香料,这也是新航路开辟的一个重要原因,即绕过土耳其,直接到达香料产地,也就是印度和东南亚地区。

    这众多香料当中,一种叫rou豆蔻的东西最让欧罗巴人疯狂。

    rou豆蔻原产于东南亚,是举世闻名的香料。当时的欧罗巴人把rou豆蔻视为珍宝,它不仅成为“王室食品”,也是贵族文人爱用的迷.幻.药。为了寻找它,西方航海大国历尽了艰辛;为了垄断它,从15世纪开始,葡萄牙、荷兰、英格兰等欧罗巴国家开始了海上撕杀。

    13世纪时,英格兰、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国的上流社会已对rou豆蔻十分热捧。在伦敦,0.5千克rou豆蔻的价值与3头羊差不多,可以称得上世界上最贵的香料。但是,不管是王公贵族,还是富商名流,都不知道它产自哪里。唯一清楚的是,rou豆蔻是由阿拉伯商人带来的。

    阿拉伯商人知道的是,这种香料是从印度沿阿拉伯海岸,穿过红海到达埃及,再经地中海,卖给欧罗巴商人。欧罗巴商人再把它运到里斯本、马德里、巴黎和伦敦的市场上进行交易。几经波折,这些香料的价格自然是猛涨。

    显然,只有贵族富人才拿得出钱来买这种名贵的香料。富人们喜欢在做菜时加点rou豆蔻,使其散发出令人兴奋的芳香味,特别是为羊排和牛排提味。一些国家的王室,把它跟葡萄酒混着喝,苏格兰王室的食谱中明确规定:一桶葡萄酒里一般要加4磅丁香、2磅rou豆蔻。

    与此同时,rou豆蔻还被欧罗巴人拿来当药材使用。医生们用它治疗记忆力衰退和突发性晕眩,振奋情绪,消炎消肿。十四世纪,黑死病瘟疫在欧罗巴流行时,rou豆蔻成为治疗瘟疫的特效药。

    另外,人们还称rou豆蔻为“令人心醉的果子”,因为rou豆蔻有迷幻作用,不少文人、画家用它获得灵感。后来,连莎士比亚这样的大文人也迷上了它。据说大剂量的rou豆蔻还具有堕胎的药效。此外,rou豆蔻还能防腐,也是制作香水的重要材料。

    由于具有这么多功效,神奇而又充满异国情调的rou豆蔻很快风靡全欧罗巴。但直到15世纪航海世纪到来,欧罗巴各国才开始系统地开展寻找rou豆蔻的行动。

    特别是西班牙,王后慧眼识英雄,说服国王资助哥伦布,让其寻找rou豆蔻这种香料。但哥伦布的努力毫无结果,却意外地发现了美洲新大陆。西班牙后来又派出航海家科德斯,科德斯也立下军令状,表示“如果没找到,愿作为骗子处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