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4章 何为海上霸主 (第1/2页)
“我是最伟大的人, 把地球踩在脚下! 我财大气粗,拥有无限权势; 我是权杖、王冠和王位, 能使大地和海洋颤抖! 我的威名远扬, 家喻户晓, 我就是葡萄牙, 我比整个世界都大!” 刘致远看着这一首被写在一本小日记本上的诗,不禁为这个弹丸小国的雄心壮志给折服了。 这本日记本是从葡萄牙人在印度洋殖民地的大本营——果阿城内找到的。整本日记中写满了拉丁文,唯独这一页是用汉字写的,字写得还算是工整。用画鸡肠的鹅毛笔,居然能写出方块字,由此看来,这本日记的主人就算不是一个中国通,也是一个会汉语的家伙。说不定,这个家伙正做着征服中国的美梦。不过,现在他的美梦肯定是圆不了了,因为定海军已经彻底将整个果阿城屠了一遍,这也算是给果阿城的原主人报仇。 葡萄牙,位于西欧的伊比利亚半岛西南部,北部为高原、中部为山地,南部为丘陵,西部为沿海平原,气候冬季温暖湿润,夏季相对干燥,适合农作物生长,盛产玉米、小麦。东部与北部与西班牙接壤,西面和南面面临大西洋。 在中国传统的战略家眼光中,葡萄牙不具备任何成就霸业的资本:资源稀缺,国土狭长,几乎没有任何战略纵深可言。国土面积不足十万平方公里,人口不满百万,规模远远比不上中国的福建省。 可是十六世纪,葡萄牙可谓是在印度洋出尽了风头。自从新航路开辟以后,葡萄牙在半个世纪内拥有了印度洋的海上霸权。 但是,有了霸权未必称得上是霸主,配得上霸主这个称号的,绝不仅仅取决于黄金象牙有多少。海上力量、工业水平、商业贸易、金融市场、殖民霸权、先进制度等各方面全面都领先于世界,成为世界秩序的制定者,这才有可能称得上是海上霸主。 反观葡萄牙,这种海上霸权带来的只是大量财富落入葡萄牙上层贵族的手中,葡萄牙并没有因为海上优势而掌控世界,其海上霸权无法压制其他国家的崛起。葡萄牙贵族大肆掠夺海外财富之后,国内除了形成奢侈的风气之外,似乎没有留下什么像样的产业。五十年过去了,海军还是用五十多年前的战船,一点改进也没有。 另外据刘致远所知,数十年的海上霸权似乎也没有惠及到所有葡萄牙人,那些水手连像样的衣食都没有。在国内百姓不获利不支持,百废不兴工商业不举的情况下,仅凭借一支庞大的舰队而穷兵黩武,所作所为不过像一群海盗一样四处抢劫而已。没有控制世界的能力,只顾着自己打家劫舍,哪里有一点儿霸主的风范? 葡萄牙人所到之处,只有破坏和毁灭。堂堂一个霸权国家,支柱产业居然是抢劫,这样的霸权必然不会长久。 黄金再多也只是一种交易媒介,不能吃不能穿不能用,想要吃的穿的用的,就得用黄金去英法荷兰等国购买,黄金就这样流向其他国家。于是一方面耗尽民力、穷兵黩武地发展海军出去掠夺;另一方面又把掠夺的钱财大肆挥霍送给正在窥视霸权的英法各国。可以说,葡萄牙只不过是欧罗巴人的海盗先锋队而已,这样的海上霸权迟早要悲剧。 真正的海上霸主,不但有驾驭大海的能力,还要有驾驭财富,驾驭资源的能力;不但要会粗暴的掠夺,还要学会精明的剥削;不但要能推倒旧有的海上秩序,还要能建立新的世界秩序。 果阿城一战而下,葡萄牙人在印度洋的战船几乎全数被击沉,只有少数几艘停在另处的战船见机不妙,跑路回葡萄牙去了。 葡萄牙人走了,该轮到定海军横扫印度洋了!第一要务:垄断印度洋的海上贸易。 其实,葡萄牙人先前已经将印度各国的海上势力给清扫了一遍。不但是印度,就连波斯阿拉伯一带海域也被葡萄牙人搞成了无人区,定海军只要走一瞳过场,接收葡萄牙人修筑的城堡要塞,就能接收整个印度洋。 垄断了印度洋,下一步就是贸易。印度物产还算丰富,粮食、棉花、香料等等各种生活必须品都很丰富。不过阿拉伯就惨了,现在的阿拉伯半岛,除了沙子多之外,什么都缺。千百年来,无数阿拉伯人都是靠投机倒把来唯持生计的。与阿拉伯相邻的波斯也好不到哪去,到处都是沙漠,根本就不适宜人类居住。 印度的粮食,可以卖到阿拉伯和波斯去,可是,这两个地方的人拿什么来支付呢? 羊毛毯?定海军根本就不需要这种东西。 羊rou?定海军不吃这种东西。 黄金?他们没有多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