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大运河 (第2/2页)
打一场大仗,换十年太平。这话一点都不假,上次那一场炮火屠营,把奥斯曼土耳其人打得闻风丧胆,苏伊士附近除了时不时出现几个探头探脑的探子之外,不再有大军敢靠近。 为了对付这些前来觊觎的探子,刘致远派出了特战队,埋伏在苏伊士四周,专门干绑人之事。这些被绑回来的人,也不管他们是不是密探,弄醒之后先一通审问,审完了就扔到俘虏营去当苦力。 要说到俘虏营,那些俘虏五花八门,有非洲黑人,有印度阿三,还有波斯人。这些人被定远号从海外运来,作用只有一个:挖运河。 这条运河由苏伊士湾开始向北挖,为了赶进度,刘致远先将河面宽度定为五十米,河底宽二十五米,水深八米,中够定远号战舰单线通行既可。以后有时间了,再拓宽航道也不迟。 中国,在挖运河的方面,可谓是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公元前五百多年,中国人就像愚公移山一样,四处开挖运河了。中国人挖的运河很多也很长,不过唯一的遗憾就是:这些运河都很小,很多航段只能跑跑漕运的小船,军舰根本就开不过去。 而苏伊士运河,不但要让战舰开过去,以后还要做到双向通航。所以,这近四百里长的大运河,工程量一点都不小,就算是拉来十万奴隶,那要挖上几年的时间。 挖这么一条大运河,可以说是困难重重。别的且不说,就是这十万奴隶的口粮,这也是一个天文数字,而且各种工具缺乏,所以,现在的奴隶营还只是在修碉堡,修粮仓,修引水道,为正式开挖做准备。 “都给我快点干活,干不完晚上接着干,干完才能有饭吃。”随处可见的包工头,手执长鞭,催促手下快一点。
这些包工头并不是定海军的官兵,而是从奴隶中提拔出来的,让奴隶来管奴隶,定海军只给工头下命令,由工头去催促奴隶工作。除了进行外围的防御,防止奴隶逃跑或是外敌的入侵之外,定海军的陆战队正在休整,他们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干。 “军帅,今天派出去的鹰队已经回来了,一共捉到了二百四十六只老鼠。”韦中玉轻快地说道。 鹰队,就是派出去捉俘虏的特战队,而老鼠自然就是俘虏咯。这个比喻十分贴切,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些俘虏本来就是用来打洞挖泥的土耗子。 “老规矩,先送军医处去让军医把他们的伤治好,再送到刑讯队去问清情况,然后安排到俘虏营去当奴隶。对了,让刑讯队的人下手轻点,别把人弄死弄残了,这些人可是咱们定海军重要的劳动力资源。” “明白。” 韦中玉走了,刘致远突然皱了下眉头,向身边的何心隐问道:“小立什么时候能到?” “现在是台风时节,定海军不敢出大洋,只能沿海岸线缓缓前行,所以路上耽搁了,估计要等半个月才能到。” “对了,我要的那些人,都能一并拉来吗?” “放心,这事由黄军长亲自督办,一准误不了。说不定,黄军长还能把更好更多的人送来呢。” “大运河啊,这一项大工程关系到我军海军的兴衰。” “军帅放心吧,咱们一准能把这条运河挖通。再说了,这条运河已经有人挖过几次了,咱们只不过是扩挖而已,不会太难。” “话虽这么说,不过我还是想让专门的人才来看一看,估算一下开挖所要付出的代价。如果代价太大,本军帅就不挖了,绕远路走好望角去欧罗巴。” “属下觉得最大的问题是粮食运送困难,现在奴隶营只有一万来奴隶,一年就要两万石口粮。如果有十万奴隶,那一年就要有二十万石粮食,这可是一个很大的数字啊。离这里最近的筹粮基地地是印度,用军舰运送也不太容易啊。” “粮食的问题不成问题,这里靠近尼罗河三角洲,那里是粮食产地,咱们只要出高价收购,不信当地人不卖粮给咱们。我反倒是担心淡水的问题。”刘致远拿出一份地形图,指着上面说道:“你看,大运河并不能以最短的路线穿过只有250里长的地峡,而是自北至南利用几个湖泊:曼札拉湖、提姆萨赫湖和苦湖。虽然全长是由南向北的,但也有8个主要弯道。运河北面还好一点,是尼罗河低洼三角洲,南面是干旱的沙漠,如何保障开挖这个河段时的供水问题,这些都是我们要事先考虑的问题。” “哦,属下明白了,属下马上去向当地人问一下这附近的水源分布情况。” 大运河,这个手笔实在是太大,让刘致远这个投资者感到高度紧张。这样一个大工程,费时长,经费也是个天文数字。定海军能不能承担得起这笔投入,这真是一个大问题。万一搞到一半出了什么问题而弄出个烂尾工程来,那就不是丢面子的事情了,这会让定海军元气大伤。 成,则功在千秋利在万代;败,则功亏一篑一无所有。大运河,这玩的可不是心跳,而是命,无数人的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