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海上霸主_第187章 天朝上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87章 天朝上国 (第1/2页)

    “海南岛开发得怎么样了?”刘致远把东洋和南洋各地的封疆大史召集到定远一号上,坐到一起召开圆桌会议。

    这几年来,台岛的木材的过度砍伐,现在要材出产稀少,位于台岛的迎君港渐渐没落,退位为战舰的修理基地。

    澎湖列岛还是定海军的新兵训练岛,除了扩大军营的建设以收纳更多的新兵之外,就是进行练兵任务和日常的海上巡逻任务。

    位于大陆东南的舟山岛和崇明岛是定海军的两大自由贸易岛,除了进行军事建设之外,就是完备海关以及进行海上巡逻。位于东北亚的种子岛和对马岛有驻军也是如此,主要是进行海上巡逻,保护商船以及防止倭国和朝鲜重建海军。

    位于南海的海南岛,功能就与上述各岛不同了,这里是定海军直辖的行政岛,岛上实行的是军政合一的管制政策,由黄宝定任总督。

    海南岛有丰富的铁矿和丰富的森林资源,这里靠近广州,西南贵州四川和云南等省盛产的哨石也被设在这里的火药场大量收购。定海军的造船场,炼铁场,铸炮场。火药配制场和燧发枪组装场都搬迁到了这里。正是因为海南岛上有如此多重要的军工厂和船厂,刘致远才把黄宝定调到那里去坐镇。

    其实,中原王朝一直都很重视对海南岛的开发。从西汉武帝时起,海南岛就正式纳入中原政权的版图。五代以后,战事频繁,大批汉民迁居海南岛。

    南宋末年,因逃避战乱,几十万闽南的莆田人移民到现在的海南岛,带来了莆田话和闽南文化。同时莆田文化发达,考中致仕者遍布中原,朝廷派官到海南任职也多数是莆田人,任职满后定居在海南。所以,海南岛上除了有黎族原住民之外,还有很多福建人。

    话说,这海南岛本是明朝的领土,隶属于广东,并且在海南岛的北部设有琼州府,统治整个海岛。不过,随着私人海外贸易的发展,具有亦商亦盗性质的海上走私愈演愈烈。为了对抗官府的海禁政策,各地海盗揭竿而起,沆瀣一气,继而东南沿海一带出现了许多海盗盘踞和贮藏掠夺物的据点,海南岛就是海盗活动的重要据点之一。

    有明一代,海口已为琼郡门户,环岛有白沙港、铺前港、清澜港、榆林港、临川港、保平港、抱罗港、东水港、博浦港、洋浦港、乌坭港等。海盗正是藉助于这些港湾隐蔽停泊,或攻城略池,杀人放火,或劫掠过往商舶,恣意妄为,扰乱地方。

    在定海军未壮大前,闽粤地区的大海盗集团如著名大海盗张琏、吴平、曾一本、林道乾、林凤都先后出没于海南。各路海盗串联互动,为祸南海。

    另外,东南亚地区又是东方海盗销赃贸易中心,海南不仅是往返于东南亚的中转站,也是明朝廷规定的东南亚各国通向广州的贡道,所谓“凡番贡多经琼州”。

    另一方面,明代的东南亚群岛,又是海盗的理想避难场所和安全基地。为了逃避政府军的追剿,许多海盗经由海南逃窜到东南亚各地,因为海南岛与安南、占城诸夷接境,所以,当时的海南岛已成为海盗通向东南亚的要塞之一。

    其实,在海南岛出没的,除了中国沿海的海盗和东来的倭寇之外,更多的是番寇。所谓番寇,就是来自东南亚一带的海盗,其中以安南,占城,吕宋,浡泥,暹罗等地的番寇为主。这些番寇的凶残程度与倭寇比起来,有过之而无不及。

    自从定海军打垮东海王王直之后,就开始分兵攻略南海诸岛,海南岛自然也就成了定海军重点攻略的战略要地。在刘致远出兵平定倭国之时,部分南下的定海军就入主了琼州,并且四处扫荡各大小海盗集团,一举荡平南海。

    自从定海军与朝廷订立海权分割协定之后,海南岛正式划归定海军所有。刘致远派人入岛探查过当地的风土人情之后,决定将此岛改造成直属于定海军的行政岛

    行政岛与台岛这类的属国不同,行政岛是直接受定海军统治,岛内的住民都是定海军的子民,岛内的高级官员都由刘致远亲自任命。

    “军帅,海南岛内黎族各峒多有不服我定海军统治者,属下借鉴军帅以前攻略台岛的战略,拉一派打一派,让他们鹬蚌相争,咱们再坐收渔人之利。”

    “嗯,这个战略不错。不过,黎族归顺华汉多年,多少也沾了点中原文化。咱们还是以拉为主,能不打尽量不打。”

    “属下明白。”

    “镇远港的情况如何?”刘致远与镇守镇远港的李忠明问道。

    “属下按照军帅即定的方略,以军港为依托,不断地向内地扩张,现在镇远港附近的平原地带都纳入我军之手,还迁了四十万灾民充实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