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灯塔 (第2/2页)
的地基,还要建起一个四十米高的基座。按照设计的图纸,这个基座是一个八十米见方的城堡,上面设上大炮,做成一个牢不可摧的要塞。所以,工程量很大,而水泥的生产能力有限,只怕这个工程要一年之后才能完全。” “不要急,最重要的是质量。我不要求你们建多快,只要求你们建出一个牢不可摧的神塔。” 基座加上神像,整个灯塔高九十九米,要让方圆数百里外的海上,都能看到它的光辉。虽然看起来已经很宏伟了,不过比起历史上最有名的亚历山大灯塔,还是有所不及。 刘致远在埃及的时候,就考察过亚历山大港,虽然那座一千多年前建成的灯塔已经被地震摧毁,不过从它的遗址上还能一窥其昔日的辉煌。听当地人介绍,这个灯塔高达180米,全为石灰石、花岗石、白大理石和青铜铸成。 人家一千多年前就能建这么雄伟的建筑了,定海军为什么不能?!正是因为被这座180米高的灯塔给刺激到了,刘致远才动了建“天妃神塔”的念头。本来他还打算建一座两百多米高的,直接超过那座180米的。不过,考虑到澎湖列岛位于地震带上,再加上建筑工人的水平不高。所以,他就先下令建这一座矮一点的,权当作是积累经验。等以后各项技术成熟了,建筑师多了,再在马六甲和苏伊士建更高的。 “军帅,明朝又派使臣来了,夫人让您回去。”一个侍卫匆匆而来。 “又是什么事?”刘致远一听到明朝来人,脑袋就疼。那帮家伙,都不识时务,带兵打它吧,又是自己人下不了死手;不带兵打它吧,它又不停地搞一些小动作,让人烦不胜烦。
这一次,朝廷还是派礼部尚书林润带队前来,目的也是要借钱。随团前来的还有工部尚书和兵部尚书,可以说,规格是很高的。再加上聂豹与唐顺之这几位老熟人也来了,张静妤才派人来把丈夫叫回到女王城去。 澎湖列岛与女王城隔海相望,半天就能到。在晚宴之后,刘致远终于跟来人坐下来谈了。这一次,明朝方面终于把姿态放低了,知道要送礼送国书。以前来的时候,大多是空手而来,这明显是不给定海军面子,难怪刘致远会生气。 “钱,我们定海军是不会借的。现在是商业时代,讲究的是诚信。在我的印象当中,你们朝廷一直都是出尔反尔,毫无信誉可言。除非你们朝廷拿出等值的物品来跟我交换,否则我是不会把银子给你们的。”礼物收下,该怎么办还是怎么办,在原则问题上,刘致远是不会松口的。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我们明朝现在真的是无以为继了,如果朝廷倒了,中华大地战乱四起,这对定海军而言,也不是好事吧?”唐顺之淡淡地说道。 “无所谓。就算是中原乱了,我也可以把百姓移走,世界这么大,好地方这么多,我找一个最好的地方来建立属于我自己的王道乐土,又有何难?” “哎,大家都是中国人,何苦如此无情呢?”聂豹叹惜道。 “你们来求我的时候,当然会说大家是中国人,万事好商量;只是一背过身去,你们就想方设法地挖我定海军的墙脚,并且无所不用其极地诋毁污蔑我定海军。这种事情我都懒得讲了,不过,你们朝廷自己出现了问题导致亡国灭种,这种事与我无关,不要把责任栽我的头上,我也不会为一个行将就木的朝廷买单。” “聂大人,咱们这一次来,不是来讨论谁对谁错的,而是想请圣皇陛下给我们明朝指一条活路。”林润见会场氛不对,马上止住了还要开口争论的聂豹。 “活路不是没有,而是你们自己不走,怪不得别人。”刘致远冷冷地说道。 “还请圣皇陛下明示。”林润一听到有活路可走,灰死的心咯噔一下又活了过来。 “我们华人能生产这个世界上最好的商品,丝绸陶瓷茶叶以及香料,只可惜,你们明朝不懂得利用这一点,非要搞什么重农抑商,把百姓都变成只会种地的农民。这也就算了,匠户和商人还要承担沉重的徭役,如此一来,从事工商业的人少了,商品生产和流通量过少,你们朝廷的收入自然也就少得可怜。你们如果还想要朝廷活,就得改革,重工商轻士农,同时把工匠和商人头上的徭役去掉。” “这,这似乎不太可行。” “路我已经指给你们了,可不可行是你们自己的事。我要说的是,现在中原百姓穷困潦倒,连饭都吃不上,你们朝廷就是只管他们要一钱银子,那也是重税。如果百姓的收入提高了,一年有四五十两银子的收入,那你们管他们收十两银子也不算多。如果你们不想办法提高百姓的收入,什么都是空谈而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