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开光 (第2/2页)
会一睹天妃神塔的尊容:一座高达百米的高大建筑,被一块巨大的红绸盖住,她将在今天举行开光仪式上,正式与世人见面。 五十九米高的天妃全身像,立在一座四十米高的基座上,这座高九十九米的天妃神像灯塔,费时近三年才建成,其中,费去银两不下三百万两。不过,这座雄伟的建筑还是震撼了整个世界。天妃神像坐北面前,她手持的那个如意上,有一个数平方米的观礼台,人站在上面可以隐隐约约地看到大海对面的明朝大陆。在天妃的冠冕上,有一个巨大的灯楼,那里将点燃永不熄灭的海神之光,默默地为航行在这条海狭上的船只导航。 福泽天下 海不扬波 民皆乐业 万国来朝。 神塔的四座城门上,分别高挂着这四个大匾。所有国家的使臣,就是从万国来朝这块门匾下进的城。而其他前来观礼的士农工商的代带则分别从另三座城门进城。这座高达四十米的城堡,长宽各三百米。城堡顶端的平台上,天妃神像立于正中,前来观礼的人分立神像的四周。 吉时一到,海上突然升起一个巨大的球状物。这就是刘致远的坐驾,他不想藏着掖着,现在把飞船拿出来立威更好。 飞船在众人那敬畏的目光中缓缓升空,最后停在了神像的顶端。就在这时,蒙在神像上的红布缓缓落下,一座高大洁白的神像露出了她圣洁的面容。她那微微向上翘起的嘴角,带着一丝慈祥的微笑。在场的所有人看到了天妃圣容,都顿觉平安喜乐。 “开光仪式,现在开始。”
000 “起来吧,我这里不兴跪拜礼的,以后都不要这样了。”仪式结束后,刘致远在偏厅接见了黄天娇所带领的前来观礼的海商协会成员。 刘致远虽然已经称帝,但是他在服饰礼仪方面跟以前还是一样,下属无须行跪拜之礼。如果是军人,也只须行一军礼。如果不是在特别重要的场合,他就是一身常服。而在重要的场合,他一般都是一套元帅军服,这跟后世的中山装差不多,不过这不叫中山装了,叫钦定华装。它穿起来简便、舒适、挺括,雄姿英发,一扫儒服那中庸保守的风气。 “陛下,这些是我们海商协会的一点心意,请陛下赏脸收下。”黄天娇现在身居海商协会会长,照旧还是在崇明岛上管收关税。 “哦,各位有心了。”刘致远接过礼单,没打开就放到一边,“各位成立海商协会,彼此互通讯息,避免了同行之间的恶性竞争,这是好事啊。” “这是陛下领导有方,我们海商才有今日的辉煌。”一个老者说道。 “民富国强嘛,我华夏帝国有今日的盛况,跟各位的鼎力相助是分不开的。我华夏帝国以工商立国,凡是有志于兴办实业的,都能得到帝国的大力扶持。”刘致远想鼓励这些有钱的人投资开办实业,不希望这些有钱的主再改当地主。 “有陛下这句话,我们就彻底地放心了。” 刘致远又鼓励了这些海商几句,就打发他们走了,只留下黄天娇一个人。 “现在出口额有什么变动没有?”刘致远关心的是这个。 “自从打开了南洋和西洋的市场之后,贸易额一直都是直线上升,不过,今年年初的涨幅出现了回落现象。另外,一些高档商品,如丝绸陶瓷之类的价格明显回落。属下认为,海外市场已经日趋饱和,不能再盲目扩大出口量了。” “嗯,物以多为贱,这话一点都没错。我们出口的商品的种类还是太单一,这不是长久之计。你回头跟海商们协调一下,让他们适当地减少丝绸陶瓷的出口,先稳定住物价,别自己把价格给降下来。” “属下明白了。” “衣食住行,以衣为先,不管世界哪一个角落的人,都必须穿衣服。只有丝绸这一种高贵的服饰,并不能满足世界上所有人对衣饰的需求。我们还要开发一种比较廉价的衣服,你看棉布的生产有没有扩大的可能?” “现在棉布的纺织跟丝绸一样,都是靠手工纺织。虽然棉花的价格比生丝要便宜得多,不过手工费还是占大头。手工费降不下来,棉布的价格也不比丝绸便宜多少。” “也是,现在织物之所以这么贵,主要是因为它们是纯手工生产,一个人一天纺不了多少纱,也织不了多少布,价钱不贵这些织工们都没饭吃。如果没有机械作动力的纺织技术,衣物的价格还是降不下来。”刘致远摇摇头,心说:没有机械动力来开光,就无法开启工业革命,现在还是要快点把蒸汽机发明出来,并且快点运用到工业生产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