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海上霸主_第229章 战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29章 战车 (第1/2页)

    三大洋尽掌于手,下一步,就是真正的掌控全球了。而要真正做到掌控全球,必须要打一些必要的陆上战争,而且要有一支专门打陆上战争的突击队。在世界各地,凡是不听话的国家,就出动这去突击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抢占战略要地,逼迫对方听话。

    说白了,就是要有一支可以深入内陆作战的尖刀部队。

    本来,特战队就是这样的一支尖刀部队。但是,要深入内陆,安全方面就成了个大问题。其他几个没有陆上强国的大洲还好说,特别是国家林立的亚欧大陆,定海军现在还没敢派兵深入到内陆二百里的范围。

    而在攻打倭国本州岛的时候,定海军的伤亡人数不下千人,这也让刘致远认识到了定海军在陆上作战方面还有待加强。

    如何才能让特战队安然进出世界各地,这是刘致远现在致力研究的问题。从空中乘坐热气球进出内陆?这不太可行,因为热气球的载重能力有限,装不下几个人。而且还要受天气的影响,一到了大风天气,热气球就没法用。

    空中方面无法大量转运兵力,那只能着眼于陆地。在陆上行军,最大的威胁还是来自于敌人。人家是地头蛇,占了地利,定海军是外来者,还没开打就吃了不熟悉地形的亏。

    另外,敌人占了地利,还可以用埋伏游击的sao扰战术来攻击特战队,特战队会被搅得不得安宁。而且大部队深入内陆,补给也是个大问题。就算特战队以战养战,自己筹集军粮,可这弹药消耗总得要补上吧。如果没有弹药,光用冷兵器与敌人短兵相接,就算是特战队以一敌十也没用啊,因为特战队员本就不多,敌人还在数量上占优,他们就算是用十个来换特战队一个,特战队也耗不起。

    问题多多,其实归结到一点,就是要有一套真正可以保护战士生命安全的装备。比如说海战,谁的船坚炮利,谁就无敌于四海。陆地上也一样,谁的装备和战法先进,谁就纵横无敌。海上比战舰,那陆上就是比战车了。

    如果特战队中装备有坦克,那些什么骑兵步兵,全部都是炮灰。根本就不用开炮,直接碾过去就能把这些冷兵器军队给压扁。很可惜,现在还没有发明出发动机,坦克还没法造出来。

    没有坦克,也就再退一步,造性能差一些的装甲战车。这种战车是木结构,只有外面镶嵌上铁皮以挡刀箭攻击,这样的木车很轻便,人力就能驱动,还可以用马匹来牵引,动力方面不成问题。

    而真正的问题还是补给。由于军队深入内陆作战,陆上开通补给线的代价太高,还要分散兵力,这是不可行的。除了用热气球空投的方式进行补给之外,还真没有更好的补给方法了。而空投的这点东西,根本不足以支持特战队如此频繁而且高强度的战争,别的不说,就连弹药也很难保障充足。

    如何解决弹药补给的问题,让刘致远头疼了很久,当他看到澳洲土著人所用的那些飞去来器的时候,顿时豁然开朗,一个大胆的设想让战车不再需要考虑弹药补给的问题,因为战车上的主战武器不再是火器,而是冷兵器。这种冷兵器就像箭羽一样,可以多次重复利用,而且它们比弓箭的杀伤力更大,足以代替一窝蜂等火箭弹,成为克敌制胜的利器。

    其实,再见到了这种飞去来器之后,小儿子刘镇远的好奇心也被勾了起来,他照着缴获的这几个标本,自己又弄出一几个相似的来,并且随意地调整这些飞去来器的长度和角度,经过多次试验,很真让他发现了其中的规律。

    飞去来器飞出去能回来的原因,主要在镖臂的截面形状及其自旋。没有这两点特性,飞去来器就其它的木棍没有两样。镖臂的截面形状是飞去来器所受的空气升力和机翼相同,而镖的自转则令镖身稳定。由转动力学知道,飞去来器和陀螺一样,其自转轴也绕铅直线旋转。升力及稳定性使飞去来器上升,而其自旋轴之转动则令飞去来器回飞。

    通晓了其中的原理之后,刘镇远就开始发扬其多手好动的精神,经过了几天的努力,他居然做出了V字型、香蕉型、钟型、三叶型、十字型、多叶型,以及其它的各种造型。

    刘镇远如耍宝一般不等地演示着自己新创造的新奇玩艺儿,而这些飞去来器在扔出去之后,在外面旋转一周,最后总是能回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