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32章 祸水西引(中) (第1/2页)
“陛下,我朝已经跟俺答汗议和成功,蒙古人答应退兵了。”被明朝派来协调的礼部尚书徐阶说道。 为了与蒙古达成这个和议,徐阶可谓是用心良苦,他不但亲自前往俺答的大营,忍受蒙古人的谩骂污辱,最后还是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俺答汗。 “既然答应了退兵,那他们还屯兵城外干什么?既然已经答应退兵,那他们昨天为什么出兵攻击我定海军?”刘致远怒问道。 “可能是他们不知道是陛下的军队,所以...”徐阶说到此,突然觉得一阵寒气扑面而来,打了一个哆嗦,不敢再往下说。 “不知道是我的军队?那你们不事先通知他?”刘致远怒意大起,从徐阶的话中他可以听出一点:明朝方面还是不甘心当属国,在对外的外交行动中,并没有把定海军和华夏帝国的名号打出去。 “这是属下失职。”徐阶被吓得不轻,他倒不是怕刘致远当场把他杀了,而是怕应对失误,引发新的矛盾。要知道,人家定海军现在已经有数千精锐兵临城下,天津卫那边还屯兵数万,要是这个时候定海军向明朝宣战,那明朝想不亡国都难。 “我不管你失不失职,既然蒙古人敢先攻击我,那就是宣战,我会跟他们打到底,直到把他们打趴下为止。” “陛下,以和为贵啊。”徐阶又是一惊,他不想自己所付出的议和努力付诸东流,要是真的开打,蒙古人有十几万兵力,实力不容小视。 “和你个死人头,你不要忘了明朝现在是什么身份,如果你们觉得自己羽翼足够丰满了,倒是可以坚持跟我定海军的仇敌结成统一战线,我们在战场上见。” “属下不敢。”徐阶老脸一红,他总算是明白了,当人家属国不是这么好当的,礼部的所有外交活动,都必须向人家请示,如果没有人家的批准,什么和议都是无效。 “蒙古人要想议和也成,派人来跟我议。如果不派人来先跟我达成和议,你们先前议和的条款都是废纸。从现在起,你们之间的议和,要在我的主导下进行,所有条款都要重新拟定。你马上回去告诉你的主子,让他动一动自己的猪脑子,想好以后该怎么当好这个保定王。”刘致远一挥手,示意徐阶快滚,他还要主持军事会议,商议对蒙古人的战事。 俺答的大营安在北京城北面不远处,离定海军的军营只有十几里地,他之所以在达成了和议之后还没有离开,一是为了坐山观虎斗,看看明朝与叛军之间的战斗,或许能从中捞到一些好处;二是为了督促明朝方面履行和议,由于上次被嘉靖皇帝给忽悠过一次了,在俺答的心中留下的深刻的阴影:明朝虽然号称礼义之邦,信誉却等于狗屁。如果这一次早早地回师,恐怕明朝很快也会毁约。 接下来事态的发展似乎也应征了明朝想要毁约,自从一支奇怪的军队从东方出现之后,明朝对俺答的态度大变。前几天还天天派使者,送礼送物,什么都好商量,这支援军出现之后,别说是礼物,连使者都全部撤回去了。 明朝的这一反应,俺答生怕自己再次被忽悠,于是,他就决定给明朝一个下马威:派兵把你们的援军打掉,看你们还老不老实。 由于这支援军人数只有几千,俺答才会派出一支千人队前来试探攻击。其实,这也不是俺答托大,因为这一百多年来,明朝的军队一直积贫积弱,如果没有坚城当后盾,明朝的军人十个都未必打得过蒙古人一个。一支千人骑兵队,就足以在旷野上横扫明朝上万人马。 按说,明朝的军队真的是不能打,俺答这样想并没有什么错,但是他犯了一个常识性错误:他没先搞清楚这支援军是不是明朝的军队,就派人来送死,实在是失策。 这不,俺答正坐在军帐中等待捷报的传来,可是左等右等一直等了几个时辰,别说是捷报了,派出去的人一个都没回来。 “难不成是见鬼了?”眼看着天就要黑了,还是没人回来报信,俺答有些着急了。为了弄清自己的军队出了什么事,俺答派出了几支骑哨,结果,带回来一个让他吐血的消息:千人队全军覆没。 俺答自然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他清楚自己军队的实力,就算是打不过人家,也可以打马快逃,蒙古骑兵还从来没有全军覆没的先例。于是,他亲自带了几个亲信,摸黑来查看。 这不看不要紧,一看气得七窍生烟。在开阔的原野上,数以千计的尸体被摆成四个大字:俺答受死!这四个字还是蒙古人常用的八思巴文,俺答一看就能看清字意。而且更气人的是,这些摆成字型的尸体上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