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本感言 (第2/2页)
国了,还不如完本的好。 我最后花一卷的篇幅,写新政前的夺嫡,写新政产生的冲击,却没有写新政的具体实施。可能有很多人觉得本末倒置,其实这是因为我觉得新政这个东西,是纯粹YY的东西,与三国无关。 但是在这里,我却想说一点关于新政的内容。 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领先了世界两千年,最后却被人家赶上,而且被一些刚从蛮荒里爬出来不过几百年的人给欺负了。想来想去,似乎只能说以儒家思想为工具的皇权实在太强悍,强悍到推翻了一个,又很自觉的再捧起一个来。 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文臣武将没死在敌人手上,却死在自己人的手上? 为什么敌人越是怕的,自己人也在怕? 为什么那些看起来并不笨的人总要干自毁长城的事情? 为什么那些绝世英才最后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夺权做皇帝,要么被皇帝干掉? 为什么开国功臣最后都要成为新皇帝的目标? 为什么有人说,你不幸生在皇家? 归根到底,还是皇权这个排他性极强的怪胎。 皇帝,占据了天下最多的资源,享受了天下最多的好处,同时,注定了他也要承担天下最重的责任。可是,享受好处是快乐的,承担责任却是做不到的。他们为了保住手中的即得利益,就不得不紧紧的盯着每一个可能对自己造成威胁的目标。
目标有两种,一种是外来的,一种是内在的。而相比于外族入侵来说,身边的能臣名将似乎威胁更大一些——因为他们更近,而外族看起来,比较远一些。 强悍如李世民、赵匡胤、朱元璋,也只能为子孙计,消灭功臣,不过手段不太一样,有文的,有武的,有明的,有暗的。 这是一个悲剧的循环,谁也打不破。 一个互相提防的团体,怎么可能是最好的团体? 相比较而言,天子实施黄老之道的汉初,三公坐而论道,似乎更好一些。但是后来汉武帝取消了他们的权利,确立了皇帝独裁的基础,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人人都在对付那个****,人人都在想成为那个****,一个不受限制的****。 我YY的新政里,天子垂拱而“治”,对高级官员实行任期制,就是想解决这个矛盾。 但是这样做要有个基础,就是要避免行成世家把持朝政。 而避免世家有个最基础的问题,就是要普及教育,打破世家垄断教育进而垄断仕途的可能。印刷术和造纸术的普及,是不可缺少的物质,打破独尊儒术,又是首当其冲的一步。 儒学不应该被全部取消,但也不应该成为唯一的学术。 政治改革是个大事情,远不是一两句话说得清的。当然,我也没有兴趣,没有能力说得清。 所以我干脆虚化的新政的具体内容,只讲出了大致的几个思想基础和改革方向。 因为我相信,古人是聪明的,只要指出了方向,播下了种子,打破了他们的思想固势,他们会做得更好,毕竟那个时候心存天下的读书人比现在要多得多。 有曹冲坐镇天下七十年,足以影响三代人,我相信,纵使新政会遇到困难,也足以扭转他们的思想。君不见,改革开放才三十多年,天下已经变了样? 一个教育逐渐普及,农工商俱重,还保持着包容四海的肚量,放眼天下的胸怀,以强悍的武力保卫自己的国家和子民,充满着自信行走于天下的民族,还会遭遇五胡乱华、八国联军这样的惨剧吗? 我想应该不会。 当然了,新政会遇到很多困难,这个是意料之中的事。但是如果这样的条件还不能扭转历史的车轮,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样的办法可以。 至于能不能为万世开太平,那只有天晓得了。 即使是YY,也是YY得比较靠谱的,这一点我自信。 完本之际,胡言乱语一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