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六章 欲盖弥彰 (第4/4页)
、富可敌国的人应该怎么办?你们想与官府结合,你们想联盟自保,这些都无可非议,问题是这样就能够确保你们子孙后代和你们的万贯家财的安全吗?恕在下直言,这些东西只不过是做些表面文章,起一时之效,不要说像这次土匪打劫之事你们恐怕永远防不胜防,再往远里说,一旦发生前些年闹大蜀的事件,整个四川震动,谁又能保护了自己的家产。汪盟主想想看,如果天下90%的人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恨不得随时造你们的反,杀掉你们而后快,你们再富,家丁再多能够安生下来吗?今天的官府自己尚自顾不暇,还能够保护你们?” “还有一个更严重的问题,那就是蒙古入侵的问题。现在外敌环伺,蒙古大军已数次进攻四川,再次入侵四川只是时间的问题。汪盟主走南闯北,自然知道江北蒙古治下的汉人状况,那是十村九空,十室九空,白骨遍地,地荒田芜。不要说祖宗衣裳和语言被改,甚至居住的房屋也以蒙古人的毡棚为时尚,简直让人咬牙切齿。不说这些大道理,但有一件,如果蒙古大军进入四川,大家也包括汪盟主你恐怕连命都丢了,要那么多的财产又有何用?汪盟主今天有丧子之痛,恐怕已经感到什么是身外之物,难道就不明白孰重孰轻吗?请问汪盟主还有在座的诸位,你们想过没有,为什么我们汉人多先是金人、后是蒙古人千倍、百倍,但是我们就愣是让人家刚给一败再败,亡国灭种呢?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90%的汉人根本连饭都吃不饱,他们心里根本就没有把这个国家当成自己的国家,不要说不愿意用自己的生命去保卫它,甚至还巴不得有什么人来替自己出气,把那些不把自己当人看的官府、富人全部杀掉。这才是问题的关键,也是汪盟主最终将面临的心腹大患。” “少侠所言过于深奥,但有一点老夫是明白了,那就是贫富不均。不过,上有朝廷官府,我们一介草民又能干什么呢?”王老头似乎听懂了些什么。 “说句实话,在下对朝廷既无好感也不抱希望,如果他们真有作为,何至于几百年来一直饱受外患欺凌,只知道对外纳礼送钱,摇尾乞怜。同样,在下也不认为我们草民就毫无作为,听之任之,正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问题的症结在于应该怎样做?论语有云,我日三省我身,为人谋不忠乎?与朋友交不义乎?传而不习呼?又云:入则孝,出则弟,谨而言,泛爱众等等,通篇都是向上看,向左右看,向自己的圈子里看,就是没有向下看的。虽然后来孟子说什么勤政爱民云云,但是他的仁爱还是摆脱不了向上看的怪圈。后世人讲什么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更只是从治下的角度来看的。这些高高在上的家伙从来没有认真的往下看一看,听一听下层的呼吁,他们要的是平等,正所谓不患贫而患不均。有一位智人说得好,前半夜想想别人,后半夜想想自己,凡是多为他人着想。真能做到这一点,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当然我说的平均并非绝对的平均,相反我坚决主张富人、能人积极发展,创造更大的财富,但是国家和富人要想长治久安,长期保持自己的财富,一定要有长远的观点,拿出一部分来,当然是一大部分分配给那些贫穷的人,不仅让他们保持基本的温饱,而且让他们有一种生活逐渐变得越来越好的希望,同时,要把足够维持他们自身温饱的土地分给他们,让他们对这个国家有归属感,有主人感。试问,如果我们几千万汉人人人都把国家当成自己的财产,这里有他们自己的土地和家园,哪一个外族敌人来了他们会允许,他们会不给外敌拼命。真是如此,有多少蒙古人够我们杀的,又有多少人愿意上山当土匪?这样做,富人短期看来是受了些损失,但是长期看来却大为有利,一是他们可以更长久的保持自己的财产,免除整天担心财产被夺的威胁,从而腾出更大的精力挣更多的钱,享受他们的财富。要知道,钱财多了固然好,但是够用、能够心平气和的用才是最好。而国家也能够腾出更大的精力,发展军备,专门对付外敌入侵并保护和支持富人去挣更多的钱,保护穷人过正常的生活。” “说的不错,但是做起来恐怕很难?又谁能知道真能达到这一效果呢?”王老头似乎若有所思。至于那几个所谓的江南游侠好像听明白了,一个个沉默不语。 “其实这样的事已经有人在做了,那就是很多人传说中的三一教。他们将通过各种手段得到的土地分给穷人作为他们自己的财产,然后将他们组织起来实行自治,并积蓄力量抗击蒙古,对抗官府的压迫。然而他们并不消灭富人,相反还和正派的富人合作,一起发财并保护富人的利益。三一教教徒中富人也很多,而且还鼓励教徒发家致富,富有教徒也根据自愿捐款捐物,支持教务发展,保家卫国。说到这里,在下也不想再隐瞒各位,我就是三一教教主,名叫叶蓝。今天一席话,算我送给汪盟主的第一张药方,正如刚才说的,愿不愿意接受悉听尊便。如果汪盟主愿意对我们继续了解,我们当然有耐心等下去,愿意与我们合作更是求之不得。如果有那么一天,汪盟主、也包括在座的诸位想要加入三一教,与我们共举抗蒙大旗,那我么也会热烈欢迎!”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老夫可以告诉叶教主,从今天起决不再与三一教为敌,并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支持抗蒙事业,体恤穷人。至于合作等事,老夫经此一变,已经心灰意冷,无意江湖,只要能够报得了此仇,就此封剑归田。”王老头微微点着头说道。 “我们兄弟愿意参加三一教领导的抗蒙义举,不知有没有这种荣幸?”张一氓代表那几位在表态。 “抗蒙大业是我们所有热血男女的共同的事,当然是多多益善。几位是江湖中人,尽可按照江湖的方法从事这一事业。待此间事了,诸位可以到襄阳一带找一位叫杨过的青年共同展开工作。只是今天的谈话切勿外传,以免被人所乘。”穆青这样结尾,众人自然点头称是。 “不知叶教主的第二个药方是什么?难道你打算帮我们攻克土匪山寨,替我们报仇雪恨吗?”王老头倒还没有忘了穆青一开始的承诺。 “汪盟主不要担心,既然答应你了我就肯定会兑现。只是我的药方不是简单地攻克土匪山寨那么简单,因此要想得到这一药方,你一定暂时听我的安排才行!”穆青故意卖起了关子。 “叶教主尽管吩咐,只要能够报仇,让我干什么都行,要我的全部财产都可以!”王老头是是铁了心了。 “汪盟主言重了,我既不会要你的任何财产,更不会强迫你干你不愿意干的事。我的条件很简单,一是要对付这些土匪用不着这样大的阵仗,所以你尽可遣散你掌握不了的人,仅留下你自己可以信任的家丁士卒,宁缺毋滥。只要多备弓箭和盾牌即可;二是一旦掌握山寨大局,只惩首恶,不要滥杀无辜。盟主可否答应?”穆青有意遣散哪些其他家族的人,贡山大寨的事,越少人知道越好。不然,还有什么秘密可言。 “绝对没有问题,老夫马上将其他三家的家丁遣散回去,只剩下自己家的700名亲信留下来。至于第二件,进入山寨一切唯教主之命是从!”王老头像找到了一棵救命稻草似地满口应承。 “如此甚好!今天晚上我就将第二张药方送上,保证让汪盟主实现所愿!”穆青故作神秘的说道,然后扬长而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