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神雕之本色英雄_第六十七章 软硬兼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七章 软硬兼施 (第2/3页)

如此不耻下问,精神实在可嘉,也令在下佩服!只可惜时代不同了,如果是在10数年前,朝廷能够有如此胸怀,今天的局面当会大大不同。遗憾的是,今天也物是人非,机运不在,不论各位如何殚精竭虑,卧薪尝胆,恐怕都很难于事有补,极有可能只是感叹无可奈何花落去了!”穆青看到时机成熟,开始自己的最大一次忽悠行动。

    “少侠的意思是现在已经是于事无补了?想朝廷现在还有数路富饶之地,数十万大军,难道就此作罢!”赵无邪在唱主角。

    “各位均是绝顶的明白人,当然知道当今天下大势。而明智的人之所以称之谓明智,就因为他们能够明白应该顺势而行,在既有的条件下,尽量争取最好的结局,而不是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现在南宋朝廷手中只剩区区五路之地,已是当今争夺天下中实力最弱的一股势力了!不要说蒙古的铁甲,即使对付宣布自治的三一教势力,又有多少胜算,想来三位心里比我清楚。为今之计,无非是如何尽量延长一段时间罢了。不知诸位是否这么看?”穆青先来一段危言耸听,然后把球踢给了对方。

    “少侠所言不能说毫无道理,正是因为面临这种困难状况,我们才广招贤士,卧薪尝胆,以求东山再起。以我们今天的实力,难道还不如蒙古初起的数万人马,当然更远胜于三一教当时的一帮乌合之众,只要重新整顿,团结一心,定能奋发图强,再创辉煌!”赵无邪两眼发光,说的异常兴奋。看出来,这也是那位赵三一的观点。

    “从道理上来说赵大人说的当然是对的,但问题是赵大人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那就是上述的两种力量在初起时不仅是顺应时事,更有一帮聪明绝顶的大才在推波助澜,它们犹如出生的婴儿,生命力异常顽强,不论面临何种千难万险,一直在顽强地生长壮大,而反观今日南宋朝廷和各级管理机构、军队早已积重难返,效率低下,除非朝廷痛下决心,彻底改弦更张,以现有的军队来对抗外敌根本就没有任何希望。重要的是,我们又如何能在短期内荡涤掉一切污泥浊垢,焕发肌体生机?两个强敌又如何会给我们以充裕的时间来做到这一切?不要说蒙古大军,即使三一教集十多路、近百万大军之力,又与我们共有了长江天险之利,他们要对付宋廷,我们又能抵抗几天?”穆青开始加码。

    “少侠言之有理!然而何故他们现在又停了下来?难道不是顾忌蒙古会抄其后路?果然如此,我们当有充足时间整治兵备,东山再起。”那位赵三一终于开始说话了。

    “这位赵大人所言看起来有些道理,但是依在下看来恐怕不是实情。相反,在下认为,三一教之所以突然停止进攻,固然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绝不是害怕蒙古人抄其后路,相反,正是由于蒙古人现在正在发生王位争夺战,无暇南顾,才给了南宋以喘息之机,因为如果蒙古人入侵在即,三一教一定会破釜沉舟,毫不犹豫地立即灭宋,解除后顾之忧,然后整顿内部,集中全力与蒙古决战。相反,因为他们明白蒙古南侵尚有几年时间,因此才从容地停止进攻,先整顿内部,巩固现在的一切,提高战斗力,然后视情况决定何时对宋作战。一则避免更大的牺牲,二则希冀能够找到其他兵不血刃的途径。这才是他们的真正用意,也是他们至今只是宣布自治的,没有称帝或更改年号、国号的原因所在。拙见是否能够得到大人们的认同?”穆青有意打住这一话题。

    “也许少侠讲得有些道理,果如此,我们又该何去何从?难道就这样束手待毙不成?”还是哪位赵三一。

    “我讲这些,只是就事论事,描述一下大家都知道的真实情况而已,三位身为当局者,当然比我要明白得多。至于到底是何去何从当然不会听我一个外人说三道四,自有宋朝的皇帝和你们这些大臣们费此脑筋。我这里也就是纸上谈兵,聊当成喝酒聊天的佐料罢了。既然赵大人有此一问?我也不妨做一家之言姑妄说之,各位也姑妄听之,说完后大家哈哈一笑,随着三两杯浊酒忘在脑后。”看着在座的几人在等着下文的样子,穆青继续接着自己的话题。

    “当然,常言道天无绝人之路,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也能够找到出路。问题是如何找到一条最合适的和最好的出路。这也正是一般人和绝顶聪明的人之间的区别。这好比是下棋一样,真正高手不仅要能在春风得意之时知道如何乘势而进,而且要明白如何在极端困境下找到解决办法,甚至是在明知已经是死棋的情况下,找到一种解决办法,尽量做到存活下来。要做到这一点,就要真正地了解各种有关情况,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恐怕就是这个意思。

    当今南宋面临的敌人以蒙古为第一强,三一教自治区域次之。南宋朝廷也许认为可以在两者之间纵横裨益,玩三国鼎立的那一套,遗憾的是时代变了,情况也不完全一样,根本行不通。因为南宋之所以存在,仅仅是因为南方的汉人不满蒙古人异族的统治和残暴,靠的是南人不愿做亡国奴之精神和气势,才拼死抵抗。长达几十年的襄阳保卫战就是一例。一旦朝廷打算与蒙古合作,这股气势就垮了,支撑南宋存在下去的主要精神力量也就完了,南宋政权立即就会土崩瓦解,所以联合蒙古这一条根本就不可行。三一教之所以宣布自治而非建立新的朝代,称王称帝应该也出于这一同样的考虑,因为他们不想被人称作民族的罪人,在异族敌人进攻的面前同室cao戈,丧失民心,所以他们也拼命以抗击蒙古人为己任,牢牢抓住抗击蒙古人这个大旗不放,因为他们也很明白,对于南宋的汉人百姓来说,反蒙是重要的原则问题,谁要是在这一问题上玩火,就会立即被天下百姓所抛弃。”

    “联合蒙古这条路走不通,剩下的只有与三一教自治区打交道了,消灭他们不可能,恐怕只有合作抗蒙这一条了,如果他们想和你们合作而你们又不想被他们消灭的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