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二章 唇亡齿寒 (第2/3页)
用力拍出,将对方的剑气震到一边,同时内力一吐,淑女剑上剑芒激射有三尺多长,顺手一划,对方猝不及防,如果不蹲下身去,只有硬生生地将脖子递道剑芒上。也亏得六位老家伙身经百战,应变能力超强,只见六位老僧几乎异口同声的一声疾呼,齐刷刷蹲了下去,虽显狼狈,但总算躲过了这一招。诸不知,龙女有意稍微放慢速度,目的就是为了这一效果。在此同时,只见她小腰一摆,瞬息之间已经跃到这六位老僧的身后,只听到一阵声音乱响,老僧身后的几十名武僧已经被龙女点住了xue道,站在那里。而龙女则更像一个天使般,优雅的飘回穆青身旁,挽住了穆清的胳膊。动作和神态竟然和尤莉一样,好像事先商量好似的。 “我说你们这些老和尚为何如此迂腐不堪,难怪这么多年大理段氏被人家高家玩弄于股掌之上,有你们这些老的,想来小的也不怎么样。你们也不想想,既然高家已经将你们的皇上软禁于此,何故还要派高手来杀他,而且明知道天龙寺有这么多的高手,岂不是自投罗网。如果真要杀他,重兵围住,一把大火不完全解决了,费这些事干嘛?想想看,既然是偷着进来的,难保不是朋友,为何连问一下都不问,一出手就是死手,用得着发这样大的火吗?”穆青看到龙女和尤莉已经教训了他们两次了,火也出了大半,但是仍然没有好气,忍不住讥刺他们两句。 “好!且听你们说说!到底是来干什么的?”那个显然是为首的老僧开口说话了。这就是江湖,打败了,才知道要听人家怎么说,如果反过来,事情就会是另外一种样子了。 对方态度软了下来,穆青也不再与他们啰嗦,在进入大殿并屏退左右后将一灯大师交给他的印信掏了出来,至于那本武林秘籍,穆青在见识到六僧的武功以后,突发奇想,打算留在自己手里一会,研究一番再说。估计一灯交给他这本书肯定含有此含意,因为他们无论如何都无法一人练习此功,看到穆青对武学有如此见解,有意提携才这样做的。也可能打算当作拯救段氏皇室的一种谢意吧!无论如何,既然交给了穆青,穆青看一看研究一番应该不为过。看到是原来老皇爷的印信,几个老僧也不再多说,随即将穆青他们带到大理皇帝段兴智面前。穆青先是简单地向他解释了目前的局势和自己的打算,然后征求他的意见,在得到段兴智的同意之后,穆青先让龙女和尤莉先潜出天龙寺,然后在北门外闹出一点动静,待把守卫兵力吸引过去以后,迅速脱离返回客栈,千万不要照面,而他则带着段兴智以同样的办法离开了天龙寺,来到了居住的客栈。接着一切回归平静,谁都没有想到大理皇帝已经离开了天龙寺。当然为了谨慎起见,穆青还交代寺里找了个身材和相貌与段兴智相似的和尚临时充当皇帝的替身,以防敌方检查,做到有备无患等等。 回到客栈以后,朱子柳他们已经回来了,经过他们对皇宫的打探和了解,目前高泰祥与慕容生一起居住在镇南王付府,这主要是为了防止人们攻击他有取段氏而代之之嫌。所以皇宫中并无多大改变,只是禁军首脑和守卫皇宫城门的兵士换成了他们自己的亲信。总数为3000名的禁军中的大部分中下层军官没有进行变动,也可能是时间还没有来得及,也可能高泰祥他们认为根本没有必要。反正在他们看来,皇帝已经被牢牢地软禁在天龙寺内,而军队又在自己掌握之中,自己又不住在皇宫,这几千名禁军士兵能有多大问题,现在唯一的问题是城外的宋军。 综合各方面的分析,穆青与段兴智商量后决定如此如此,冒一次险,争取恢复对禁军的控制和占领皇宫。穆一虏负责组织在城内的三一教教众,准备接应,并在天亮时派人出城通知大军看到城内火起就开始攻城。然后众人收拾行装,离开了客栈。 第二天一早,皇城大门洞开,政变后大理城的实际控制者高泰祥在数百名亲兵的护卫下来到皇宫。他今天特意到这里是为了召集群臣共同商议城防事宜,毕竟现在皇帝还是段兴智,尽管已经被软禁在天龙寺里,但是高氏自己既未登基,所以当然不能住在皇宫,而且也不便在镇南王府召集群臣不是。现在面临大军围城,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所以他还是要来到皇宫大殿来办这事的。 在出发之前,先是包围天龙寺的军官报告昨天晚上有两个黑衣人试图接近天龙寺被赶跑,根据早晨派去送给养的暗探报告,段氏皇帝仍然在寺里。高泰祥与慕容生商议决定两人分头行动,为免发生意外,慕容生坐镇镇南王府,指挥军队防守,高泰祥带领500名亲兵前往皇宫,会同担任禁军首领的堂弟高升召集群臣,商议城防事宜。考虑到守卫皇城南北城门自家军卒,加起来足有千人,特别是五万余人的守城大军经过多年的经营,全是自己的亲信掌控,因此高泰祥是没有任何理由担心的。一行人很快来到皇宫门前,新任禁军首领高升已经在皇城门前等候,500名亲兵除了几十名卫兵外,全部被安排与守城门的高家家兵一起待命。毕竟大理皇城面积有限,一下进去500兵卒就显得太多了点。因为按照定制,皇宫是由禁军守卫和管理的,现在南北两道城门已经移交到高家军的手里了,加上丁点大个皇城,从南到北快跑也用不了一盏茶的功夫,而且以高泰祥和高升的武功,当然是十拿九稳。为了显示大度和胸有成竹,发动大理各股势力和部落头人共同抗敌,他高泰祥也要显得有点诚意不是。 皇宫内的情况一切照旧,就好像根本没有发生过政变一样。群臣们已经集合在大殿里等候中国公的到来,至于皇帝吗,名义上是因病修养,无法上朝,一切军政要务均委托中国公全权处理,但大家心里明白这无非是重复几十年前的历史罢了,高家已经再次掌控了一切,登基为帝只是时间的问题。大臣中高家的亲信自是心中有数,而那些高家的对头也只能是敢怒而不敢言。只是南部和西部地区的六名部落头人,特别是一直与皇帝有姻亲关系的百夷部落头人显然不准备从命,如果不是被困城里而且担心皇帝被杀,恐怕早就反了。 随着卫兵高呼,中国公到!群臣起立,高泰祥示意跟随的十几名亲兵站在门外,他自己身披戎装,手扶剑柄走进大厅。双目先是扫视了一下,看到应该来的大臣和头领都到齐了,就直接走到首辅大臣的座位上坐下。接着自然是商议守城事宜,亲近高泰祥的臣僚们自然力主抵抗,并提议速派人出城,联系蒙古人派兵来援,反对的人则提议出城议和,以免以卵击石,生灵涂炭。众人议论纷纷,莫衷一是,最后自然将目光都转向了高泰祥。高泰祥站起身来,清了一下喉咙,准备宣布自己的决定。就在此时,高泰祥以及他堂兄弟高升的背后不知何时各出现了一个身穿禁军服装的人,一出手就将二人制住,甚至连话都说不出来了。与此同时,只见穆青和慈恩两人已经站在了大门口,堵住了大门,原来空着的皇帝段兴智的座位旁,大理皇帝段兴智突然出现了,左边是老顽童,右边是先朝宰相朱子柳。 就在大家目瞪口呆之际,朱子柳拿出早已准备好的诏书宣布,原中国公高泰祥勾结蒙古,图谋不轨,软禁皇帝与天龙寺,屠杀忠臣,应立即诛杀。命慈恩大师暂代禁军首领、禁军士官凡遵令击杀高军乱党者,平地升一级,坐中几名高家亲信刚想反抗,均被朱子柳和老顽童击杀,而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