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四章 不辞而别 (第2/4页)
拼命的贬低自己,根本就不接姓波的茬。 “大侠太谦虚了,不论从大侠的所作所为还是言谈举止之间无不透露着运筹帷幄的大将风度,此话如果是别人说我信,凭我妙言亲眼所见,完全可以断定兄台之才情谋略能与之比肩的屈指可数。兄台就不要掩饰了,难道还信不过在下。”波妙言自以为是的头头是道。 “真想不到,兄台对于面相和看人还有如此独到的研究,佩服佩服!”穆青举杯喝了一口算是将这一议题打住。 “兄台被人称为江湖三公子之一,世人将兄台与名满天下三一教教主叶蓝与风流书生穆青相提并论,上述二人皆有归宿,成为叱咤一方的风云人物,不仅名满天下,而且手握重兵,大有逐鹿天下,舍我其谁的气势,不知郭英雄作何感想,难道不想有那么一个舞台,与他们一决雌雄,成就万世之英名,也不亏来到人世间走一遭?大侠如有此念,在下愿为大侠牵线搭桥并协助大侠成此大业。不知大侠可有兴趣否?”这个波妙言,不仅思路清楚、伶牙俐齿,更加上知己知彼,对穆清的一切好像都知之甚详,不知道他对自己到底了解的有多深?而且一上来就抓住男人、特别是有本事的男人们最大的弱点----权力欲和虚荣心,看来是下决心想把穆青拉到自己的阵营里了。搞来搞去,原来在这里等阵穆青呢?果然来者不善,穆青不仅心里一惊。 “波兄弟好大的手笔,任谁都会心有所动。不过有一点兄弟你还是没有料到了,在下虽然承蒙江湖朋友厚爱,忝列为什么江湖三公子之一,其实,盛名之下,其实难符。想我郭武一介游侠,身旁除了几位知己朋友外,既无一兵一卒可用,且身无立锥之地,力不足以比项羽之肩,才智不足以望韩信之背,何敢有以天下为舞台,叱咤风云之念。再说,叶蓝也好,穆青也罢,他们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成为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人物,呼风唤雨,指点江山,靠的是乘着南地汉人同仇敌忾,抗击外敌入侵之势,一呼百应,而反观我等,既无此等民心可用,又无得天独厚条件可依,即使心有余而又力何能足?因此波兄弟之言,作为酒中笑谈,哈哈一笑尚可,切不可当真,自寻烦恼,徒起贪念,误人误己,危害于生灵,灾难于河山。倒不如我今天这样,自由自在,快哉江湖!娇妻美妾,环顾左右;佳肴美酒,左右逢源。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扶贫济困,惩治恶霸,想走就走,想留就留,偶遇同道知己,三杯两盏淡酒,海阔天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万户侯,何等逍遥自在!”穆青还是一贯的战略,欲就还拒,不为所动。 “在下既然想与大侠诚心相交,大侠又何必过于客套,均不知在大侠的言谈语气之中,已经露出了愤愤然不服和不平之意,更露出经天纬地之能,大侠今日所缺的,只是一个舞台而已,果然有此大展才华之地,谁能说大侠不会后来居上,与前两位比肩而居,分出胜负?当今天下,正有一个雄才大略的伟人,广纳贤士,更拥有数十万铁骑在手,有广袤的河山为居,大侠如能屈尊而就,何愁不会成为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巨人,成就经天纬地之功业?”波妙言果然打出了自己的王牌。 “兄台不必道出这位伟人的名姓,在下已经知道他是何许人也?想当年在襄阳外围,在下曾经应金轮法王之约,也曾与这位仁兄有过一面之缘,不满兄弟说,对于这位仁兄的雄才大略,在下也诚心拜服,当时也曾得到这位仁兄之邀,但是在下就曾婉拒,理由很简单,道不同也!因为在下认为,虽然这位仁兄手下有控弓之士数十万,国土上万里,兵锋所指,摧古拉朽,所向披靡,但是,即使在当时的情况之下,在下也已直言相告,断言蒙古人虽然表面上强大无比,但是其势虽可以逞一时,绝不足以控万世,甚至难以超过百年。盖因蒙古立国,所依仗得单纯一个武字,以暴易暴,以屠杀、屠城为乐事,兵锋过后,十室九空,十人九死,此等人物,虽然让人感到恐惧和可怕,但很难称之为伟人,也势必难以持久。因此,在下当时就曾建议过这位王爷,若想最终得到天下,需要谨记一个仁字,正所谓仁者无敌就是这个道理。想当初,南宋昏庸,金人和蒙古趁机得利,现在南部中国在三一教和穆青的整合下,实力也非昨天可同日而语,待之以时日,势必更令人刮目相看,他日发生碰撞,鹿死谁手还很难说。因此,兄台想要在下帮忙,时机尚未成熟,除非蒙古人能改弦更张,得到北地汉人的支持,目前的实力天枰上蒙古人根本占不到任何优势。这是在下的浅见,也是在下是否会出山的必要条件。”穆青也不含糊,把前几年和忽必烈的对话重新拿出来再说一遍,即使达不到最终的效果,能为北地汉人争得一些地位和权力,也算不虚此行。 “原来大侠早与四王爷有旧,那就再好不过。只是大侠有所不知,四王爷已经下令在今后战斗中不得乱杀无辜和屠城,难道这还不够吗?”这位波妙言竟然连这些都知道。 “果然如此,那倒是劫后余生的汉人之福,但是正所谓听其言而观其行,我们不妨等等看,看看这位王爷会不会与别的蒙古人不同,减少杀戮,尊重众生平等的原则。所属诸将又会对此禁令有多大意愿执行。至于在下的何去何从?也不忙急于做决定,待来日亲临大漠,与王爷面唔后再做决定不迟!”穆青终于找到了拖得借口,不管怎样,先过了这一阵再说。 “好!我们今天不谈这些,把酒言欢,喝酒!喝酒!”这个波妙言,人长得秀气的不行,喝起酒来倒是豪气干云。双方你来我往,只喝了一个多时辰,不知不觉间,穆青已经酩酊大醉,愣是让四女给抬了回来,到底是怎样进的屋子都不知道。 第二天日上三竿,波妙言才揉着两侧微微发痛的太阳xue从床上起来,看来昨天确实喝的有点多了。招呼亲随洗漱完毕并用过早饭后,赶忙招呼那两个保镖来到南北客栈,一打听,掌柜的竟然声称那位名叫郭武的客人及其夫人仍然大睡未醒,连自己都喝多了,想来那位郭大侠也好不到哪里去!在自己面前被人抬着出去的男人不在少数,对此他波妙言还是有信心的,看来大侠在酒量上也不过如此,但愿他的功夫和才情谋略不会像他的酒量一样上不了台面。 快到中午了,还不见穆青他们下来,无奈之下,波妙言让掌柜的去叫一下,毕竟即使醉了也早该醒了不是。然而,片刻过后,店小二慌里慌张跑了下来,上气不接下气的报告:“掌柜的,不好了!那几个客人不知何故就是不开门。听里面好像没有任何声音!”众人赶忙跑到二楼上房门前,一阵吆喝之后打开了房门一看,不仅全都愣住了,三间上房里那还有什么人影,早已人去楼空了,只见在穆青的那间屋子里的桌子上放着一个信封,收件人自然是波妙言。 波兄弟你好! 因事急故,匆匆成行,不辞而别之罪请兄台原谅! 大都数日,多有叨扰,游山玩水之余,又蒙兄多方照顾,殷勤招待,更有机会与兄把酒言欢,海阔天空、聆听高论,获益良多,实属三生有幸。窃以为你我双方定是前生有缘,相互邂逅当是命运使然。佛有因果缘分之说,故这次分别不过是下一次再见的开始,离别相见不过是一次轮回,兄台万勿以在下这种告别方式而心生怨念。说实话,在下这样做也是因为你我过于投缘,实不忍心告别,徒生唏嘘。古人云:黯然销魂着者,唯别而已矣!与其徒生伤感,到不如效法君子之交,挥手兹去。来日再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