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神雕之本色英雄_第八十五章 草木皆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五章 草木皆兵 (第3/4页)

提气冲出谷口。

    三人一马死里逃生后,顾不得休息,趁着夜色又足足奔了一个多时辰,才找到了一个不大的山洞安顿下来,点上火堆才顾得上检查各自的伤势。先是由程英出手将穆青左臂上的箭头拨出,涂上金枪药包好,接着又接上了穆青的肋骨。然后由穆青自行运功疗伤。这次受伤可真不轻,由于在行进中未用神功护体,再加上石块打击正巧在穆青中箭之后,穆青正在全力抵御箭伤,结果不仅伤了肋骨,甚至连内脏又受伤不轻。这可是穆青出道以来受伤最重的一次了。前后都是强敌,穆青不敢怠慢,示意耶律燕想法医治马腿,程英负责护法,他自己抓紧运用九阳神功,为自己疗伤。打坐已定,几个周天下来,渐渐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这样一次入定,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等到他吸尽周围的天地精气,并将全身的功力修补完自己的受伤的内脏和经脉之后,睁开眼来,已经是第二天的中午了,雨早已经停了,大地上白茫茫的一片,原来昨天后半夜,一直下着的小雨变成了小雪,在地上盖了薄薄的一层,但这也足以掩盖住了穆青他们的行踪,同时也说明,冬天终于来了,穆青最担心的事还是出现了,尽管大家备了衣服,但北方的冬天可不是好玩的,尤其是对他们这样的逃亡者来说。

    这时程英、耶律燕正坐在火堆前,收拾着一只已经烤熟了的野兔。看到穆青睁开眼来,两人赶快过来,心痛地一句接一句问候着。知道穆青已无大碍,两人才露出笑脸,并赶快将早已烤熟的兔rou拿来,分开食用。行李和工具全弄丢了,自然要靠打猎过日了。好歹这里不是沙漠和戈壁,水应该不成问题。穆青本来想从上山返回去,教训一下那些想置他于死地混蛋,但是,考虑到自己重伤未愈,再说好汉架不住人多,自己现在的任务是养好伤,然后离开此地,因此最后还是忍住了。小不忍则乱大谋吗!好歹对方没有搜山,再加上昨夜一夜雨雪,脚印已经不清,他们直到现在应该还算安全。穆青决定今天就在此处在休息一晚,明天再走。何况马匹的右腿受伤,虽然用上了最好的金枪药,但是因为骨头受伤,穆青也不忍心让牠立即带伤负重,所以能多休息一天是一天。为了防备被人发现,程英搞了些石块,在洞前简单地部署了一个小阵法,而穆青则与耶律燕一起悄悄地赶到峡谷哪里,先是到山上检查了一下没有发现什么人后,接着到谷底探查了一番,发现了那三批被砸死的牲口,从牠们身上将一些必须用的生活用具和尚未坏了的食品取了回来,终于可以对付着吃饭饮水了。至于那些伏击的人,可能认为大功告成,也可能知道再不会有什么收获,也可能想等雨雪停止之后,山路干了再来搜查,反正没有人了。穆青他们也不去深究,抓紧时间休养。

    就这样一直过了七天,穆青左臂上的外伤也已经好透了,再不怕用力崩开伤口了,那批唯一活下来的马匹腿上的伤口也长上了,只是因为骨头受伤,走起来一拐一拐的。不过还好,至少可以替穆青驮着忽必烈给的那些黄金了。至于行李和工具,除了每人一个小包之外,就是些生活必需用品和一捆绳子,这可是穆青特意带上的,以防万一嘛。三人外加一匹拐马,穿着蒙古服装,终于再次出发,走上了向东进发的道路。积雪早已化完,道路也已经干了。穆青他们不停地前进,直又走了四五天的功夫,再没有见到过任何人影,没有追兵,也没有埋伏,甚至连跑单帮的猎户和牧人都没有。这对于他们来说,未必是坏事,因为只要蒙古人得不到消息,他们也就暂时没有危险。

    日复一日,昼尽夜来,又过了四五天,穆青他们终于又碰到了一个小的蒙古部落,这次情形与原先有所不同,不仅这位叫嘎鲁的老族长十分豪放,其手下的牧民也对穆青他们相当热情。他们显然根本就不知道忽必烈下令通缉的事,也或者这些小的部落,对蒙古人也只是名义上的臣服,实际上根本就不买他们的账。不管怎么样,穆青他们来到草原后算是终于遇到了好人。不仅招待他们吃喝住宿,听说穆青他们要向东方去,甚至声称他们也正想向东迁移到幹难河岸准备过冬,并盛情邀请穆青他们同行,还给他们详细指明了去往东方的道路。根据他们的说法,到达幹难河谷,快马最少也得走七到十天。穆青感激这一族人的好客和热情,不想连累他们,所以坚持拒绝了他们的好意,只是向他们购买了7匹好马,过冬衣物和一些牛羊rou等食品,甚至还包括一个小蒙古包,当然是那种比较简易和用一匹马可以驮着的。为此穆青支付了他们100两黄金,并再三叮嘱他们,为了他们自己的安全,千万不要说见过并与他们三个接触过,等等!老族长可能感觉出了蹊跷,连连点头,并一再推辞,声言给的钱太多了,有十分之一足够,但是穆青坚持要给,并一再坚持情谊无价,希望他们部落从此温饱无虞,所以才算不再争执。穆青三人这才算恢复了正查过生活和行进速度。终于在第五天的时候,看到了一条像样的河流,正是向东北方向流去的,穆青知道,这就应该是嘎鲁介绍的幹难河了,沿河而下,北面应该是后来称之的外兴安岭,下游应该就是混同江了,后世应该叫黑龙江或是阿穆尔河;渡过河再向东走,就应该是嘎鲁说的的金山,也就是后世的大兴安岭了。按说,最近的路是渡河东进,翻过大兴安岭找到女真人的部落。但是,一则穆青没有渡河的工具,而且他也担心蒙古人会对这条最近的路设防,同时也怕迷路。所以想来想去还是决定先沿江东去,再寻机渡江。

    告别了嘎鲁老人,沿江向东北方向走了五六天的功夫,穆青他们终于又遇到了一个有人烟定居的地方,说是定居,实际上也就是游牧部落过冬的据点,一大片蒙古包而已。穆青他们也该补充给养了,再说他们这些天的风餐露宿,从外貌上看确实已经是地道的蒙古人了。加上在嘎鲁老人那里受到的待遇,穆青终于相信这次也会碰到好人的。果不其然,这次他们确实是碰到了好人,而且是大大的好人,因为碰见了这些人,穆青他们终于得到了保镖,再也没有受到蒙古人的围追堵截,但是却吃尽了另一番苦头。

    三人找了一个比较干燥的地方,打算将自己的蒙古包支起来对付过这一夜,然后找几个人看看搞些给养,再继续东行。正当他们拴好马匹,准备卸行李的时候,突然从居住点里过来一个骑马的年轻人。年轻人行了一礼后用蒙古语告诉穆青,他们族长有请三位到他的大帐做客。穆青多了个心眼,打算推辞不去,可是年轻人非常坚持,声称客人既然来到他们部落,一是需要拜访一下他们的族长,而族长也必须尽尽地主之谊,否则让人说他们部落不好客可不是小事。无奈,穆青三人只好随着年轻人向居住点中心走去。现在这阵势,绝对不能分开行动,免得被人各个击破。穆青特意交代两位女士,提高警惕,一旦有什么不测,立即上马就走。他自己则将功力提到极限,探查着周围的一切,免得再中伏击。还好没有发现什么非常异常的状况,只是到了大帐门口的时候,穆青感到大帐周围有几十名武装武士,大帐内还有两名一流武林高手,其他的到没有什么危险的人物。既来之则安之,穆青向两位夫人使了个眼神,将马匹交给站岗的武士,由他们拴在大帐入口处的拴马桩上,弯腰走进这个最大的蒙古包里。

    “郭大侠何等人物,竟然也成了偷偷摸摸、鸡鸣狗盗之辈,而且还穿成蒙古人这样,朝不保夕,惶惶不可终日,甚至让两个美人也跟着你风餐露宿,受尽煎熬,搞到今日如此狼狈不堪的地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