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二章 道听途说 (第1/5页)
1258年,初春的中原大地,到处都是一片遑遑不可终日的紧张和朝不保夕的无奈。即使新年的喜气也没有能够让人们高兴起来。因为,越来越多的信息和情报显示,蒙古人的大规模南侵就要开始了。不仅蒙古草原的大军开始南调,连淮河以北的中原大地那些投靠蒙古人的汉人军阀和地方实力派们也接到指令,开始扩军备战,征集粮草财物,使得北中国大地本来就已经因蒙古人屠杀过后零落无几的村落和居民的状况更加雪上加霜。逃难的和躲避抓丁的人群,拖家带口,三三俩俩,到处可见。一个个满脸凄楚,绝望无奈,让人不胜唏嘘,黯然落泪。根据从各方面得到的情报,蒙古人将兵分三路对对南方进行全面的进攻。除了对淮南一线派出少量的部队作为佯攻之外,集中主要力量对襄阳和川北门户剑门关进行突破。分别由蒙哥大汗和四王爷忽必烈各自统帅精兵20万,同时进攻,以求南人首尾不能相顾,一举突破,彻底解决问题。当然对于蒙古人来说,这也是下了血本,可以说倾全国之兵,除了那些远在西方、已经不听他们调动的力量除外。 在北中国的蒙古人和及其仆从秣马厉兵,摩拳擦掌准备血洗南中国,一劳永逸地将自己的牧场扩展到长江以南的中国全境的时候。长江以南的汉地也在紧张地准备着一切。穆青匆匆从西域赶到鄂州,通过中枢省召集内阁总理府、军务总督府联席会议,决定成立对蒙总指挥部,穆青自任总指挥,穆一成、穆一天、穆一地、穆一自、穆一我和文天祥付之,穆青不在时,由穆一成主持决策,主要负责综合协调和后勤支援。同时根据蒙古人进攻的方向和特点。要求各地军事主管将地方防守任务交给地方民军和守备部队之后,全部集中起来,准备对蒙作战。除了水军负责海疆和长江防护之外,将主要力量分成三个方面。准备打打仗,正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是也。 该计划确定后,暂时处于严格保密的状态,除了穆青和总指挥部的五个弟子之外,连文天祥都不清楚,他只是知道需要全力开足马力加快军品、火药和武器的生产,筹足粮草和供应;甚至是哪些方面军的主帅也只是知道要打大仗,具体部署不到最后关头都不知道,只是组织所属部队慢慢地向指定区域运动,隐蔽待命。而襄阳守军也好、剑门守军也罢更是根本没有得到任何消息。穆青只是决定派了一部分水军帮助襄阳搞运输,并把丐帮的特种部队全部还给了他们,再就是增加了些大炮和兵器而已;而对于剑门关,穆青也只是给他们增派了5000名士兵和50门大炮,帮助他们镇守关东面的山顶而已。这样做一是让他们别把希望寄托到别人身上,还是立足自己的力量守住自己的城池和阵地,同时也是为了保密和隐蔽,因为这两个地方作为蒙古人进攻的重点和方向,蒙古人的情报工作和细作的重点也在这里,稍有不慎让蒙古人知道了真相,穆青十几年的计划就会泡汤了。 安排完这一切后,穆青吩咐穆一自、穆一我、李莫愁等继续密切注意对蒙古的情报收集工作,杨过则负责联络各地武林人士,包括接管的慕容家族的势力等。本来穆青想待在这里直到夏末秋初,蒙古大军开始南进时才到四川主持战局。但是因为吴一一他们在三晋大地和太行山、燕山山脉发展太快,一再来讯要求派人、特别是地方管理人才予以支援。穆青有点不他放心,再加上也想对他们面授机宜,以便在蒙古大军被围之后采取相应的行动和对策,因此穆青只能不辞辛苦,新年刚过就与一批前去支援的三一教培训出来的工作人员一起又到太行山跑了一趟。这不在那里呆了一个多月,计议停当才急忙又朝回返。过了平阳府,到了晋南,由于这里蒙古人的实力已经比较弱了,穆青将护送的人都放了回去,一人一骑向南赶去,他打算最好天黑以前能够渡过黄河,然后用不了几天就可以回到家了,趁着这一段时间,要把几个小家伙的功夫好好提高一下,一旦战端一开,自己又会忙的不可开交,再不会有这样的时间了。这样一面想着,一面赶路,偶尔看看沿途风景,倒也不感到寂寞。没有想到的是,老天爷竟不作美,虽然是早春三月,天气已经开始暖和起来了,但是没有想到的是,下午先是一阵冷风过后,气温竟然急剧下降,接着竟然慢慢地飘起了雪花,雪花越来愈大,下的也越来越急,飘飘洒洒,不一会功夫大地上就一片雪白。穆青紧赶慢赶赶到附近最大的一个叫平安度的渡口,但是船老大说什么也不敢再开船,理由也很充分,一是这样的视线,在这种激流险滩密布的渡口开船等于送死,而且由于气温突然下降,河面上已经开冻的残冰又结上了薄薄的一层,无论如何是不能开船了,有的人喊出了数倍的价钱都不顶用。无奈,穆青只能随众人到这个因渡口建成的小镇上寻找客栈。还好,穆青突然想起来他受人之托,还有一件事要办,地点应该就在附近。最近事情太多,老是丢三拉四,没有程英在旁随时提醒和拾遗补缺,穆青还真不适应。想到这里,穆青到平静下来,既然有事,在这里耽误两天也是没有办法的了。 令人遗憾的是,小镇上唯一的客栈早已客满,掌柜的倒也仁义,为了防止大家在大雪里受冻,一面张罗大家用饭,一面让伙计在大厅里生了一堆火,让轮不上床位和房间的大约有20多人围着火堆取暖,熬过这一夜。反正穆青对此也不强求,顺便找了一个靠柱子的地方,随便吃了几口带着的干粮,喝了两口掌柜的给的热水,然后把帽檐拉下来,就闭上眼睛养起神来,他倒是想打坐来的,一是这么多人,而且墙角里座的人中显然还有几个有武功的,穆青既不想暴露,也不愿多惹是非,所以索性闭目养神,一言不发。 一阵马蹄声响,又有人来了,客栈的伙计皱了皱眉头。这年头,这气候,要么没有客人,要么客人挤破头,房间又不够。 “真倒霉!下这么大的雪,船也没有了!只能住店了!掌柜的,给来两间上房。”门帘掀处,进来三个人,领头的是个大嗓门,一面抱怨,一面向掌柜的大声吆喝着,听声音年纪大概在四十岁左右,功夫属于二流,后面跟着一男一女两个年轻人,论功夫应该还在这个中年人之上,显然出自名师。当然这些穆青是凭自己的耳朵感觉出来的,因为既然事不关己,他确实连眼睛都懒得睁开。 “我说客官,别说两间上房,就是一张床位都没有了!几位要想吃饭没有问题,想住店我们就爱莫能助了!”掌柜的满脸堆笑地回答着。 “我说掌柜的,哪怕给腾出一间给我们这位小姐和少爷也行,我们可以多付些钱。至于我叫花子到不怕,随便找个地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