悍赵_第二百零七章 小子,你别狂(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零七章 小子,你别狂(下) (第2/2页)



    得意弟子就是得意弟子,赵奢满意的舒了口气,正准备去叫乐乘,谁想对李牧的答案不置可否的赵胜却先招招手让他坐下,接着便笑道:

    “赵括,你虽说只去了军庠半年,不过马服君在家里应该没少教你,要不你也说说好了。”

    “诺!”

    赵括依命站起了来,虽然同样虎虎生威,但还是忍不住偷偷瞥了瞥赵奢。他刚才莫名其妙了挨了训,回去还得挨板子,正满脑子委屈呢,哪能一点都不顾及。不过这次是君王亲自点名让他说话,他自然不用再担心该不该说的问题,略一思忖道,

    “李官帅已经将该说的都说了,臣也没有更多的话说,只是觉得若是出现此番形,实为护持不当之过。兵法有云: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若置君王于此番险境,必是可争之地、可攻之城。人若谋之,必是事先便窥破隙处而后敢为,当为扈从将之罪。若防此番形,众扈从当时时不忘重责,riri演练应对诸般形之法,并审查诸人之忠以防万一,另与其外诸军协同不断,先手于人,灭凶险于未萌。若不如此,众扈从纵使尽皆神勇,亦难护持。”

    “呵呵呵呵呵呵……乐乘,乐乘。”

    赵胜听完便笑了起来,依然不做什么评判便叫上了乐乘。旁边的蔺相如依然继续捋着胡子在那里笑,而赵奢却有些心复杂,也说不上是喜还是忧,刚才李牧已经把话都说全面了,赵括要翻花确实也难翻出来,头一句话应该算实诚,至于后边的拔高,嗯……大王给他们安的份是“内卫”,要是凶险到了他们这里确实除了死拼也没别的办法了,那么这么死的问题自然是让赵括他们往外扩散着zi发挥的,至于中不中大王的心思,那就得全看大王怎么想了,也不算错,嗯,也不算错吧。

    赵奢这么想着的当口,乐乘和乐间已经各自回答完毕,赵奢也没听清楚他们说了什么,就听见赵胜笑道:

    “说的都不错,不过以寡人之见,在其位谋其政,既然是内卫,第一位的还是勤练护持杀敌之功。练好了才能在遇上这般凶险时既保君王又保自。若是当真遇上了这般凶险。就算护持不了君王也保不了自,多杀几个行凶之人不也够本儿了么……”

    嗐……这叫什么事儿啊!赵奢听到这里差点没笑喷出来,说了半天这几个小子,也包括他赵奢自己还是被大王给蒙进去了,出个题目让他们四个zi发挥,可越是想着发挥越容易忘记最简单最直接的答案。也就是说虽然李牧、赵括他们所说绝对jg辟,却全是答非所问,而且相比较之下,赵括更是离谱。

    然而这个看似巧辩的问题和答案又不能说没有深意,所谓一力降十会。只要自强了还怕什么敌人巧变万千,往小了说是在针对这个问题,往大了说何尝不也是说治军的办法?这才是最根本的兵法。大王这样说其实还是在打压李牧、赵括他们,让他们不要张狂。让他们明白在其位谋其政,小事不做空论大事根本就是无本之木的道理。如此看来,君王心术着实难测呀……

    ………………………………………………………………………………………………

    “什么?让王后和太子一起去!”

    “对。按说季瑶本来应该期年省亲的,偏偏她刚嫁过来便怀了孩子,后来又遇上赵造作乱的事,寡人不得不代兄践位,害得她这都六年了也没能回去看看魏王。丹儿如今也快五岁了,却从未见过外祖父,寡人想趁这个机会带她们娘俩去见一见魏王。”

    夕阳西下,柏梁台大里。乔端踞正的坐在御案的下首席上,听见赵胜的话,登时急了,慌忙说道:

    “此事大王万万要三思,古云君行既为险,国中有储,人心不乱。大王去卫国也就罢了,把太子也带去又是个什么说法?此事大王既然跟臣说了,臣万难相依。”

    “乔公,您想多了。”

    赵胜不以为意的笑了笑道。

    “濮阳那里是卫国的地盘,不属秦也不属楚,况且各国君王都去,能有什么危险?”

    乔端顿时更急,向前一俯道:“那也不行!万一万一。怕的就是这个‘一’字,若是当真有什么意外。君储皆……嗨呀,此事说什么也不行!”

    “万一……呵呵。”

    赵胜轻叹口气将目光投向了门之外,片刻之后才从袖中掏出一幅锦帛递给乔端笑道,

    “若是当真有万一,那也是天意,就算寡人和丹儿哪里都不去,难道就不会遇上晋景公那样的事么?”

    “这都什么跟什么啊?大王怎么能……嗨呀,大王这是什么意思?”

    晋景公就是掉进茅坑淹死,没命吃当年新麦的那位苦命人儿,乔端见赵胜满是一副不在乎的在那里瞎扯,登时脸都绿了,然而这时候他的脸还只是绿了七八分,等起接过那份锦帛展开看了看,整张脸干脆黑了,

    “若有不测以平阳君为储秉政?太上王与平阳君若崩,以平阳君嫡长为继,大王诸公子不得相争?……大王!您这到底是想干什么!”

    赵胜淡然的笑了笑道:“没什么,只是预防个万一。乔公妥善藏好,等寡人回来再还给寡人。”

    乔端听到这里脑子里顿时嗡的一声响,手一哆嗦差点没将那份帛书掉在地上,连连地咽着唾沫问道:

    “大王,你这到底是怎么了?若是不行,若是不行,这濮阳之会还是不要去了。“

    “呵呵呵呵。乔公以为寡人会什么未卜先知么?这都是为防万一,没别的意思。”

    赵胜乐呵呵的站起将乔端扶回坐处才笑道,

    “丹儿如今才五岁,珏儿和墨儿更小,若是寡人当真因为什么事不在了,他们能做得了什么?所以丹儿留不留在邯郸都是一样的。赵豹原先鲁莽是鲁莽了些,不过经过易位那件事,再加上这几年的历练,虽然不像寡人这般敢做,却也已经很是沉稳了,若是真有万一,由他接位远比让个ru臭未干的毛娃娃继位更利于大赵社稷。再说了,寡人这也就是为了防个万一,又不是当真怎么着,乔公怎么吓成这副模样?呵呵,等寡人回来将这份帛书还给寡人就是了。”

    “唉……”

    乔端听到这里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这么多年了,他极是了解赵胜,深知他心思极为缜密,虽然说的这些是实,但更多的话却没有说出来。万一虽然只是万一,但终究还有一个“一”在,那就不能不防。万一赵胜真的不在了,王后季瑶终究是女流,孤儿寡母的就算再贤能谁又敢保证一定压得住阵脚?就算能压住阵脚,国乱的危险却也必然更大,在外有强敌的况之下,他赵胜除了要为赵国的社稷考虑,岂不是更要为自己的子孙考虑。

    赵胜为了防止君弱国乱的局面再次出现,最明智的做法确实是让已经成年的赵豹来接位,不然的话那几个小小的孩子别说对付别人,就连他们的叔叔都对付不了,能保住命么?然而赵豹沉稳是沉稳了,但终究不是赵胜自己,如今赵国王嗣青黄不接,赵胜只能在万一的况下如此抉择,那么等赵豹登了位,通过几年十几年的固权,他赵胜的子孙只有不去相争才是唯一保命的方法。

    君王之忧啊,看样子将太子带走和留下这份帛书绝不只是单单针对濮阳之行这件事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