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卷:喜报 (第2/2页)
我能知道几天后你将回神都娶的正室是谁吗?起码,我得提早知道如何与新夫人相处吧。” 薛仪不在乎秋宁用世俗的方式试探自已的感情有多深,两人的感情能迈过世俗的槛,更好。 “中书侍郎王云谷大人的嫡女,王瑶,性贤静贞端,素有贤名。只是身体不太好。”薛仪安静地回答了,永康王的儿媳妇人选有好几位,父亲希望他娶尚书左宰的女儿,可是被自已去信拒绝了。虽然要说服父亲很难,可是自已必须说服他,而且他相信自已在母亲的支持下能说服父亲。 秋宁相信,薛仪能说出王瑶贤静贞端,必是找人调查过她了。后面的那句身体不好,就显得意味深长了。 “想必你能嫁这样一位贤德女子,不光王大人会感激,外人知道也会夸你重贤不重色。”薛仪之前在东都的公众形象与纨绔子弟差不多,这两年在边疆驻防,他总算积累人脉和人材,再娶一位累有贤名的夫人,更会为转变自已形象添彩。也能遮掩了自已这位侧室比正室早过门的绯闻。 “唯有她,才能与你好好相处。你当我说的好好照顾你,只是一句空话吗?”薛仪转身扶住秋宁的肩头,将她紧紧揽入怀中。更重要的是,这位王瑶的贤名不是假的,经查她自小熟读烈女传,喜好佛经,并且乐善好施,家中仆妇没有一个不说她柔顺的。 春雨让室内漾起了潮湿,合着淡淡春寒,让秋宁不禁拉上被子把肩头盖实,薛仪将秋宁拉入自已的怀中,秋宁没有抗拒。 我们都是世俗的,自私的,唯有携手面对外方,夜里互相取暖。谁知道这条路会不会一直这样走下去呢。可是在终点之前,我们就这么走吧。
第二日,李宅没人预想到的一件喜事从天而降,李恒中了去冬东都考试的头名解员。喜报辰时从州学府传了出来,一路敲锣打鼓送到李宅。 李家传来的锣鼓鞭炮声,很快把李恒的好消息传开了,李家亲朋好友,左邻右里陆续来宅中祝贺。李氏夫妻忙得脚不点地,脸上乐开了花。 秋宁此时被冠以堂姐的身份,呆在内室,不便出来。她一边听着小丫头清风像只小鸟一样飞出去又飞进来,向她禀报着,外室来了多少客人,送来了多少礼箱,如何热闹。秋宁想到弟弟的前程光明,内心也是无比快乐,嘴上不停叮嘱清风传话给在外面帮忙的顺雨,去采买红绸彩纸,布置好客厅。又叫了喜儿,拿了些私房体已银钱让她去给母亲,把中午的酒席置办起来。 司空曙听仆役说了李家的喜报,也骑马来了李宅道贺。进门没见到薛仪,想必没有在客厅应酬客人,只请了几位位高权重的官绅进内室喝茶。 李恒此时被亲朋好友围着,趁着司空曙来了,忙跳了开去,两人走到小院桃树下,只当喘口气了。 “jiejie姐夫后天就动身去东都,我把家里收拾安排好了晚点去。”李恒说完这句话,看着司空曙头顶上,几晚上没睡好的晦暗之气。 “我明天也动身。”司空曙道,然后,那表情像是等着李恒告诉自已,你jiejie哪个时辰动身。 唉,这人要固执起来,还是固执最起劲的点上,你劝他等于起反作用。可不劝,那行吗?李恒有种被夹在门缝里透不过气的感觉。 “司空大哥,你说你这是。。。你真想在路上和薛仪打起来吗?”李恒一想到司空曙和薛仪一路同行向东都去,就觉得这画面透着不祥。 “我们不会打起来。”司空曙轻描淡写道,看李恒蹙着眉,又道“我知道你想说什么,我不会冲动干傻事。我远远看看你jiejie坐的车轿都不行?” 你就是想给姐夫添堵呗,李恒叹了口气,反正我把姐夫是得罪定了。只有以后找机会赔罪了。 门口,此时又来了几位得了消息来道贺的远亲,李姜氏过来拉着李恒就去门口了,嘴上一边向司空曙道“司空公子,进去喝茶,进去喝茶,一会大家一起热热闹闹吃了饭再走啊。” 司空曙看着李姜氏那一身簇新的妆花织金蓝缎裙,和李恒的湖蓝银瑞云长袍像两朵蓝色的祥云向门口热闹处飘去了,抬起来看了看头顶被几日春雨打得七零八落的梅花。 时间过得真快啊。只有你还是老样子。司空曙拍了拍这棵梅花,想了想,抬脚往小院那个没有人去的,南侧门洞走去。 门后面连的是后院,当然没有人去。可是司空曙却一定要去。至于去了,会怎么样,他管不了那么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