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皇帝们的奇葩事_166 谋反是门技术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66 谋反是门技术活 (第1/2页)

    诸侯王谋反,一直是汉朝的一块大肿瘤,随时可能恶化。

    这一章要继续说说淮南王刘安谋反的事。

    自从被削了两县后,刘安一直怀恨在心,预谋造反。

    他与几个私交不错的人日夜密谋,拿着地图划来划去,开始部署怎么进兵了。

    但是,既然要用兵,就牵涉到方方面面,必然也要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官员,密谋也渐渐成为许多人知道的事。

    刘安叫来郎中伍被,要跟他商量商量大事,伍被一听,原来刘安要谋反,大吃一惊:老大你怎么说起亡国之语来了?

    刘安见他不从,把伍被的父母抓起来了。

    伍被还是不从,非但不请他放人,还再次劝他:当年高皇帝要造反,是看着秦要亡了,现在老大你好像看高皇帝得天下很容易,但你看看多年前的七王之乱,吴王刘濞当时财力雄厚,谋划多年,却在大梁被打败,一家老小全部死光,为啥?就是不知时务,逆时代潮流而行。现在老大你的兵力,还比不过当年吴、楚联军的十分之一,况且天下安宁,没有动荡,局面比七王之乱的时候更好,你如果不听我的劝告,离死期不远了!

    这话说得很重,刘安想想也对,正犹豫不决,一件事发生了。

    大家从多次谋反中已经摸出一条规律了:要想谋反,肯定有事情发生,把谋反的事给透出点风声来,这就是说谓的无不透风的墙,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刘安有个儿子,胡作非为,叫刘不害,这刘不害人见人不爱,花见花谢,刘安、王后、太子都不把他当儿子和亲兄弟。

    做人做到这份上,够失败了。

    刘不害有个儿子,叫刘建,有点才能,但看老爸这么不受待见,他自然也得不到温暖,心中有气,常看太子刘迁、他的叔叔不顺眼。

    早前,刘迁暗中准备警卫要对付中央派来的钦差大臣,这事瞒不住刘建,他暗地派人把这事向中央汇报了。

    一天,听说廷尉派高手要来抓太子。

    刘安听说刘彻要来抓太子,焦躁欲狂:老子发兵反了!

    他又叫来伍被,问:先生,你觉得当年吴王兴兵,是对的,还是错的?

    伍被不料这刘安突然来问这个,又听说太子被抓,知道老大按耐不住了,乱了方寸,忙说,当然是错的。我听说当年吴王非常后悔造反,希望老大你不要像吴王那样。

    刘安突然涨红脸反驳:吴王造反都不会造!就因为他没占领成皋要地,我现在占据成皋,据三川之险,招纳东面的军队(指衡山王),我身边的某某某都认为造反九成是成功的,只有你认为只有祸害,为什么?难道事情就一定会如你预料的那样吗?

    伍被见他激动,只好心平气和地说,如果老大你实在是要造反,我有个不太好的计策。现在诸侯没有异心,百姓对政府也没怨气……我们就给他制造些异心和怨气出来!不如伪造丞相、御史的奏章,说是要上书天子,把各郡国的富豪都搬迁到朔方去,剥夺他们的财富以充军费,再伪造一份诏狱之书,说要逮捕各诸侯国的太子、大臣,这样,老百姓怨恨,诸侯恐惧,再派一些能言善辩的人去游说,或许可以侥幸得胜!

    伍被这番话,有很大的风险,一个,他本意是不主张造反的,但说出这些话来,就等于怂恿淮南王造反。另一方面,假如造反成功,他是功臣,但假如造反失败,他有一千张嘴都说不清楚,因为这事是他挑起的,刘彻可以认定他是怂恿刘安造反的人。

    这叫扰乱社会治安罪,因为这中扰乱社会治安的目的是要推翻政府,情节更严重了,所以量刑也会特别重。

    刘安点头,但却说,我觉得没必要这么麻烦。

    他有自己的主张。

    他假造了皇帝玉玺,连中央的丞相、御史大夫、将军、军吏以及其他大臣的印玺,都一一刻好,他又派人实施苦rou计,假装得罪了刘安,从淮南王那边逃亡出去,到长安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