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大洋_第二章 进军承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 进军承德 (第2/2页)

要再增加兵力?”

    “陛下恕罪,属下是内廷的军事武官,没有资格议论军国大事,实不敢逾矩。”

    朱清严无奈道:“你比你的前任温驯多了,也没意思多了,她这时候可是有啥说啥的。”

    碧雅茶眨眨美丽的大眼睛,虽然她穿着刚刚领取的少将军装,透露了那么一股子英姿飒爽顾盼生辉的风采,但她骨子里的温驯是改变不了的,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就算她勤练十余年的精湛国术能令十几名大汉近不得身,这一点仍旧不会更改。正如钟文贞,性格如此,有天生的,也有后天的影响,所以养成了叛逆性格,在部队里练的是最简单最有效的格斗术,出手不留情,讲究的是一击毙敌,不似民间的习武之人,平时讲究的是中庸致和,以及养气养生的功夫,就算是比武较技互相切磋,照样点到即止,所以脾气都不错。

    当然,那些任气纵横的所谓江湖大侠不在此列,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案例也是一大堆。

    承德会战是日军入关之前的第一场大战,只要打下承德,就可以在侧翼给山海关的守军造成压力,双方向夹击山海关,迫使明军大规模撤入关内,掌握战场主动权。刘诚志当初就是看到了这一点,再加上因为派系斗争而心灰意冷,由此存了必死之心,最终亲身赶赴承德,誓与城池共存亡。

    回到北京,组织北京城的防御工作只是很小一部分,刘诚志的目光仍旧放在了前线。

    承德是日军必须要打的,这一点毋庸置疑,在承德各类守军部队足有七十余万,其中正规部队就有二十多万,主战装备早就到位了,除了粮食。一想到粮食,刘诚志就头疼,大萧条时代到来之后,那只是经济方面,虽然对农业方面有了影响,但对于大明这个传统的农业大国来说,经过政府的一系列宏观调控,农业受天灾的影响并不大,而近些年的天灾并不多。

    可惜,有时候人祸比天灾还要可怕。

    在战争爆发之初,刘诚志出任卫国战争总司令,清点战略物资调配全军的时候,就发现了问题,军事物资没问题,那是军方的事,再加上张自忠和王庚一向抓得比较紧,没人敢在这方面伸手。主要在于粮食,很多地方的储备粮在账目上一切正常,打开粮仓后才发现不是那么回事,有的粮仓因为管理不善堆积了不少发霉的小麦大米都算好的,还有的直接往里面掺沙子石头以次充好,抠下来的粮食不知所踪,估计流入了黑市牟取暴利,还有的直接就是空的,让人愤懑又无可奈何。刘诚志大为光火,就这种情况你拿枪顶着别人的脑袋让人家拿出粮食也不可能了,好在四大战区的某些军区还有储备粮,还能支撑一段时间,但战争的巨大消耗是天文数字,如果不能尽快恢复这个断层,储备粮顶多能支撑到明年的六月份。看起来那时候老百姓又会有了地里的一轮收获,政府可以高于市价买粮,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

    要知道,全面战争爆发后,许多青年应召入伍,据不完全统计,大明目前正规部队和非正规部队加起来超过五百万,再过几个月就有可能超过千万,上千万的军事人员,其粮食缺口是恐怖的,再加上因为战争关系老百姓的种地热情并不会很高,粮食减产是必然的。刘诚志不得不报告最高统帅部,请求尽快解决粮食问题,现在还能顶着,实在不行先花高价从外国买粮,英属印度听说今年是大丰收,明英关系不错,倒是可以从这方面入手。不然,等到军队缺粮,官兵们饿着肚子必然要打败仗,波及全国,老百姓也饿了肚子,又必然要滋生黑市,严重打击政府威信。

    简而言之,这是一种恶性循环,必须不遗余力地解决。

    最高统帅部相当重视卫国战争总司令的报告,洪崇烈盛怒之下先处决了一批贪墨粮食的官员,然后召开会议,连续数天讨论粮食问题,最终制订了一系列鼓励农民种地的相关政策,其中一条非常重要:土地私有。

    一个人可以不为了国家出力,因为他不知道执掌国家的政权给他带来了什么,甚至给他带来了痛苦,但他不会在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的时候还无动于衷!

    农民们有了需要守护的东西,才会爆发最大的种地热情,这样才能让粮食产量尽快跟上消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