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七星高_第一百四十二章 背信弃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二章 背信弃义 (第2/2页)

位功臣此时的表现,让德宗清晰地看到了汾阳王郭子仪的影子。他此刻心中暗想:如果再不对这两个功臣加以钳制,恐怕自己以后将永远生活在这两个人的阴影之中。但是此时他嘴上却说道:“二位爱卿稍安勿躁,且听朕当日为何许诺这两地给吐蕃的原因。安西和北庭两处都护府在先帝时期就已是两座孤城,自朕登基以来,朝廷与两座都护府音信隔绝已有二十余年,至今虽名义上是我大唐领土,但多年以来朝廷从未向这两座都护府输送过粮饷和补给,时至今日,朕既不知这两地是否还在我大唐控制之下,也不知是哪位将领在镇守。所以,朕才将两地作为吐蕃出兵助我大唐的回报许诺给他们。既然众位爱卿都反对将两地割让给吐蕃,哪位爱卿能告诉朕,安西和北庭这两座都护府是否还在我大唐手中?如果是,那又是由谁在镇守?只要能证明两座都护府尚在我大唐守军控制之下,朕断然不会将祖宗之地割让给吐蕃!”

    众位大臣听了德宗的问话面面相觑,谁也答不上来。因为的确如德宗所言,自安史之乱以后,朝廷将边镇兵力逐渐内调平叛造成了边备空虚,吐蕃则趁此时机乘虚而入,相继占领了西域绝大多数地区。自德宗即位以来,两座都护府更是杳无音讯。代宗朝了解西域情况的老臣要么离世、要么早就已经远离朝廷权力中心,再加上朝廷已经二十余年没向两地发过粮饷补给,两座都护府即便没被吐蕃吞并,估计也是脱离朝廷自治了。眼下朝廷中的文臣武将,没有一个了解两座都护府现状的人,即便像李泌这样的四朝老臣对此也是一无所知。

    德宗看大家哑口无言,心中甚是欣慰,因为如果谁都不知道两座都护府的现状,那么自己割地给吐蕃的行为就没有人再敢置喙(hui),因此自己也就无需担上丢失祖宗之地的恶名。

    正当德宗心里觉得自己很睿智的时候,李泌却站出来说道:“陛下,老臣认为安西和北庭两座都护府必在我大唐控制之下。”

    李泌这一句话不啻为一声惊雷,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李泌身上。

    德宗心里一惊,说道:“先生是当今最了解先帝朝事情的老臣了,还请先生讲给朕听。”

    李泌不慌不忙地说道:“陛下,臣之所以说这两座都护府还在我大唐控制之下,是因为在先帝代宗朝,汾阳王(郭子仪)为平定仆固怀恩之乱,曾经与回纥可汗药罗葛达成了彭原之盟。就在那时,汾阳王接见了北庭观察使曹令忠和安西都护尔朱,当时尔朱都护病重,请求汾阳王给安西都护府留下一员大将辅佐自己,以防自己万一不测后无人镇守安西,于是汾阳王将自己的侄子郭昕留在尔朱都护手下为将。自那此后,因我大唐内部不稳,吐蕃则趁机蚕食我河西并不断东进,才造成朝廷与两座都护府音信隔绝。”

    德宗听了说道:“即便如先生所言,当年汾阳王曾对两座都护府有所安排,但朝廷已经二十余年未向两座都护府输送过钱粮,如果两座都护府依旧在我大唐的军队手中,他们为何不向朝廷派人联络?这么多年他们又是如何生存的呢?又何以证明两座都护府尚在我大唐的控制之下呢?”

    李泌说道:“陛下,本来老臣也不敢判定安西和北庭两座都护府如今是否还在我大唐控制之下,但如今吐蕃急着向陛下索取两座都护府,使老臣断定这两座都护府尚在我大唐的军队控制之下,否则吐蕃人绝不会多此一举再来向陛下索要。因此老臣斗胆推断,应该是吐蕃占据河西以后,并没有向西攻取两座都护府,而是先向东相继占据了陇右的沙洲(今敦煌市)、瓜州(今甘肃瓜州县)、肃州(今甘肃酒泉市)、甘州(今甘肃张掖市)、廓州(今青海化隆西)、凉州(今甘肃省武威市)、兰州,使两处都护府与朝廷隔绝为孤城。吐蕃人这么做,肯定是想切断朝廷与都护府的联系,以此让两座都护府的守军陷入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绝境,进而达到兵不血刃的拿下两座都护府。但老臣推测两座都护府的守军在极为艰苦的情况下不仅没献城投降,反而凭赤胆忠心顽强的守住了两座都护府。所以,吐蕃人今天才急于找陛下索要。”

    李泌的分析让人初觉有些天方夜谭,但细品之下又合情合理,满大殿的大臣们纷纷表示赞同。

    德宗听了李泌的推测后面露难色,说道:“先生的分析虽然有道理,但毕竟只是推测,况且朕当初答应了吐蕃,如今仅凭先生的推测就让朕食言,朕实在不好开口。”

    李泌早就知道德宗会这么说,早就想好了该如何应答。

    “陛下,安西和北庭所辖之地的百姓一向骁勇强悍,有这两都护府的存在,足以控制西域五十七国和十姓部落,捍卫我大唐边疆,怎么能如此轻易的就送给吐蕃人呢?况且吐蕃人这次出兵名义上是助陛下平叛,但是他们私下收受逆贼朱泚的贿赂,此后一直按兵不动,眼见我们与叛军鏖战却在邠州作壁上观。最可气的是,在我军收复长安之后,他们竟然还将武功周边劫掠一空后就退兵了。老臣觉得是吐蕃人言而无信背约在先,陛下对这种背信弃义的人又何需再兑现当初的承诺呢?”

    李泌的这番话说的有理有据,群臣听了也甚为赞同,不约而同地跪倒在地,齐呼“陛下万万不可割让安西和北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