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仕容传记_第101章 新州风情(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1章 新州风情(下) (第2/2页)

交融,构成了一幅天然浑成的“锦水拖蓝”画卷。诗人泛舟于此,就像人在画中游一样。真是:新州山水似画廓,奇山秀水绵绵长。诗人置身画图中,心头涌动美章篇。最后,诗人把自己那深沉而强烈的“盼归”希望和情感,融化在“活水”里,在“天池”中,越发显得宏大而深远。这种强烈的“回归”感,跟大自然壮丽的景色融为一体,绝没有一丝的低沉伤感,更显得飘逸而豪放,充满了乐观之情。

    七、冼亭耕牧

    冼亭农务急忙然,牧竖歌声过耳喧。

    万斛舟无牛背稳,五湖风有浪头颠。

    父菑子穑亲田陇,妻插夫耕居后前。

    直到西山衔日落,呼儿牵犊转家门。

    作者泛舟于卢水河(今大南河新兴江),悠然自得欣赏一河两岸风光,不知不觉,来到冼河大桥的南端,诗人被岸上田野的热闹场面所吸引而写下此诗。

    冼亭位于新州筠城南二公里,往集成(今六祖)公路冼河大桥的南端。冼河是因隋代少数民族领导冼夫人来临而得名,茶亭设置年代悠久,亭内有历代文人墨客题留之楹联碑刻甚多,后因修筑公路才被拆去。

    这是一首通过写景赞美农家生活性趣的诗。诗的前两句是大笔写景:在一个花开草长、万物齐发的春天,在冼亭一带的广袤田野上,只见一派热闹的春耕生产景象,农事十分繁忙。

    这首诗的写作特点采用象征手法,借景抒情、感情真挚。它着意描绘了新江两岸优美自然的乡村田野风光,通过以一家大小忙碌在田野上的描写,充分表达了诗人陶醉于“农家乐”之中悠然而自由的生活乐趣。并由此感于自己宦海浮沉,唱出了“万斛舟无牛背稳,五湖风有浪头颠”的名句。

    如果说“万斛舟”是当时朝中严酷的争斗环境写照,那么,诗人身处其中(宦海),肯定没有眼前看到的这位牧童骑着牛背,吹着牧笛,在家人的保护下回家往那样稳当了。诗中这两句的环境描写,既具象征意义,又起衬托作用,堪称名句。

    八、洞口渔樵

    洞口临流合水缠,两崖山拥立舟舷。

    渔竿钓罢江天雾,樵斧声闲岭树烟。

    山水相逢人共乐,鱼薇去换酒同筵。

    不干荣辱机心少,何处浮生更有仙。

    这是作者被贬新州所写的《新昌八景》的第八首写景诗《洞口渔樵》。卢、锦二水会于筠城北十里的洞口,汇成新兴江通往肇庆。洞口圩是当时新州的水陆码头,船只集中点。

    这首诗描绘了千年前新昌的一个主要风景点洞口天然秀丽风光,抓住了山、水、江雾、斧声、人等几个方面特征来表现原始美、自然美、朴素美,赞美了作者对新昌优美的自然环境的热爱之情。

    这首诗的写作特点是融情于景,动静结合,错落有致。诗中的人物是渔夫和樵夫。写渔夫时,采用的是静态描写,在大雾弥漫的江面上,一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渔夫,独自一人驾船在江上垂钓,细致地描写了雾锁江天的寂静情景。当渔夫收竿罢钩归去之际,忽然听到从山那边传来樵夫的砍柴声,在动态中引出樵夫。这样动静结合,使全诗错落有致。接着写想象中渔夫和樵夫在收起大雾,艳阳高照中相逢的情景。最后诗人借题发挥,表达了当时朝中****统治、勾心斗角、排斥异已的黑暗现象,反映了诗人希望改革现状,期待出现一个廉洁从政、风清气正、国泰民安、人人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的强烈愿望。这首诗虚实结合,宛转含蓄,耐人寻味。

    想不到杜位被贬到新州后,与家人分离竟达十年之久,也应了玉禧那番话“喜悲相随,福祸交错”。

    上元二年(761),杜位悲尽喜来,在离开新州返归朝廷时,其叔杜甫作《寄杜位》一诗相寄:

    近闻宽法离新州,想见怀归尚百忧。

    逐客虽皆万里去,悲君已是十年流。

    干戈况复尘随眼,鬓发还应雪满头。

    玉垒题书心绪乱,何时更得曲江游。

    大历元年(766),杜甫在夔州又作《寄杜位》诗:

    寒日经檐短,穷猿失木悲。

    峡中为客恨,江上忆君时。

    天地身何在,风尘病敢辞。

    封书两行泪,沾洒裛新诗。

    可见二人之间的感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