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6章 民间藏能人(中) (第1/2页)
张柬之初来乍到新州,目睹和亲历了上述两件事后,暗想:这个南粤新州乃荒凉沉阒之地,朝中称生长在这里的人为南蛮子、葛獠,未开化。 未开化之人,怎有如此高的悟性与才学?张柬之翻开史书,想从中查找答案。《新唐书南蛮》有记述:戎、泸间有獦獠,居依山谷林菁,逾数百里。俗喜叛,持牌而战,奉酋帅为王,号曰婆能,出入前后植旗; 《晋书》卷121《李势载记》云:初,蜀土无獠,至些始从山而出,北至犍为、梓潼,布在山谷,十余万落,不可禁制,大为百姓之患。僚人分布之地区,落围极其广大; 《太平御览》卷168引《四夷县道记》云:李特孙寿时,有群獠十余万从南越人蜀汉间,散居山谷,因斯流布。可证獠主要从南越人蜀汉,路线则经自舸群。仡佬族即唐代从獠族中分化出来的单一民族。 …… 然而,张柬之从浩如烟海的史书中找不到答案,掩卷沉思之中,想到了梁士元。于是,张柬之单人匹马,微服去访梁士元。 张柬之骑马经过一条石桥,迎面正遇到那天在河里与秀才对对联的小孩,听梁士元提过,这孩童叫梁树榕,说他很有天赋异禀…… 张柬之有意想试一下这个孩童,便打马横立桥中,故意装作恶狠狠地说:“梁树榕,人家称你是神童,你若能以‘桥’为题,吟出一联便饶你,若吟不出,麻烦你给我牵马过桥。” 梁树榕素来思想敏捷,触景生情,朗声吟道: 送别桥头,说一声去也,叹万里征途,过桥便入天涯路; 迎来道左,扮将今归哉,善故人相见,执手还疑梦里情。 张柬之听罢,惊得无话可说,调转马头走了。 张柬之走了一箭之地,悠忽一想:今天碰巧遇上,岂能错过?待老夫转头再考考他的真才如何?! 于是,张柬之掉转马头,回到那一条石桥,只见梁树榕正在和几个村童在桥上一起玩耍。 那班与梁树榕一起玩耍的小孩,一见到有人骑马跑过来,都逃避去了,唯有梁树榕留在那里不走。 张柬之见梁树榕态度镇定,样子出众,便和他交谈起来。 梁树榕问:“大人因何去而复返?” 张柬之答道:“想与你对一长联,不知意下如何?” 梁树榕答:“请大人指教。” 张柬之出上联: 微风细雨,吹出千线万针,难满长江巨浪。尝闻湖之广,东之广,西之广,遍游诸广,登峻岭览十二名游峰,观山观海观日月,胜地难逢,眼看华美景象。 梁树榕不慌不忙,随即对道: 半邑寒儒,读尽五经四书,肚内七通八窍。可以中解之元,会之元,状之元,连中三元,入翰苑压十八学士,为国为民为天下,功勋盖世,腹藏锦绣文章。 张柬之浑身轰然一震。想不到一身土里土气的南方葛獠,竟会对出这样上乘的下联来,这可是洋洋五十七字长联的经义精髓呀!张柬之隐隐地感到眼前的小孩乃是苍天赐给岭南新州的儒门法器。 这么多年来,张柬之可从来都没有见过如此年纪就有这么高深才学的人。如今,他初来乍到,在这个南蛮之地遇到这个南蛮小子,一见面就出语不凡,可见他宿具慧根,心湖底处自有更为不凡的潜质。经此一个照面,张柬之打心中对这个南蛮小子产生喜欢之情,但他深知自己在他面前每一个表情的分量会引起的后果,故此,并没有将这种看法表露出来。 从梁树榕的举止谈吐对联中,张柬之仿佛看到了青少年时期的自己,禁不住在心里赞叹:家贫出孝子,逆境出奇才啊! 梁树榕见张柬之沉吟不语,继续说:“珠蚌其貌不扬,由于大海的孕育,它腹中往往有价值连城的珍珠藏着。醴泉芝草无根脉,却吸取了天地之灵气、日月的精华而成了世间的珍品。”梁树榕说完后,望着立于马前的张柬之,恭敬地问“大人,您大概也听过‘大泽起龙蛇’这句古语吧” 张柬之没有正面而答,而是神色平淡地问:“你读过多少年书” 梁树榕摆了摆手,坦言直白:“我三岁就死了父亲,靠娘亲含辛茹苦养大。因为家穷,没有进过学堂读书,白天上山打柴,挑到墟市卖了买些米油回家侍奉母亲,有空到九叔公学堂傍听。” 张柬之有感而发:“你这个人也挺会说话的。” 梁树榕诚恳地说:“我没有见过什么世面,阅历浅,见识短,但刚才我讲的,全都是我的肺腑之言。” 张柬之不解地:“你没进过学堂读过书,怎么能出口成对呢” 梁树榕的眼睛晶光闪烁,用手指了指胸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