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大疑大悟 (第2/2页)
奉佛祖点心和老鼠在佛像手心拉屎,平等看待。 慧能说:“老鼠在吃点心的时候,只知道闻香而来,才不分别你放在哪里呢!它在佛像手上拉屎,也不过认为这里是一个安全的场所罢了!所以,它的行为,完全是自然而然的无心之举,并非恶意为之。观之不雅,不过和我们人类的价值取向一样。它的无心之举虽然弄脏了佛像,但也比你心有分别,将点心放在佛祖的手掌上好!” 婴行凛然一颤,惭愧地低下了头。 当天晚上,婴行做了一个梦。梦中,他的僧衣,他的鞋子,甚至他吃饭的钵,都被老鼠偷走了。他上天入地、翻江倒海,就是找不到老鼠的踪影,不禁哇哇大哭起来。 当慧能将他从梦中唤醒时,他的泪水已经洇湿了枕头。 第二天起床之后,他一直闷闷不乐。同在方丈居住的法海问他怎么回事。他将梦境说了一遍。 法海哈哈大笑:“人生本来就如同梦幻,你的梦中之事,更是虚无飘渺,犹如水映风云、镜现烟雾,你何必当真呢?” 婴行说:“水映风云、镜现烟雾,虽然虚幻不实,但毕竟天上还是有风云,对面仍然有烟雾啊!” 法海知道与他纠缠不清,便打哈哈说:“水里镜中所现的映像都是反的,左即是右,右即是左,因此,梦中的事情也是相反的。你在梦里大哭,白天就会大笑。” 婴行极聪明,也很机警,马上反问道:“果真如此,那么,晚上梦里有我在哭,白天岂不是无我在笑吗?” 一直旁听的慧能,此时突然大喝一声:“没有你时,你在哪里?”
是啊,没有我的时候,我在哪里?如果说,我们的自性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来不去,那么,父母未生之前,我们在哪里?那个时候,我们是怎样的形态?婴行心灵受到极大震撼,脊梁骨一阵发麻,心中萌生出了一个大大的疑团…… 禅宗祖师说: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起疑情,是领悟禅法的前提。 当——当——当——宝林寺的大钟,在曹溪上空轰鸣,似乎在告诉每一个人,晚上有重大事情发生。大雄宝殿里,慧能身披那件祖祖相传的木棉袈裟,登坛就坐。行思、怀让、法海、玄策等弟子侍立两旁。慧能在法座上久久沉思着,良久,才开口叫道:“行思。” 行思上前一步:“弟子在。” “怀让。”怀让也赶紧站立到大师兄旁。 慧能慈祥的目光一遍又一边爱抚着这两位弟子,脸上流露出欣慰的笑意:“行思、怀让,你们两个早已悟透禅关,又在我身边磨砺了很久,可以说功夫到家,佛果已成。现在,你们应当分化一方,自立门户,弘扬我们禅宗大道。” 行思垂泪道:“弟子道行尚浅,想继续留在师父身旁朝夕参学。” 怀让更是依依不舍,不愿意离开师父。 慧能语重心长地说道:“我已经没有东西可以教你们了。再说,天马行空,贵在没有枷绊。我的学识,只是你们修为的基础,而不能当成顶点。你们要敢于超佛越祖,勇于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而若想在百尺竿头重新进步,必须舍离这根竿呀!” 慧能指着自己身上的袈裟,口气庄重地说:“当年,我的师父五祖将禅宗振兴的大任交给了我。这些年来,我从来不敢稍稍懈怠,才有了曹溪的这种局面。然而,这里毕竟只是岭南一隅。所以,我希望你们早日跃出师门,到更广阔的天地弘化一方,将我的顿悟法门发扬光大。” 既然师父这样说,行思与怀让倍感责任重大,一齐面对师父跪下,说道:“师父所命,我俩定当竭尽全力,各展身手,各施所长,互相辉映,相互合作,将顿悟禅法迅速推广开来,共同完成禅宗历代祖师传下来的光辉勋业。请师父明示,哪里的机缘与我们更为契合?” 慧能说:“行思,你本是吉州庐陵人,就回吉州青原山吧。俗话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你心明行正,在家乡影响很大,在那里可以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三大有利条件,一定能开创出一番光辉灿烂的事业。” 行思点点头。 怀让说:“那么,师父,我也回金州家乡去吧。” 慧能笑着摇摇头:“法无定法。怀让,你的机缘却不在家乡,而在南岳衡山。在那个地方,将有奇遇等着你。临走的时候,我再告诉你一个秘密。 ”两大弟子默默退回了僧列。 六祖慧能又点了一个人的名字:“玄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