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父母长脸 (第2/2页)
考上了大学又能如何?把家底耗光,穷的砸锅卖铁也是应该的。看你们服气不?可是事情却出人意料,杨帆居然不脱任何人的关系,就在上海立足下去了,每个月能够拿上一两万呢?听说户口都落在了上海,不久将买房子买车子成为上海人。杨帆的舅娘这才正视杨帆一家子,频频交往。孰料杨帆几年又回来了,估计是在上海混不下去了,所以才回家种田。所以杨帆回家第一次上她的门,她鄙夷没有接待的缘故。但是接下来的展出人意外,杨帆仅仅凭借三亩地了家,年收入在百万以上,以此下去,她家区区的三四百万何足挂齿呢? 这次过年走亲戚,杨老头与杨母到了周景和家,原.本以为住上一夜客气一下,第二天不会留客的,就可以回家了。谁知道杨帆的舅娘好死赖活就是不让走,拿最好的水果瓜疏招待,拉住杨母的手又是去逛街购物,又是去公园游玩,热情的叫大家都说两人关系好。就是轻易不肯安排客人住的豪华卧室,她都安排两位老人住下了。卧室的确也豪华,上好的家具,还有几张县里一级画家的字画。杨老头平生第一次受到到如此奢华的款待,心里自豪满足的不得了。 在县里又遇见了另外一人,是村里杨武和的妻.子翠花,住在儿子家里照看孙子。她的儿子叫杨建生,现任乡党委书记,依靠的是妻子家里的关系才能爬上这个位置,妻子正是县上的人。说起杨建生还有段笑话,读高中的时候也才八几年,风气蔽塞,他倒好谈起了恋爱,气的父亲一巴掌把他打翻在地,从此好好读书考上了中专。那时候谈恋爱是一个多么严肃的话题,自然引得杨帆这些后一辈的笑话。 不过杨建生这.人从农村长的,太过于老实憨厚,说话直来直去,不得领导欢喜,又不会走关系。如今有句话叫做: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只跑不送等待重用,即跑又送提拔重用。杨建生这样的人物,自然算是另类了,官场生活基本就是这样了。有次话语交谈说道,他的一生就是这样了,再也没有进步了。
杨帆在村里和杨建生也交往过多次,了解官场的一些行行道道,所以才没有下来考公务员,依据他的轻浮的性格,确实不能再官场里拼斗。对此,杨帆多次感谢杨建生的好意,在官场上秘密话题也能透露给他。时下社会,不管如何富裕,权利还是第一的,荣华富贵,着重在于权利。 说起杨建生,杨帆自然一一问起他的具体情况。 杨老头说道,杨建生过的不尽如人意,在家里没有话语权,妻子太过于刁蛮不讲理,对待他亲生父母都是冷眼相待,动不动就吵架。而在事业上,杨建生过于本分老实,制不住人,过的也不如人意。 杨母瞪大却说道:“你说的?我看杨建生就过得很好,家里面摆满了礼物,都是别人送的。水果多的去了,还有烟酒什么的,你看我们在他家里呆了不到一顿饭的时间,送礼的有多少,一波一波的。”流露出羡慕的神色。 杨帆就笑了,他何尝不知道这些呢?在乡村里一个小小的官员权利就大的哪里去了。哥哥杨勇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公务员,就有许多人巴结着,家里的水果一年到头也是吃不完的,动不动就是上山下乡,大鱼大rou养着呢。 如今大队支书都是用钱买的,据说有两人明码标价,最后多达五万拿下了大队支书。那钱从何处而来,还不是村里的人员。计划生育,大队支书告密冲在最前面,“敲诈勒索”罚得到的钱他是有一份的,老百姓咬牙切齿说大队支书坏事要做绝,就是不做好事。但是仅能背后说说而已。 那些东西不是他所关心的,杨帆说道:“爹娘,我们怎么过年,准备吃什么?” 杨老头说道:“你拿主意吧,也不想吃什么东西,吃的大鱼大rou上火了,昨天夜里还流了鼻血。” 杨母说道:“你就是那命,以前整天念叨吃什么好,想买条鲤鱼,买只鹅,现在就不想吃了。” 杨老头讪讪地笑了,也难怪走亲戚,招待的肯定是鸡鸭鱼rou少不了的,不然说闲话。人家说一过年就长胖了,他一过年要瘦下好几斤。说道:“杨帆我们能不能大年夜,蒸锅狗尾巴草馒头?” 杨帆笑道:“好啊,我们今年过个特殊的年,鸡鸭鱼rou少吃,蔬菜要多吃,这些就交给我了。哥哥也快要放假回家,我们搞些特殊的吃,海味虽然没有,但是山珍我们还是有的。” 说起山珍,杨母自豪地说道:“杨帆我们拿那些蔬菜水果给你舅舅,他高兴的不得了。你知道吗,现在县里的苦菜公都缺货了,十块钱一斤都买不上,我们一送就送了十斤给你舅舅,他还嫌少呢。好多亲戚都上他哪里拿,我们跟着也长脸了。” 这倒是,如今的年代,什么东西都不缺,只要有钱。可是健康食品难以买到,更何况杨帆种植出的弥足珍贵的蔬菜水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