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樽记_第六十七章 秦则无礼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七章 秦则无礼 (第2/2页)

言行,如若碰到突发状况,看臣的眼色行事。先行一步,公子晚上见。”

    “等等!”公子击迟疑道。

    田无择刚迈开的脚又收了回来,“公子还有事?”

    “嗯……也没什么。”公子击不自然地笑了笑,在窗边来回踱步,显得焦躁不安,“吴大人今晨来过了。”

    “这个老臣自然知道。怎么了?为何公子看起来如此为难呢?”田无择轻抚胡须,不失儒雅地笑了笑,一双眼眸幽幽地闪烁光芒,仿佛可以洞穿一切。

    “也没有,只是……”公子击深吸了一口气,道,“吴大人此番回城请求人马调度,这本无可厚非,但……他提了一个很怪的要求。他请求当朝调派尚未立过功的士卒,随他上前线抗击秦军,而且仅仅要了五万人马,对阵秦军的五十万……”

    他扬起下巴,看着窗外宫人们将琉璃灯一盏一盏地挂起,丝绸彩缎琳琅满目,让人眼花缭乱,脑海中又浮现出今晨的一幕幕。

    “对于秦兵来犯一事,不知各位大人意下如何?魏国建国不久,许多规章制度辄待完善,本宜休养生息,发展农业生产,不宜四处征战,大规模损耗人力物力。可眼下问题在于,是否可以划一小块土地出去,息事宁人,与秦国谈和,还是说……一场恶战已然不可避免?”

    公子击话音刚落,一名文官率先出列。

    “臣以为公子英明。魏国正值非常时期,国内法度未修,民心未安,仓廪空虚,物资匮乏。当是时,宜休养生息,鼓励农业、牧业、渔业,轻徭薄赋,忌大规模战役劳民伤财,劳心劳力,于国不利。更何况征役劳苦,百姓怨声载道,叫苦连天,不仅于公子声望亦不利,更将招致盗贼猖狂,罪行连绵,四境混乱,于治国安邦不利。”

    “嗯……”公子击沉吟道,“王大人说得在理……”

    “公子!臣有异议!”另一名文官忙不迭地打断道,“秦国虎狼之心,以贪勤民,使民怨声载道,苦不堪言,此乃天奉吾也。奉不可失,敌不可纵。倘若一味忍让,只会助长秦国嚣张气焰。秦国贪得无厌,巴掌大的土地绝不会轻易使其餍足,反之,秦王以为魏国都是些贪生怕死无胆鼠辈,而后大肆征伐,魏国将永无休养生息之宁日。况且此番正是大好时机,若能趁此机会一举击溃秦军,秦国必将元气大伤,近五十年不再来犯,公子也大可于西河高枕无忧。因此,还请公子莫要犹豫踟蹰,此乃上天之意,违天不祥,必伐秦师。”

    “嗯……”公子击依旧沉吟,“公孙先生说的也有道理,更何况连先君也发了话,让儿臣正面迎击,莫要迂回逃避,想来定是有一番道理在其中的。容本公子思虑一下。”

    王错闻言不甘心地握紧拳头,眼底闪过一丝阴霾。见公子击又所动摇,他又道:“公子,此番正值先君发丧期间,若在此时大肆征战,只怕于礼不合,免不得落人口舌,被人抓了把柄喋喋不休。况且见血太多,指不定会触怒先君亡灵,继而迁怒于公子和举国之民。就算是站在亡者的立场上考虑一下吧,公子!”

    公子击沉默不语,深邃的眼眸透着捉摸不定的光,许久,他缓缓转身,对着一旁同样沉默不语的吴起道:“沉玉先生,你乃西河郡守,身处一线战场。秦师大致概况,其人马数目、兵器装备、粮草物资,想必你比我们更清楚。依你之见,此一仗是该打还是不该打?”

    众人的目光一齐投向大殿的某处。

    吴起不慌不忙地走上前去,朝公子击行了一礼,语气从容坚定。

    “公子,臣闻之,先君尝与秦国修欢好之谊,双方协定相互扶持,和平共处,不损他方利益。然此番先君遭此不讳,秦人不仅不哀吾丧,反趁人之危伐吾同姓。此乃小人之举,于礼不合。秦则无礼,吾又何施之为?唯有快刀斩乱麻,与秦断绝往来,予以沉重回击,方可挽回国之声誉,灭秦虎狼气焰。诚如公孙大人所云,此乃绝佳契机、上天之意。”

    他顿了顿,似要留给公子击一些思量时间,然后又道:“臣闻之,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谋及子孙,与先人何与也?秦师来势汹涌,步步紧逼,时日无多,还望公子立下决定,以免夜长梦多,为小人所惑。”

    王错闻言,登时面色铁青,袖子里一双拳头被捏得“咯咯”直响,但迫于吴起身份,只能忍着不发作。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