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樽记_第八十九章 序曲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九章 序曲 (第1/2页)

    冬。冷风如刀,大地荒漠,甲上冰霜迸落。

    十月初九,三路秦军会师于华县,五十万大军浩浩荡荡东进,直逼阴晋城而来。

    十月十八,兵临城下。五十万大军驻扎于阴晋城外封火桥,虎视眈眈。

    十月十九,秦军火速攻城。

    秦兵用生牛皮围成四面的小屋,底下装了轮盘,中间可运黄土与人,在阴晋城外建起一座巨大的土山。秦军弓箭手站在土山上,不断往城里面射箭,流矢如雨,城内伤亡惨重。守将苦守城门,拒不开城投降。

    十月廿七,吴起率领援兵抵达阴晋城。禹王城五万士卒与驻扎于西河郡的武卒汇成一路,前后加起来总共八万余人,军队驻扎于华山东峰下,士气高涨,物资粮饷充足,士兵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十月廿八,秦军再度攻城,以绳钩钩住城壁,兵卒援引而上。

    然而出乎他们意料,阴晋城的防御竟如同铁桶般牢不可破。守将咬紧牙关苦苦坚持,秦军靡计不施却依旧无可奈何,前方无路可走,后又有八万援军直逼而来,于是秦军调转矛头,与援军开始了长达数日的对峙。双方经过三两次小规模战役,各有伤亡,但总体损失不大。

    不过是战争开始的序曲罢了,双方都心知肚明。阴晋城下剑拔弩张,新的战争一触即发。

    然而就在这最紧张、最关键的时刻,秦军却忽然没了动静,既放弃了攻城,也没有对援军发动任何袭击,整座营地冷清清的,愣是怎么喊话都不出来迎战,只是迂回地同援军打着斡旋战。

    几场战役,双方几乎没有伤亡。秦军平静得让人难以猜透。

    暴风雨前的平静,至少吴起是这么理解的。

    于是魏军比原先更紧张了。在吴起的命令下,夜巡的士卒数目增加了一倍。军队在营地周围建了两层防御工事,将士们将神经紧绷到了极致,随时准备迎接秦军的突然发难。然而一连几日过去,秦军仍旧毫无动静。

    敌人在暗,我在明,军中人心惶惶、流言四起。

    入夜,营地里一片寂静。巡逻的卫兵都在外面守夜放哨,余下的士兵经过一连几日劳苦征战,都早早进帐歇息了。

    营地里寂寥无人。长鱼酒独自坐在篝火边,看吴起挨个营帐访问过来,热切地与士兵打招呼,慰问伤亡情况,给予众人关切激励。这一个个地问过去,他今夜是不准备休息了么?

    “挺过这关,等待我们的就是禹王城的庆功宴了。”

    “是!有将军在,小的们不怕苦也不怕累!定当拼尽全力报答将军之恩!”

    所谓庆功宴,是魏文侯在位时吴起谏言举办的宴席。每每当魏国打了胜仗,王宫里就会办庆功宴,以慰劳那些打了胜仗的军队。

    宴会上,立上功者坐前排,使用金、银、铜等贵重餐具,享用猪、牛、羊三牲,立次功者坐中排,贵重餐具少一些,无功者坐后排,不得用贵重餐具。宴会结束后,还将在大门外论功赏赐有功者的家属。对于死难将士家属,更是每年都会派使者慰问,赏赐他们的双亲,以示不忘其对国家做出的牺牲。此法一施行就是好几年,故而毫无疑问,吴起在军中威望极高,士兵们皆对其感恩戴德。

    长鱼酒独自一人倚靠在车毂边,仰头看满天星斗明灭闪烁,内心久久无法平静。

    他在害怕什么?怕是连他自己都不知道。

    有时候他希望自己是一颗星星,或是一阵风,这样他就不会被那恒久的恐惧与不安百般折磨了。

    他瞥了眼身后的营帐,云樗已早早睡下了,这会儿估计在梦乡里呢。经过上次的谈话,云樗似是有些不开心,这几日都没怎么搭理过他,他也无可奈何,毕竟这世上不能随人愿的事太多了,他懒得去管。

    哎,这小懒虫!想睡就睡,随时随地。有时候他真的很羡慕,那些即便泰山崩于前也睡得安稳的人,内心其实强大得可怕,而他却无论如何都做不到。

    今夜也一样,他怎么也睡不着。一股莫名的躁动不断在他内心纠缠翻腾、敲骨吸髓,令他感到极度难受以及不安。不知是对于战争的不安,还是对于其他事的不安,总之内心有种奇异的不适感,令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只得一个人独坐在帐外吹吹风。

    月色迷蒙空茫,连绵起伏的群山隐在黑暗中,模糊难辨。晚风拂过,送来一阵清雅的箫声。长鱼酒眯起眼,细细聆听着箫声,头脑里不自觉地想到一个人。

    箫声很轻很淡,似有似无,如泣如诉,缠绵悱恻,隐在银白色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