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之王_第一百一十八章 竖子不足与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八章 竖子不足与谋 (第2/2页)

命与朝廷的机会,为什么不从投朝廷。好好的天朝上国之民不做,难道要一直当这海外弃民吗?要知我等宗族,宗庙可全都在大清啊!难道你想一辈子留在这海外之地,有家不能归,祖宗不能祭吗?”

    胡苡点点头:“我现在知道总长为什么急着收兵权了!”

    袁启强霍然起身,怒道:“胡老弟,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胡苡摇摇头,苦笑道:“什么意思?没意思!朝廷见兰芳这个果子熟了,眼馋了,想摘果子吃了。可种果树的是总长,他不愿意让人白白把辛辛苦苦种的果子摘掉,自然要使手段保护自己的果子。总长首先要做的就是,把帮朝廷摘果子的帮手除掉,这样才能专心对付来摘果子的朝廷。毕竟果树是总长栽的,果子是总长的。于是咱们这些两面为难的人就倒霉了。”

    袁启强有些火了:“胡苡,照你这么说咱们反倒成了吃里扒外的小人了?吾等先是大清之臣,而后才是兰芳之臣。如今朝廷不弃,欲纳吾等认祖归宗,正是衣锦还乡的大好机会。难道反要对抗朝廷,行那不忠不义之事吗?”

    胡苡反问:“难道背叛兰芳,背叛总长就不是不忠不义吗?”

    袁启强哑然,可随即理直气壮的道:“总长现虽贵为一国之元首。可他也是大清之民。既然是大清之民,自然就应该忠于朝廷,忠于大清!兰芳四百万华人,皆从大清而来,岂能因身在南洋,就不是大清之臣民了?既然都是大清的之民,又何来背叛兰芳,背叛总长一说?”

    胡苡无语了。从袁启强对待大清的态度上,可以想象,在兰芳四百万华人中,不知道有多少人对大清还有着深深的眷恋,等着盼着重投大清的怀抱呢。同时也正是袁启强的话,让他对陈敬贤一系列抓军权的动作而感到理解。

    “胡老弟,总长年少无知,他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咱们自然要提醒他,免得他走了错路。回归了朝廷,总长虽然不为一国元首,可将来登堂拜相是少不了的,至不济也是一方督抚的出身。总比守着一方海外弃土,对抗朝廷,遭万千人唾骂,史书唾弃强得多。”袁启强双手搭在章寿康两肩,语气深重的劝道。

    胡苡不搭话,指了指自己的脑门。

    袁启强不理解,问:“什么意思?”

    “都把辫子给剪了,难道还能再长出来不成?咱们祖祖辈辈给满人当了两百多年的奴才了。现在好不容易能挺胸抬头的做个人,干嘛非得回去当人家的奴才,以后子子孙孙还要给人家做奴才?”

    袁启强气极,哑口无言,涨得脸红脖子粗,指着胡苡:“你,你……”

    “哼,竖子不足与谋!”

    撂下一句曹丞相的经典语句,袁启强拂袖而去!

    胡苡轻叹道:“又是一个当奴才当上瘾的家伙。如此,付德胜、陈健他们呢?是否好好的人不当,准备回去做奴才呢?”

    一想到这些人加起来的威力,胡苡也不禁有些震骇。要是这些人都如袁启强一般的想法,那兰芳不得乱起来吗?不过,似乎总长也不是省油的灯,不带烟火的一番举动,就以把整个兰芳陆军大半牢牢掌控在内。鹿死谁手?真未可知!

    满清统治汉人以两百余年,可这两百多年都干了什么?当年多尔衮一句“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话,死了多少汉人?远东且不说,光说这五十多年来,大清江河日下,是个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大清的江山早晚必将不保。要是现在不给自己留个退路,等将来大清完蛋了,难道还给这个满人的朝廷殉难吗?

    胡苡站起身来,冷笑连连:“这帮人被满清朝廷的愚忠思想给迷昏了头。两只眼睛根本就看不清前方的路了。以兰芳现在的军力,怕是应该兰芳入主大清才是!凭什么反倒是兰芳被满清统治?放着兰芳的高官不做,跑去给满清当个总兵、提督。管带这些一抓一大把的奴才官吗?”

    “有些心里话,也该跟总长说说了!现在不说,将来再说就晚了!”

    胡苡沉思片刻,心中就有了计较。施施然的走出军营,前去的方向,正是陈敬贤所在的总长府!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