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郑氏国公(二) (第2/2页)
八千人杀到一千八百万人,被杀者百分之九十! 镇压太平天国的时候,杀伤总数达到287万!(《曾国藩传》)试问哪个汉族皇帝会下此毒手?只能说满清根本没有把汉人当成人。 李辉给自己定下的宗旨就是“杀人者死!”要为每一个死在满清屠刀下的汉人报仇雪恨,这样一来,所谓的民=主人士又要跳出来说三道四了。 李辉郁闷的想着这些事,眼见日头已过晌午,船舱里走出一人,正是钟紫怡,脸上笑靥如花,来到高元华的身边,“高大哥,吃午饭了。” 李辉斜着眼看着高元华,意思是你小子下手够快啊!这么短的时间就被你划拉到手了。 “这个,”高元华尴尬的挠挠头发,“她非要跟来,我,我不想……” “行了,我还不知道你那点花花肠子。”李辉打断他的话,“万里长城走出第一步,对付女孩子要有耐心,有恒心,有信心,我希望早日喝到你们的喜酒。” “喝什么酒啊?”阳光的钟紫怡小meimei走出来,看着两个猥琐的男人,扑哧一声笑出来,将几碟小菜摆在桌子上,高元华和李辉就坐,开始用起午饭。 “好手艺!”李辉咬了一口鱼rou,赞了一声好,高元华抬头看看钟紫怡,两个人的眼神在空中相撞,迸发出温柔的火光。 李辉低头猛吃,不去理会两个人眉来眼去眉目传情。 话不多说,在海上航行了十几日,李辉他们终于看到厦门城,李辉高兴万分,急忙下令小船驶向厦门,向郑成功通禀。郑家军得知李辉到来,急忙在码头上站好,列出欢迎的阵势。郑洪逵等人也亲自出来迎接。
大船缓缓驶近厦门,李辉端详着这座目前被称为“思明州”的城池,这座城傍山而建,城墙高耸,易守难攻,加之海运便利,通达各地,所以郑成功才将这座城池定位自己的基地,借此扩大力量。 “郑成功是不会成功的。”李辉看着厦门的城墙,轻轻说道,“但凡有作为的君主,都要将自己的都城建在距离敌人近便的地方,时刻提醒自己防备敌人,同时京师的重兵也能达到防守阵线与保护京师的双重任务,最大的节约有限的兵力。比如说成祖皇帝。就把京城建在北京,震慑蒙元。” “郑成功做得也不错。”高元华辩解道,在他眼里郑成功不愧一个铁血男儿。 “但只是固守之人,文恬武嬉,焉能不败!”李辉哼了一声,看着岸上欢迎的人群,冲高元华苦笑一声。顺着李辉的手指看去,果然郑家军每个官吏都白胖白胖的,脸上带着安逸的笑容,士兵们也站得歪歪斜斜,还在交头接耳,看上去简直就是一群散兵游勇,完全没有东山军那般凌厉的气势。 高元华点点头,默认了李辉的看法。下令那些带来的从沃顿手里买来的黑人们走出船舱,手持刀枪列成阵势,做出一个威严的样子来。 郑家军倒是不以为奇,黑人嘛!他们长年在海上经商贸易,黑人见得多了。 两个人刚刚上岸,郑洪逵抢先一步来到李辉面前,一把握住李辉的手,“兄弟,我的好兄弟!许久不见,一向可好?” “承蒙大哥关心,小弟还算可以,”李辉也是满脸是笑,“最近又斩了不少满酋的人头,大收其功啊!” “恭喜恭喜!”郑洪逵亲热的拉着李辉,给众人介绍,李辉也是连连点头,满脸是笑。 “这位便是施琅小兄弟,作战勇敢,甘冒矢石,是我军的勇将啊!”郑洪逵指着一个淡眉毛,小眼睛,塌鼻梁,嘴唇嘬成一条线的青年将领,介绍到。 “施琅大将军,久闻久闻!”李辉看着这个被后世称颂的“统一全国”的民族“宫臣”,热情的抓住他的手晃了几下,眼角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杀气。 施琅看着李辉,这个中等身材,面貌算得上英俊的青年人,看上去和自己年纪相仿,脸上笑哈哈的自来熟,逢人都是连说带笑,看上去与每个人都十分熟稔。 “定边侯的威名,早就在沿海传遍了。”施琅含笑应承道,“将来还要和侯爷多亲多近,以后咱们一同驱除鞑虏,匡扶中原。” “说得好!好一个‘匡扶中原!’”李辉带着嘲弄的表情抬头看天,妈的还匡扶中原呢,你也配说出这句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