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科技中华(一) (第2/2页)
来征战辽东,火器虽然很好,但不适合咱们。” “或许吧”巴雅尔很勉强的接受了这个观点,叹了口气,打马缓缓走下河岸,踩着厚厚的河冰向对岸走去。 “年轻人,终究是年轻人。”毕立格老人看看自己身上的这幅穿戴,全套的东山军服饰,而且是右衽的,要是再过一段时间,连他本人也怕要从左衽的胡人变成右衽的汉人了。 “这个冬天马上就要过去了。”毕立格将手上冰冻的草扔进河冰上,慢慢的消失在白皑皑的大地上。 …… 元州,王宽正在指挥工人们生产刺刀。 李辉的意见是生产三棱刺,这东西可是当年pLa的必杀武器,想当年在越南杀得越南霸狼奔豕突,不敢应战。 但是这东西的制作太过复杂,主要用铁管摉成12o度角的三边形,需要极其精确的机床才能实现,李辉在无奈之下放弃,转而生产类似于唐刀的刺刀。 刺刀长三尺,把手上装有卡隼,在战时可以迅的将刺刀安装到燧枪的枪管上,使用起来非常便利。 元州的铁器工厂采取的是分工模式,模子都是固定的尺寸,差一丝一毫都不行,所以生产出来的部件有极强的通用性,可以说在战场上完全可以用一堆零件拼凑出一把新的燧枪来。 “分工协作,零件互用。”王宽念叨着李辉的训示,“都给我抓紧点,前线还等着要呢” 另一个车间正在生产铁叉车,这种铁叉车采用全铸铁骨架周用厚木板遮盖,车上无顶棚壁有很多射击口和火铳的座架,士兵们可以站在铁叉车上射枪弹,车轮则采用传统的木制车轮,硬枣木制造的轮子可以胜任任何地形。
这种车每辆可以乘坐十一名士兵,一名驭手,用三匹马拉动,在战场上完全可以横冲直撞,堪称是古代的装甲车。 “咱们要加紧生产,不能让崇明的兵工厂给过去”王宽大声喊着鼓励工人们,工人们却没有做声。每个人都在紧张的忙碌,整个车间都被一种急迫的气氛所感染。 而此时的崇明兵工厂又是一番景象。戴苍和茅以桢正在研究一个很重要的东西:水雷。 西班牙工匠们研制出了红色的雷汞粉末,这东西原本要很久以后才能应用在战场上,但是在李辉这个穿越者的影响下,这个脾气暴躁的红色家伙提前出现在杀戮的战场上。 雷汞一出现,所由东山军的火炮炮弹和神火飞鸦都进行了大规模改装,由火药燃烧转为触爆炸,这也为东山军研制更加优秀的地雷水雷提供了良好条件。 当然雷汞的技术是绝对保密的,按照李辉的意见,下一步就要研制硝化甘油了。 东山军研制出来的水雷很有特点,用茅草编制的草帽托浮在水上,雷汞以三边形的方式安装在火药室中,伸出长长的铁杆,用以触雷汞,看上去很像一个插上三根刺的草帽。 地雷的研制方法则简单很多,将霹雳雷的顶端安上雷汞,再贴上一块松动的金属片,轻微踩踏便能引起爆炸。 地雷实验的时候,一辆马车被爆炸的地雷炸得尸骨无存,连李辉都没有想到这的地雷会有这样大的威力。 现在的崇明兵工厂每天都在研究黑火药,已经将黑火药研制到了顶峰。 “你们在观看炉子烧水的时候,有没有察觉到,每当水开的时候,冒出的白气的力量可以把沉重的壶盖顶起来。”李辉提醒道。 戴苍想了想,“恕属下愚钝,不知道这白气为何有这般力量?” “这就是水蒸气的力量。”李辉笑道,“我要向你们介绍一种很奇特的动力——蒸汽动力。” 然后李辉利用了一天的时间将蒸汽机的原理和大概制作方法详细的向两个人进行了介绍,两个人一边听一边不停的纸上记载,生怕有任何遗漏。 “这个东西很难做。”李辉说道,“但是科学的世界是相通的,但是如果点破其中的奥秘,你就会觉得它其实很简单。” “只要想到就不难了。”戴苍插嘴道。 “说得好。”李辉赞了一声,“这个东西,你们慢慢的研究,我希望将来可以用这个东西作为动力制造出各种移动的车辆和轮船,到时候将是对整个世界的变革。” “属下定当竭尽全力”两个人向李辉行了个军礼。李辉还礼,笑道,“戴苍,我和你说的那个琵琶铳,你研制出来了么?” “有所成。”戴苍一笑,拍拍手,两个工人抬着一个巨大的琵琶状武器过来,放在地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