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夺金记_第4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章 (第2/2页)

度来说伊塔组织突击队倒也勉强符合他们在广播之中称呼自己为“仁义之师”的形象——比如说你是一个普通美国农民或是一个拾荒者,当你看到几个打扮得跟当年纳粹德国兵差不多的家伙突然窜出来端着冲锋枪对准你的时候,只要你乖乖听话一般你就没事,然后紧接着就会有一个穿着黑皮大衣、黑党卫军制服、黑色大盖帽、黑色长筒马靴、黑皮手套……总之就是一身黑的家伙走过来,神情傲慢但又彬彬有礼地要“战时征用”你的粮食、货物,当然了这个活像盖世太保的家伙还是会给你金美元的,而且一般还给得比美军大方。(嗯,现在你知道为什么美国政府要统购统销粮食的真实意图了……)

    但是不要以为伊塔组织真的很好——还是比如说,若是你家里的孩子有残疾或是天生就有某种残缺,那么伊塔组织就会将你的孩子斥责为劣等人口然后毫不留情地带走。你若敢反抗,就会被枪毙然后吊在你家门口以儆效尤;若你屈服,那么你在未来N年内就开始祈祷吧,祈祷某一天有个不知道从哪里突然冒出的一个金发碧眼的小青年偷偷告诉你其实他(或她)就是当年你那被带走的孩子,现在正在为伊塔组织效劳。若这种情况很幸运地真的发生了,那么就在你纳闷自己的孩子怎么可能是金发碧眼的时候,这小青年会一边跟你解释什么是基因技术一边塞给你点金美元让你养老,同时这小青年还说以后有假期就会来看望你,接着他(或她)就又消失在黑暗之中,再接着,在未来N年里你就开始祈祷你的孩子不要被美军的子弹打死……

    但不管伊塔组织到底是好是坏,总之“天无二日、民无二主”,此刻D连上下都发誓一定要将伊塔别动队赶出位于洛杉矶市区以南20多公里的布埃纳帕克区。

    此刻站在一栋大厦残骸楼顶上的高雷喃喃自语地说:“战争、战争没有任何改变……”

    “亲爱的,我都不知道你变成了一个哲学家……”雷普莉在一边调侃着。

    高雷有些脸红地诚实交代:“这句话不是我原创的……”

    因为靠近环太平洋地震带,所以昔日洛杉矶曾经出台了一个法案,该法案规定大洛杉矶地区内的建筑物不得超过一定的高度,于是此刻高雷所在的这栋附近算最高的建筑物也不过只有9层。

    好几面美国国旗在楼顶竖了起来,这面美国国旗与高雷原时空的有差别,尽管都是星条旗,但是B时空里的美国国旗不是50星星条旗,而是不知为何地将昔日美国建国后使用的十三星合一星条旗一直使用到现在。

    “将国旗竖起来,不是告诉敌人我们来了吗?”趁别人不注意的时候,高雷偷偷地问雷普莉。

    “竖起国旗我们的空军就不会误炸我们,来敌人肯定会知道我们来了……”雷普莉无所谓地说,同时她指了指边上刚被清扫出来的几枚地雷,然后雷普莉接着说:“这里是附近最高的地方,但是伊塔突击队不敢占据这里,因为我们有重武器优势,他们若占据这里会被空军炸平的。不过,想必敌人也不会轻易地让我们占据这个地方……”

    “R!P!G!!”雷普莉还没说完,不知道哪个美军士兵就大吼起来。(注1)

    高雷和雷普莉不假思索地立即趴倒在地上,然后轰的一声巨响,整栋建筑物都在摇动……

    爆炸声响起几秒钟后,雷普莉不慌不忙地爬起来,她轻松地拍着自己身上那件棕色军大衣的尘土并优哉游哉地对高雷说:“亲爱的,别趴着了,有空军的武装直升飞机在,他们不敢打第二炮的……”

    然后轰地又是一声巨响,将雷普莉震倒在地板上。

    “魂……魂淡!我跟你们没完!”在老公面前出了个大洋相的雷普莉趴在地板上咬牙切齿地咆哮着。

    在500米开外的地方,伊塔高级女特务瑟琳娜身背着战斗全重约12公斤的M202A1四联装火箭筒并飞快地从一栋建筑物的楼顶顺着一条吊索滑下来,她逃得很及时,因为她刚才发射火箭弹的地方已经是一片火海,一架美军的眼镜蛇电动武装直升机正在猛烈地冲那里开火。

    瑟琳娜在一边借助房子阴影的遮蔽逃跑的同时,她还一边冲着自己嘴唇边的单兵无线电喊着:“第二组开火!”

    瑟琳娜这一声令下,在美军直升飞机飞行员没有注意到的右边数百米的地方,一栋已经半坍塌的3层楼里,三个身高至少2.5米的、宛若小号绿巨人的家伙分别端着一支M2重机枪与两支MG42通用机枪像端着自动步枪扫射一样猛烈地开火。虽然机枪枪口喷出了长长一条火舌,但是这三个巨人没有直接在窗户边射击而是离窗户还有一段距离,所以除了它们自己和身边一个穿得像纳粹党卫军士兵的伊塔特务外,谁也没有看见机枪枪口那凶猛的火焰。此刻,在天上的美军直升机飞行员虽然不知道敌人在哪里,但是他听到无比猛烈的枪声就本能地拉高飞机,可惜这已经迟了一步,几发点50机枪子弹正好击中了直升机侧翼下的火箭弹发射巢,然后飞机轰然一声在空中爆炸。

    “来吧,土包子们!我们这就开始了!!”瑟琳娜在撤退的时候她心里这般得意地、阴森森地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