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6.大梁 (第1/2页)
昨天上传得有些仓促,多有自己都看不过去之处,所以这一章某做了点小小的修改,再次传一遍。 ………… 立于河堤之上,任博远远的看着对岸的城池,高大的城墙,雄伟的城楼,耸立的敌楼,行人往来穿梭,车马过处,清脆的铃铛声四户都隐约可闻,微风吹拂,带起岸边的柳枝,在风中轻轻摆动,倒 映在波光嶙峋的大运河中,无比的清晰,而又无比的模糊。 这是一个时代的巅峰,标示着这个时代最伟大的成就。 同时,也是这个时代最后的巅峰,此后的近十年中,一切都将被战火摧毁,再也不复原貌。 任博随手拨开飘来的柳絮,突然想起游戏中一个很有意思的场景——龙船上,杨广被众臣吹捧,龙颜大悦,便将岸边柳树赐名为“杨柳”——虽然这个片段更像是博人一笑的喜剧,但也不失为一个 解释“杨柳”一词来历的猜想。 不过,相比起“杨柳”这一被华夏人民所认知,极富诗意与美感的名词来说,主角陈靖仇的一番话就很让人纠结了:“我也赐姓给我师傅家门后那棵木瓜,叫‘陈瓜’。” 任博不由咧嘴微微一笑,不知道是应该说他傻呢,还是应该说他单纯。 “任博,你为何发笑?”马蹄轻踏声响起,杨硕步到他身边,突然见他独自发笑,便好奇地问道。 摇摇头,任博回道:“只是想起一点事情,觉得有些好笑罢了。”“陈瓜”的事还是让它烂在自己心里吧,这种天真的快乐也许永远只属于类似于陈靖仇那种单纯而又善良的人吧。 “前方就是大梁城了,我们去寻船尽快渡河吧。”杨硕奇怪的看了他一眼,说完一勒缰绳,调转马头朝不远处的渡口而去。说实话,对于任博此人,他确实有些摸不透底,有时他会像小孩子般一人 傻傻的发笑;有时会像一个儒者般静静地坐在某处,许久不发一语;有时,他又会像一个真正的军士般,浑身散发出浓郁的血腥气息,令人不禁呼吸不顺。在杨硕的印象中,这个人很矛盾,矛盾得不似 此世之人,特别是每当夜色降临时,他与他那匹小狼一同望着夜幕下那弯勾月的眼神…… 转头再看了眼对岸的大梁城,任博一夹马腹,往杨硕处跟了上去。 现在,他心头有些小小的兴奋,迫不及待地想要见识一下这座只属于古代的城市了。 ………… 大梁在战国时是魏国都城,同时也是当时整个华夏最大的城市之一,其繁华流传于世。后秦王嬴政遣王贲攻魏,秦军被阻于城下,不得前进,王贲遂决黄河及大沟,水淹大梁,方才破城,魏国由此 灭亡。此时的大梁城已是历经数次重筑,早已偏离了原址,也可说是一座全新的城池了。 大梁仿佛就是大隋的一个小小的缩影,它将大隋的繁盛,宏大映衬得淋漓尽致,大隋的崛起亦给予了它重新焕发出崭新光芒的机会,这座经历了千年风霜的城市,此刻正在大运河之畔享受着许久未 曾感受到的繁荣昌盛,就像它的居民们一般,浑然不觉即将到来的战火,还有破灭。 坐在小船上,任博看着小满月用爪子好奇地在水面搅来搅去,似乎很是乐在其中,也不由会心一笑,转头向杨硕道:“想来此次定能得见太师大人尊容吧,只是不知我是否能入得大人之眼。” “以你的身手与机智,太师大人一定会酌情任用你的,这就不用太过担心了。”也是看着饶有兴致的玩水的满月,杨硕呵呵一笑,以为是任博担心自己不能得到宇文太师赏识,便向他开解道。 任博缓缓呼出一口气,伸手抚了抚小满月的毛发,突然对杨硕问道:“杨兄,你能为我说说宇文大人吗?” 显然没料到任博会有此一问,杨硕愣了下,随后目露沉思之色,半晌,才开口道:“太师大人……他是个顶天立地的真男儿。”说着,他抬起头,仰望天空,直视向那轮闪耀的烈日。 随着他的目光,任博却被阳光刺得双眼生疼,连忙用手挡住那灼热的光线。 回过头来,杨朔道:“在我眼中,太师大人便像这轮太阳一般,将我们前进之道路照耀得一览无遗,在他面前,我们永远只是烈阳下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埃。”他的眼里充满了崇敬,神情肃穆至极, 仿佛此时宇文拓就在他身前,而他就像一个正在接受其夸奖的小孩一样。 “昔年,宇文大人尚在弱冠,但却单人一剑,轻而易举便将数万前朝叛军尽数覆灭,那是何等的壮举!何等的丰功!”杨朔猛地一拍船舷,不想用力太大,拍得船身不住晃动起来,任博赶紧抓住船 身一处,好不容易才稳住身形,引得摇桨的船夫连声喊道:“这位老爷,您可别再摇晃了,否则小船就要翻了!” 杨朔抱歉的苦笑了下,道:“船家,实在对不住了。” 任博的眼角掠过船尾,不知是幻觉还是什么,他却看到船夫眼睛里快速的闪过一丝鄙夷与痛恨之色,见任博正往自己看,便又低头继续划船。 这种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