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神之庭_38.兵书宝剑,逝水东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38.兵书宝剑,逝水东流 (第1/2页)

    码完这一章后,忽然觉得很累,本书更新了将近一年了,近段时间以来,除了上班,便是将全部的时间投入到了码字上,疲惫感日深,所以,忽然想要找段日子休息一下,当然,并不是说打算断更,或者只是暂缓更新进步吧?不过,也要等到第三卷完了再行考虑吧。

    另,一周前某成功晋级了,再等个一两年就能有人叫某表叔了,而某本人至今仍然单身中……很是残念啊……

    …………

    逆水而行,差不多明日便可到达涪陵了。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山城人,任博在那巴山渝水间生活了整整二十多年,虽不说对一切了如指掌,至少走到哪里都不会迷路,但他却极少踏足外省,来到众神之庭前最后一次出省的记忆,也因为间隔了三年多而日渐模糊。涪陵,尽管他很早以前就想去旅游一番,酆都鬼城,土特产榨菜都是能够吸引大多数人眼球的招牌——可是,那个时机,却绝不是现在。

    从沿途路过时见到的所有事物上,任博根本找不出一丝一毫的熟悉感,古代的雕梁画栋,古代的长衫布衣,甚至湍急的水流下暗藏的礁石,无不在提醒他,这里仍然是一千四百年前的岁月,截然不同的,也并不仅仅只是整个世界。

    “爸爸,爸爸——”正沉吟中,满月的嬉笑声猛的打断了他的思路,将他拉回现实,回头一看,只见这个被他视如珍宝的可爱女儿提着一个竹篓跑了过来,然后递到了自己面前。探头看去,原来里边放着一条鱼,体型之硕大足有半臂长,连任博都不由一阵咂舌,于是问道:“满月,这条鱼是你钓到的吗?”

    “不是,是斛律叔叔钓到的。”满月摇头道,果然,任博抬头看去,只见斛律安正异常安静的坐在船舷,手持一根鱼竿,一动不动犹如一尊雕像般——实在难以想象平时甚少与人交流的他也有如此安静的一面。“这条鱼好大!爸爸,今晚上满月好想吃鱼,可以吗?”满月睁着一双大大的眼睛带着无限的期望忽闪忽闪的注视着任博,实在令他生不出半点拒绝的心思。不过这倒是给他出了个难题,任博自问确实会做饭,只是,按照字面上的意思,也只会做“饭”,菜肴之类一概不会,更别提打整这尾还在篓里生龙活虎乱蹦乱跳的大鱼了。

    这时,便见斛律安朝他们转过头来,对满月轻轻招了招手:“满月,来,晚上叔叔做给你吃。”虽然脸上仍是一副死板的样子,但却很难令人产生抗拒之情,诚然,斛律安是宇文拓几大部将中最少言寡语的,但并不是说他一定就是冷酷之人,天性如此,现在即便想改也改不了了。

    任博略带感激的对斛律安点头示意,而斛律安只是微微点了点头,便从满月手中接过了装着鱼的竹篓,而后又恢复了刚才的安静模样,闭目垂钓。满月则兴致满满的踮着脚趴在船舷的护栏上,看着鱼线在翻滚的江水里不断摇晃,期待着她的斛律安叔叔能再次钓起一条更大的鱼。

    太阳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西垂,现在已是时近八月,从会稽坐船起航时虽然特意挑选了太阳初升的早晨,但前日的热气尚未散尽,被炽热高温蒸腾而起的江水令任博仿佛置身蒸笼一般。如今,数日过去了,会稽的炎热早已被抛之脑后,在两岸青山绿水的环抱下,任博根本没感觉到一丝夏日的气息,这种沁人心脾的凉爽就如同一堵坚实的围墙,将阳光的炽热完全格挡在白云的另一端,一江之隔,居然就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

    按照任博从前的地理和历史知识,他们现在还在湖北地界,根据隋朝的行政划分,应该算是荆州,等到过了三峡后,就是涪陵所在的梁州了。

    顺着长江一路西行,远处的山峰已经隐约在目,时不时还会看到一艘艘大大小小的船只擦肩而过。大隋的江山虽然已是岌岌可危,但至少还在勉力维持着表面上的繁荣,通过这条宽阔的长江航道便可见一斑。

    “船家,前方是否就是三峡了?”任博对船夫问道。

    船夫是位约摸四十来岁的中年人,不过由于长期在江上奔波行船,外表看起来显得较实际年龄苍老得多,额头的皱纹几乎可以折叠起来了。船夫知道这几位客人乃是大隋宇文太师的部下,听到他的招呼,当下不敢怠慢,连忙跑到任博跟前,答道:“回将军,前方正是三峡中的西陵峡,过了西陵峡再行进不远就是巴东郡了。”然后悄悄看了任博一眼,小心翼翼的问道,“敢问这位将军,可是第一次经过三峡?”

    “说起来我也是巴蜀生人,只是自幼随父母去了西域,对巴蜀地区早已印象浅薄。”任博回忆起以前的生活,曾经在山城跋山涉水的日子,尽管总是抱怨山高水长,行路不便,但家乡的每一级阶梯,每一座山丘依然深深地烙印在了内心的深处,身为山城人的自豪是永远也磨灭不了的。再想想现在,山还是那座山,可城却已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