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莲王朝_第三回 沉重一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回 沉重一击 (第2/2页)

!”咚……咚……清军大营敲起得胜鼓,清兵嗷嗷怪叫,追了上去。

    晚上来劫营的正是李文成,他一看清军早有防备,下令撤兵。白莲教这个撤兵是边打边撤,把清兵引出大营能有五里。正好绕过一座小山。

    这小山说是山,但是很矮,也就是个小土包。面积比较大。王总兵带着人追过这个土包,白莲教的兵不退了,反而潮水般的涌上来,王总兵杀红眼,招呼着手下弟兄往上冲,一定压住义军。

    李文成杀的满身是血,他一看星星的位置,差不多了。招呼一声“点信炮!”

    “崩……崩……崩……”

    信炮也就是二踢脚一类的东西,军队用的更好更响。这三声信炮完了可不得了。只见从山包后面小树林点起无数火把,以极快的速度登上山包,然后那火把十有八熄灭了,代之是一片寒光,那是兵器的颜色。

    冯克善的一万多骑兵,正在此埋伏,冯老侠客在山头上看着清军步兵追击的长龙,掌门令字旗一摆,手下大弟子石福大喊一声,带着骑兵冲下上去,将清军断为两段。李文成的兵马趁机反扑过来。

    王总兵就觉得身后喊杀声气,回头一看,一支骑兵好像从天上掉下来一样,头裹白布,见人就杀,心里一凉,中计了!不过事到如今只能硬着头皮干到底了,王总兵大喊一声“兄弟们,跟这些土匪……”

    还没等拼字出口,李文成搭弓放箭一箭就把这小子射在那了。

    清军失去头领,立刻土崩瓦解。李文成顺手牵过来来一匹马,赶到山上,冯克善穿的一身汉式盔甲,披风大红。李文成上前,满面笑容“老侠客!又见面了!多谢老侠客帮忙!老侠客这身装束,真好比岳飞岳鹏举在世一般!”

    “哈哈哈……”冯克善一阵爽朗的笑声“文成,你这孩子真会说话。一切都好!”

    “承蒙老侠客惦记,一切都好!”

    “你我闲话少叙,赶紧杀敌要紧,文成。你带了多少人马出来?”

    “禀告老侠客,五万,我把道口镇里能打仗的兵都带出来了。”

    “啊?现在道口镇是一座空城么?”

    “正是!文成这次是赌这一把,胜利与否就看今晚!”

    “好孩子,有胆识!”冯克善不由得对李文成另眼想看“走吧,我后面还有两万步兵正在前来,你我合并足足有八万人马,我看他百龄如何招架!架!”冯克善催马向前,李文成紧紧跟随……

    再说清兵,被冯克善的骑兵冲散了,落荒而逃。百龄军中也有骑兵一万余骑兵。百龄突然听说李文成对面有一支骑兵杀了过来,大吃一惊。连忙带了五千骑兵赶来。一路上都是败兵,成股的往会跑,百龄抓过来一个,那士兵吓的尿裤子了,只道是满山遍野的白莲教,前面一万凶神恶煞般的骑兵带道,已经杀上来了。百龄拽着他的脖领子喊“快!给我回去!回去!”

    回不去了。白莲教整齐划一的口号满身遍野“入我神教,刀枪不入!”似乎真有神灵附体,吓破胆的清军头也不回的往回跑,道路本来就不宽,把百龄的骑兵冲的七零八落。

    “都给我过来!都过来集合!”

    百龄气急败坏的喊着,谁听他的。张副将骑马过来“大帅,我看军情有误啊!这白莲教的人也太多了,还是赶紧撤回大营固守为好!”

    “这个!这个!”百龄一咬牙,拨转马头“撤!”

    哗啦……真是兵败如山倒,再回大营一看,李文成埋伏了五千放火队,已经把清军大营点燃了。火势那个威猛,辕门都烧塌了。留守的河北保定总兵满身是血过来报告,大营完了!

    百龄看着一片惨境,只觉得天昏地暗,按大清律,败军之将唯有杀头,还是留着小命要紧!撤……

    哗,百龄在清军的包围中向北逃走,李文成收服败兵军马粮草无数!

    在烧得焦黑的清军大营里,李文成和冯克善及一帮英雄,哈哈大笑。

    这是得意的笑,胜利的笑。

    百龄就只能苦笑了。逃出去三十里,还有白莲教的骑兵在追赶,百龄眼看身边的人越来越少,感叹到不用皇上杀了,今天看来要殉国。

    这时候天就蒙蒙亮了,经过的县城全都紧闭城门,恐怕惹火上身。直隶总督的命令也不好使。黑灯瞎火的,谁知道你是不是jianian细。百龄跑啊跑啊终于天基本放亮的时候,白莲教的骑兵不见了。

    再往前走,过来大队的清军,领头的是安阳总兵刘起发。刘起发一看百龄,满身尘土,面无血色,道“大人!您这是怎么了?下官接到河南巡抚高杞转交山西巡抚急报,山西九宫教叛贼冯克善,前几日突然从山西地面消失,距豫东县城报告,有叛军经过,巡抚大人怀疑是两股叛军合并,恐怕总督大人人手不够,特命下官带一万人马前来增援!”

    “唉!”百龄长叹一声,催马继续向前。张副将对刘起发说“军门来晚了一步,昨晚反贼夜袭军营,我们恐怕是全军覆没了。还望总兵大人派兵向前救救那些受伤的弟兄,收拾一下跑散的残兵。”

    刘起发后背发麻“好!请张副将快送大人去开封。安阳是大城,城高池深,叛军必然不敢来犯。”

    百龄就这样到达安阳,然后首先给嘉庆写请罪表章加上军报,送往北京。

    他哪知道这个时候大清的天已经换了。绵宁继位,成为大清第八代君主道光皇帝。

    而怎么收拾这个残局,成为新皇帝的第一项任务。

    相当棘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