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卷一:有医的地方也有江湖_第0263章 帝都鬼市 (第1/2页)
第0263章帝都鬼市 常言道,京油子卫嘴子。 帝都的的士司机大都比较健谈。 借着由头,就能跟一个陌生人唠三个小时不带重复的。 眼下这位自然也不例外。 这一路上,罗源倒不寂寞。 从帝都历史到文物古董,到风土人情,甚至不少民间流传的掌故,的哥都给免费介绍了一溜。 论见识和口才,简直比私人导游还要专业。 于是,三十八块钱的车费,罗源直接丢了一百过去,让不用找了。 谁知道的哥道了声谢后突然冒了一句:“看来哥们儿你不是地道的东海人。不过舍得舍得,哥们儿这么大方,今天一定大杀四方!” 罗源微微一愣,随即便明白了的哥的言外之意。 印象之中,东海人都有点斤斤计较。 这虽然是道听途说,未必可信,但打个车还给小费的情况估计也不常有。 对于的哥的祝福,罗源笑着说了声谢谢,下车直接走进前面的巷子。 几十米外,护国寺的牌楼依稀可见。 帝都地处北国,冬日里天亮得比较晚。 此时还漆黑一片。 路上倒是有一些行人,都缩在大衣里低头走路。 有很多人甚至都用手机或手电照着亮。 罗源随着三三两两的人群走进了护国寺鬼市。 护国寺鬼市的年代不算特别久远,在整个帝都来说,规模也一般。 但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可谓盛极一时。 那时候,华夏国正兴起一阵文化改革,属于阵痛时期。 很多人家流传下来的古物都不敢在家存着。 明着也没人敢买,慢慢地形成了这么个黑色的地下交易市场。 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现在的鬼市。 护国寺的鬼市比东海的规模甚至还要小一点,摊位都比较小。 放眼望去,全都是零散商户铺个毛毯或者塑料布就在上面摆上一些物品,就形成了一个个摊位。 现如今,这种鬼市比起帝都著名的潘家园市场也没好多少,真正的好东西已经很难见到了。 不过,相比潘家园那种专蒙老外的市场,这里的摊位费要低得多。 门槛低了,摆摊的人也就形形色色。 有走街串巷的文物贩子,也有民间收藏爱好者。 当然,大多数也是古玩圈子里的商家。 比起潘家园来说,藏家其实更多一些。 懂行的都清楚,这里买到真东西的可能性还是高于潘家园。 这里凭借的就是个运气和眼力。 特别在这漆黑一片的环境下,靠手电光微弱的光线,在五花八门的商品里找到自己喜欢的,并且辨出真伪也并不容易。 罗源就这么随意地溜达着,一个个摊位地瞎逛。 他也没什么特别要买的东西,只是随便看看,等着那位出摊。 当然,既然来了,也没道理空手而回,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与经常蹲在地上拿着手电或者手机的闪光灯观察物件的买家不同,罗源浩然之气在暗暗运转,配合透视异能,随便拿眼一扫就能找出物件的新旧。 锁定面对,再看看值不值,确定是否出手。 闲逛了一个来小时,天已经开始蒙蒙亮。 罗源总算没辛苦,倒也小有收获。 因为跟虞青父母谈话后压抑的感觉也随之一扫而空。 看来女人购物排解情绪的说法是很有道理的。 而且,男人也不例外。 这会儿,他手上已经多了三件宝贝。 一件汉代玉佩,一件清代紫檀的笔杆,外加一个红铜的清代手炉。 这三件东西罗源总共才花了一千块钱。 这件汉代玉佩出土时间不长。 因为受到沁色太重,已经有些看不出本来面目。 它应该是个兽面纹的玉佩,要想佩带还需要后期清理和温养才能重现当年的光彩。 紫檀笔杆保存的相对不错。 只是前面的狼毫因为年代久远已经掉的差不多了。 不过再重新配上新的也不失一件文房精品。 手炉则更有岁月的痕迹,显然是久经使用的物件,原有的提梁也已经掉了一半。 想要补,也必须到专门的古文物修复店铺才能修。 不过胜在便宜。 罗源比较喜欢这款手炉的造型,最后二百块拿到手。 手里拎着几件不错的战利品,罗源循着往上的藏友推荐,开始缓步向护国寺的中心街走去。 现在天色渐亮,行人也多了起来。 一些卖早点和吃食的小商贩也已经陆陆续续冒出来了。 罗源买了一份煎饼,边走边吃。 不知不觉之间,已经走向了有着吹糖人、捏面人、杂耍、憋宝等老手艺的区域。 这里算是老皇城的一点缩影,也是在国家的大力保护下才勉强遗留下来的。 不过,随着这些老手艺人的逝去,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彻底消失了。 刚刚走到这条街,便被一阵侃价声留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