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典范_第140章 问题出在哪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0章 问题出在哪里 (第1/2页)

    他又放不下这事了。祝明霞不愿意贺国荣为这件事想太多,第二天上班就找程放打听,下班回来急匆匆给贺国荣说:“告诉你真实的情况。派出所提供的政审材料,这个黄牛不久前打过群架,还捅伤了人。”

    “什么?”

    那小伙子劳动的样子很认真,连吃饭看上去都文质彬彬,怎么会干出这样的事?贺国荣怎么也不相信,叹息着:“如果是这样,那就太不值了。”

    事情没有完。隔了两天,这天正是张榜公布,程放突然找到祝明霞,问:“那天你打听的那个人,与你们是什么关系?”

    祝明霞说:“我们家是邻居,怎么啦?”

    程放说:“我以为是亲戚,错了。”

    祝明霞说:“不会错的,虽然是邻居,但是我们的关系处得很好,有什么事都互相帮着的。”

    程放说:“不是说人错,是他的事情,错了。”

    原来是政审材料错了。当初,派出所接到报案,有人打群架,就去了,只见了伤者,参与斗殴的人都跑散了,一个都没抓着。根据伤者的供述,记下了名字。

    不久招工考试名单送过来进行政治审查,他们看到了黄牛这个名字,是群架的参与者之一。就在他的表上填下:某月某日参与群架,应不予录取的意见。然后盖了章。

    张姨的儿子叫黄牛,打群架的人叫黄铁牛,两者间一字之差。错误是怎样产生的呢?值班警察接电话记录时,黄铁牛的铁字写反了,金字旁写在右边,失字写到了左边。接任务的警察横看顺看不认识,找记录的人问,已经下了班。

    因为是突发案,必须从速,即刻查户口,很快就查到了黄牛,一看年龄身高与受害人描述的差不离,就实施监视控制,等到所有的人都找到了,一起收押。政审表送到派出所,又遇到办案警察,他道:“好嘞,这家伙还敢参加招考?想逍遥法外?没门!”

    老天下了那场大雪,压塌了储物间,房子,贺国荣接到小舅子的通知,去为岳父修储物间,上去就看见邻居家母子俩在补陋屋。这样贺国荣就知道了这件事。

    招工的事距下雪天五天,对于那母子俩来说,第一天冒火,第二天痛苦,第三天难受,第四第五天也就……按母亲的想法,时间长了就淡了,没那个命,再难受再痛苦再冒火又能怎么样呢?闹伤了身体连医病的钱都没有,那就更恼火了。也不用给儿子讲道理,儿子懂母亲的心,权当是一口怨气,张一张嘴也就吞了。

    回到家来这一夜,贺国荣又睡不着了,眼睛虽然闭得紧紧的,眼皮后面的眼珠子却没有静下来,在虚构的世界东张西望。

    黄牛被冤枉,无中生有的事,也没个清楚地说明,就这样失去了应该属于他的工作,母子俩平时粘药袋维持生计,考上一个工作不仅仅是儿子的前途得以解决,同时对这个家庭意味着新生和解放。

    那些新工人就要集合出发了,去上班挣钱了。

    黄牛的事触动他的心底,成了他小说人物的原形。仅仅如此吗?他没办法摆脱这事,在小说里是虚景,现实中却近在眼前。小说情节已经构思好了,现实却在频频刺激他的心肌。他想这个事想了两天,最后做出了一个决定,对祝明霞说:

    “黄牛的事情,我们得出面。”

    祝明霞说:“我们出面?找哪里?”

    贺国荣说:“就去找劳动局,既然搞错了,有错的地方就应该采取措施补救。”

    祝明霞想了想,说:“得要问清楚经手人是谁,仔细了解是什么情况,事情坏在哪个环节。”

    贺国荣说:“错就是错了,还会有什么环节呀。”

    祝明霞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一定先去找一下程放,把事情的经过彻底搞清楚,只有这样,你可能才会想得出办法。

    她听程放说过,那个李股长很不好说话,原则起来是老天都敢捅个洞,局里面的人都隔他远远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