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9章 碧水蓝天映墨彩 (第1/2页)
十八罗汉坡顾名思义,就像十八个剃光的人头。从远处看,好像所有的上头都是光秃秃的,不过真正爬上山头,看到另外一番景致,人头高的灌木丛连片生长,细心检查,还会发现有枯树的根基,早先山上有不少杉木树,剩下的,或是没有挖断根让其继续存活的,有不少茶树,虽然量不大啊,东一株西一株的,呈零星状,但仍是当地农民的一项收入来源。 每年清明节前后,会采摘了清茶,用家里的砂锅炒制,加工成纤细的,有一层白色绒毛的茶叶,拿到街市上去卖,因为稀少,清香甘甜,价格还不菲,就有人上山,进行了试种,种出来的茶叶几经辗转,送到省茶科所去检验,嘿,质量还不错,而且品相也受人欢迎。 张敬民担任副县长分管农业,很快就了解了这个情况。又通过农教授找了有关专家,确定下来,就在这一片区筹建茶园。 这天,农教授兴趣所致,要来这边看一下。张敬民作陪,还叫上贺国荣跟来了。坡头上转了一圈,坐在一株古茶树下歇息。贺国荣因闻着了地瓜的香味,找到一大片地瓜藤蔓,顺滕摸瓜,采来不少地瓜,揩净表皮的泥土,递给教授。 农教授看着手心里透红的果实,一颗一颗放进嘴里,好香甜哟。这坡上的土质就是这么好,长出来的野果实跟蜂蜜一样香甜。联想到茶叶园的发展,止不住一阵喜悦,说:“要加快速度呀,要让我赶在爬不动山之前建成,要让我赶来亲眼看一眼才行哟。” 张敬民计算了一下,茶树苗今冬明春种下,管理得好,按照正常生产周期,三四年后可试采摘,教授今年六十八,看身体好得很,七十多岁应该还能四处走动。就说:“过几年我们把路修得宽宽的,铺上沥青,车子去省城接你,直接开到茶园里来。” 教授说:“我相信你说的话,我等着。” 贺国荣说:“教授每年要来我们贵山好几次,小麦基地待几天,其他地方转几天,时间就都用过去了,所以不是等,是在干,干着干着就成了。” 教授说:“小贺你说得好,我哪里有心思在家里等呀,闷在家里要缩短生命周期呢,我的生活在野外,在麦子地里,我是在追赶着你们呢。” 教授说着,从挂包你拿出望远镜,四处观望,镜头里出现了一片林子,指了问张敬民那是哪里。 张敬民定了一下方向,觉得那应该是青杠坡,玻璃河北岸到重阴山脉的中间过渡地带,那青杠坡平均海拔一千三百左右,方圆数十公里,可谓一望无际。 那片树林覆盖的山里,埋藏着煤炭,当地人称为油煤,含硫少,燃点低,因为埋藏有点深,农民很少挖洞下去采。省地质煤勘队来这边勘探快两年了,工作量完成了大半,又将到别处去选点了。因为涉及国家矿产资源管理相关规定,不勘探结束,资料没有完整,就不能对外公布。 张敬民他们搞资源普查,与勘探队远门聚过几次,提供了不少帮助,就透漏了一些情况,煤质不错,发热量超过七千大卡,这样的煤完全可以用来发电。 对于贵山的自然资源和矿产分布,张敬民对农教授毫无保留。农教授了解了以后,看出来张敬民有建设火电厂的打算,就主动说出他的一层关系,他妹夫就在秦山发电厂,是机组总装工程师。今年过春节过年来这边玩了几天,说那边现在已经面临了煤炭供应不足的问题,正考虑开辟新的途径,还说实在不行,就只有搬迁。 当时张敬民就说,要是可以搬迁的话,就往我们这边来。 他是水利局长,说起这个事来却理直气壮,县里新建的这个水电项目,他起的作用最大,资金技术引进的渠道是他打开的,一次又一次朝省里跑,找了省里的同学。他有干大事的魄力,处理县里复杂的人际关系,也有他自己的一套方式。 选副县长的时候,别人在四处活动,联络代表,给代表们送这样送那样,他呢,除了开会,其余的时间就蹲在普查点上。选举日头晚上,有几个代表在住处显摆获得的东西,因数量存在差异,得少的那位就不舒服了,他在本代表团就宣称,谁要给这个人划圈,以后有什么事就不要来求他了。这位候选人获得的赞成票比张敬民的还少,一半都没有过,张敬民的刚好过半。 农教授在院里也有相同的经历,评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给的名额四个,院党委提前公布候选人名单,一共是五人,名单按行政职务排列,他居末位。评选办法也出来了,无记名投票。那几个都动起来了,找各个系的总支书记主任,请厅里面的领导打招呼,还有的惊动了省领导。 教授一个都不找,带几个学生,跑基地去了。评选大会也不参加,过后几天才回来,有人告诉他,结果就贴在专栏里,他居第四位。被差掉的是常务副院长。他在学校的餐厅请客,不知是哪道菜不干净,有两人吃坏了肚子,没有到会,让别人带口信请假,就传开了。于是没有参加酒宴的,或者漏掉的不少,不高兴了,把票投给了别人。 农教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