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思路和眼光 (第2/2页)
就是。今天就不要顾忌,没人点一个菜,点齐了就是七八个。点,想吃什么菜就点什么菜。” 姚红旗道:“今天再怎么高兴,再怎么吃也不能出洋相,我们荣寨人是有素质的,别因为是公款,就敞开肚皮,那不好。” 罗大放说:“误会误会,姚支书看错人了,我今天是个人请客。要是公款,那我就特别不应该了。我做的是光明正大的事,因为浪费公家的钱败坏了名声,那我打死也不会干。” 姚红旗说:“我们乡下三岁娃娃都在唱,别看今天吃得欢,就怕将来拉清单。罗书记这么一说,我们就放心了,吃什么下去,肚子都消化得了,不会得肠胃炎。不过我要打个招呼,吃别人的和吃自己家的都是一回事,注意节约,千万不要浪费,众位师傅悠着点,能吃饱就行,不要眼大肚皮小,菜点多多的,吃不完浪费了可惜,菜点贵了也不太合适,罗书记也是拖家带口的。” 他们一伙人放心乐意吃着,欢快地说着。隔壁包间里卫佳荣听出来了,找个机会到这边门口瞅,看见了姚红旗和那姓贺的。想着那天骗他上山转一圈,最后还是被他找到了。带了一群石匠去河上刻三个字,得到一位领导表扬,在这里高兴。声音洪亮的领导坐里角,看不见人,悄悄问老板娘。老板娘摇头说:“来我们家吃饭都是上帝,不管他官大官小们,一日不查问。” 卫佳荣讨了个没趣,出来走几步,又碰见了自家哥哥卫家华与几位区镇的副书记,要去组织部开个会,先来锦绣餐厅搓一顿,嫌人少吃不出气氛,就把他也拉进去了。 这斜对面两个餐馆,招徕的食客都有差别。科局以上领导干部多数都在这边。卫家荣因为在那边吃过,常言说饭饱rou不香,来这边也就陪坐一下,筷子点点,表示意思。
一边说着闲话,有个领导与一群石匠在那边吃饭,有说有笑,没有架子。卫家华以为兄弟说笑:“什么领导呀,不在这边吃,去那边吃,这么磕碜?” 卫家荣说:“是真的,亲耳听见姚红旗喊他书记。” 卫家华说:“书记?顶多也就是他们镇里的。” 卫家荣说:“不是,他们是去刻玻璃湖三个字,这个事情镇里的人管不着。” 晚上办完了事情,按规矩,拉开桌子就打双升。几个副书记边打边聊,就又提到了玻璃湖上刻字的事。卢跃进听了就急了,这还了得?已经定了叫贵汇湖,谁怎么大胆改名?还要去刻了字?第二天就叫李义通知姚红旗和贺国荣上来,他要亲自盘问清楚。这件事情非同小可,他可不能装糊涂,不能等蒋建琪过问了才重视。 贺国荣首先来到。卢跃进让他站着,也不叫座。盯着他看几秒钟,突然问:“你们去那人工湖上刻字,是怎么回事?” 贺国荣说: “我们去刻了三个字。” “你们去刻了三个什么字?” “玻璃湖。” “你们都有谁?” “几个师傅,和我。” “还有呢?” “没有了。” “你一个人,带着几个师傅?” “是啊。” “贺国荣!” “哎。” “你胆子好大!” “什么?” “你对我说假话。” “部长跟前我不敢。” 卢跃进决定抓住要害,一举突破,问:“刻完了字,回来县城餐馆里聚餐,有这回事吧。” 贺国荣说:“是呀,大家凑钱吃了一顿。” 卢跃进问:“那荣寨的姚红旗,他为什么在里面?” 贺国荣说:“他刚好进城办事,碰见了他们一个寨子的师傅,就请他参加一起吃了。” “是吗,我咋听说,之前,你专门去荣寨与他见过面呢。你找人问姚支书家的路,这个事你敢不承认?” “我承认有这回事,我是找人问过了路,但不是问支书家,支书家我认得的。我问的是到庙上的路。” “你去庙上干啥?” “采访啊。” “你是记者?” “我的业余爱好。” “别演戏了,姚红旗都承认了。你去找他,还说你是奉了领导的指示。这些情况我都掌握,我哪里没有人呀。” 听卢跃进这么一说,贺国荣就闭嘴了。组织部的领导什么都知道,这也是天经地义的。刻字的事知道得不会少,找我来可能就是作些印证。既然这样,那我就不要主动说什么了,反正该说的也都说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