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整人与用人 (第2/2页)
在这里屯兵,与清廷对抗。” 贺国荣说:“我们县问话积淀厚重呢,吴三桂屯兵是其中之一,还有朱元璋插旗处,南明王思过面壁。现在,我们修成了全省第二大人工湖,蓄水六亿立方,水资源丰富得很,煤炭蕴藏量也基本探明了,不少于五十亿顿。我们现在就差修一条铁路,过几年铁路有了,建火电厂就十分理想了。” 老王说:“你真会宣传,三句话就说出重点。我去挂职的县哪有这样的条件哟。” “可是他们为什么要提出来建火电厂呢?” 李俊道:“电力部门的头头要么是那个县的,要么和那个县有特殊关系。” 老王道:“就是咯,还不是直接关系咯,省电投公司的老板的爱人是县人大主任的妹子。这个项目引进去了,那人大主任的妹子就可以拿到十万元奖励。” 贺国荣说:“可是条件不够,怎么建?” 老王道:“条件不够,创造条件来凑。” 三个人一起笑起来。 贺国荣说:“李县长,我们县条件可以,不如请王县长拉拉线?” 李俊说:“免了免了,你想让我在贵山多呆几年呀,我和我们王县长一样,多一天也不干。这个主意就别打了吧。” 贺国荣没有再说。 在车上,李俊看着贺国荣的神色,就说:“贺国荣呀,你还记着我刚才说的话吗?我告诉你呀,我那时当着王兴义的面不说真话。我要说好吧,我们马上采取行动,去见电投公司的人,那人家咋想?半路杀会出个李俊,要夺人家的项目。都不好啊,我们还是一个单位的同僚呢。”
贺国荣一下子坐直了身子:“李县长,你真是这样想吗?那太好了。” “我能够下来挂职,对我的人生是一次锻炼,也是证明我的价值观的机会,我可不能混了一年,一事无成呀,他说的这个项目,我也有耳闻,我看我们贵山县真的可以去争取一下。” “我们贵山县现在是农业县,传统农业为主,要想加快发展,传统农业就得向现代农转化,而建设现代农业没有工业发展的基础,就谈不上。” “说得太好了,你好像是工学院毕业的?” “可是李县长,你就真的不想一想,万一县里要把你留下来多干几年呢?怎么办?” “那就干呀,我发觉我来贵山,真的是来对了,要是像王兴义那样,去了另外的地方,那就真不好说了。” 当下就说好,李俊那头找人联系电投公司,贺国荣这头收集整理好资料。要让那头的人第一次接触,就有好的感觉。 “这事情难道就要耽搁了吗?”李俊问。 贺国荣说:“不会不会,你什么时候要资料?” 李俊想,你对贵山情况那么熟,资料都在你脑子里,什么时候要你都能拿得出。可是你要回单位去,难不成要我一个人去电投公司? “不行,这事情,我还得找马县长,他要给我一个明确的答复。” 李俊马上就去见马运昌,迎面碰上张敬民,说:“我也来找马县长,没在。” “他去哪儿啦?” “不知道。” “不知道?好了,水电局你管,我就找你了。” 李俊跟到张敬民办公室,走廊上就把事情都说了,进去也不坐,站着等张敬民回答。 张敬民不能直接告诉祖李俊,他对李志权压根就没什么好感,从这个人调到水利局,到后来任副局长主持工作,双方就没有很好交流过,他不相信这种人会转变。这件事情显然是错的,让一个身患重病的老同志带队下乡,也只有他这样的人才做得出,而要让李志权自己出来纠正,那是痴人说梦。贺国荣这样做是不得已而为之。李俊舍不得贺国荣,这说明他明智,识人,真心想为县里办事。 张敬民请李俊先坐下,坐下了他才说自己的建议。李俊坐下了,盯着张新民不眨眼。 张敬民说:“我的建议就是,贺国荣回单位参加计划生育突击,任务差不多了就回来。” 李俊又站起来:“这算什么好主意呀,我和他说好要一起去电投公司的呢。” 张敬民说:“我先来代替他,我负责资料,我两个一起跑,等突击完了,他一回来,继续跟你。” 李俊扑到办工作桌上:“到时候,我们三个一起跑?” 张敬民向他伸出手:“那是当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